劉邦臨終前,為何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

史事春秋


劉邦晚年對有大功的異姓諸侯王起了猜忌之心。韓信最終被蕭何用計被呂后處死,隨後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也相繼被剷除,取而代之的是劉姓諸侯王。劉邦曾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前195年,劉邦在討伐英布叛亂時受傷,不治身亡。

劉邦為何做這樣規定呢?無非是想把全國掌握在劉家手裡,讓自己的子孫萬代統治中國。統治階級就是特權階級,能割韭菜,不停的壓迫人民,這樣的好處當然自己家人最好。

另外,在晚期韓信自恃功高,確實不太聽話,在打戰期間就多次要挾劉邦,比如要劉邦封他為韓王他才派兵去救劉邦。韓信有沒有想謀反,史學家沒有定論,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個人認為他是有想過的。韓信的行動讓劉邦心驚膽戰,韓信死後英布等異姓王被逼謀反,這些更讓劉邦下定決心。但歸根到底都是劉邦的計謀,除去異姓王才是他到目的,就算沒人謀反他也會讓別人謀反。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劉姓子孫最後還是發生了八王之亂,自家子孫自相殘殺。





珞珈山下話青史


【據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真要細究起來,“非劉氏不得稱王”這句話,既不是劉邦臨終時說的,它的原話也不是這樣說的。劉邦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據《史記》的記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暫且不去管這些小細節,我們姑且來討論:劉邦為何會頒佈這樣的規定?

01.劉邦制定這個“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規定的背景:

在楚漢爭霸戰爭時期,劉邦為了最大程度地孤立項羽,拉攏各路諸侯,於是允諾稱帝后會對他們,進行封王封侯。

到了西漢建立的初期,還存在的諸侯國有8個。據《史記》的記載:“齊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都下邳。立建成侯彭越為梁王,都定陶。故韓王信為韓王,都陽翟。徙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都臨湘。番君之將梅鋗有功,從入武關,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趙王敖皆如故。”

還有一個,是先前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封的臨江王共敖。劉邦稱帝后不久,這個臨江王就叛變西漢,被消滅了。

劉邦分封的這些諸侯王,他們的封國,多則一百多城,少則三四十縣,總面積比朝廷直轄郡縣還要多。而且各王都擁有軍隊,行政、財政自專,表面上是西漢的朝臣,實際上是西漢朝廷不能控制的獨立軍閥,對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果不其然,在西漢建立後不久,各個異姓諸侯王就先後叛變西漢。先是燕王臧荼,後是韓王信,接著是楚王韓信,最後是梁王彭越以及淮南王英布。總之,這些異姓的諸侯王,不是叛變被殺,就是逃離西漢朝廷,投降了匈奴。

在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平叛之後,劉邦得出了一個結論:異姓諸侯王,容易叛變,還是分封自己同姓的劉氏子弟為王。劉邦認為劉氏諸侯王的封國郡縣並存制,會比異姓諸侯王的封國郡縣並存制,更加有利於西漢朝廷的統治。

所以,劉邦頒佈“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的規定,他出於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劉邦認為封劉氏為王,會比封異姓為王,更加有利於西漢朝廷的統治。

02.劉邦希望後世子孫,都能夠過得比別人更好。

拋開帝王的身份,劉邦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底層家族中,並不受父親看重的一員。

但是,現在呢,偏偏就是這個不被父親看重的劉邦,成了整個劉氏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一個。劉邦身份上的巨大轉變,對於他的心境,以及看問題的立場,都有了很大的影響。

換一句說,劉邦封劉氏子弟為諸侯王,有著炫耀自己權勢的意圖,有種揚眉吐氣的報復快感。這點並不是不可能的,劉邦也是普通人,也有著很多底層人物的心理。

劉邦除了炫耀自己權勢的意圖之外,也有著為劉氏子孫考慮的因素在內。

劉邦是從底層小人物,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才登上皇帝位置的。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後世子孫,再過自己以前的生活。

所以,乾脆把劉氏子弟封為諸侯王,這樣就可以保障他們往後的生活。

03.總結:

劉邦規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既是為了鞏固自己劉氏一族的統治地位,也是為了劉氏子孫的未來考慮。

劉邦的這個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西漢初期異姓諸侯王,獨立於西漢朝廷之外的政治問題。給西漢後來的皇帝進行削藩,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但是,劉邦認為封劉氏為王,會比封異姓為王,更加有利於西漢朝廷的統治,其實是錯誤的。劉邦並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諸侯王存在對於西漢朝廷的影響。諸侯王的問題,也給西漢的後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比如漢景帝時期爆發的七王之亂,就是最好的證明。


參考文獻:《史記》


老爹有話說


都知道劉邦在當上皇帝之後,誅殺了很多當年為他打江山的有功之人,主要體現在他冊封的那些異姓諸侯王身上!

在得知燕王盧館造反以後,高帝十二年(前195年)春二月,劉邦派遣樊噲領兵攻打盧綰。同時,宣佈廢黜盧綰的燕王之封,並分封自己最年幼的皇八子劉建為新的燕王。

不久,劉邦按照當時的儀式,殺白馬告天盟誓:“不是劉氏家族而做了王的人、沒有功勞未經冊封而當了侯的人,天下共同誅殺他!”這就是著名的白馬之盟。

這道盟誓一共包含了兩層含義:其一,封王只限於劉氏家族;其二,非劉姓的人沒有大功、沒有經過皇帝批准,不能封侯。

白馬之盟一方面體現了劉邦對異姓王的徹底失望,就算是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發小,最終也選擇了背叛。另一方面,這道誓約也並非只針對盧綰,很有可能也是為了約束對呂氏的膨脹。後來,陳平、周勃發動政變,誅滅呂后的族人,也正是以白馬之盟為合法性依據。

最後,劉邦立下白馬之盟,本質上是對分封制度的極大限制。劉邦當初之所以要封王、封侯,都是不得已為之,其實他內心還是嚮往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秦朝制度的。為了防止有人在他死後濫行分封,任意削弱中央集權,他必須對天立下盟誓,將封王、封侯的準繩儘量收緊。封王只限於他的子孫後代,封侯只限於對朝廷有大功勞的人。


野史共享


劉邦在“楚漢戰爭”時,為了籠絡手握重兵的軍事將領,激勵將士用命嬴得戰爭勝利,採取了“裂土封王”的策略。韓信、黥布等多人被封為王,因獲封為王的眾人非與劉邦同姓,史稱為“異姓王”。

劉邦在攻滅項羽建立漢朝後,多位“異姓王”謀反或涉嫌謀反而被劉邦剪除。由此,劉邦認為異姓封王權勢過大極易反叛,所以大封自己的子侄為王,因是劉姓皇族自應維護朝廷、拱衛中央。

也加之,在劉邦晚年皇后呂稚和呂氏子弟權勢越來越大,劉邦也擔心自己死後呂氏篡位。所以,劉邦召集眾臣,殺白馬盟誓:只有劉姓皇族子弟可以封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但劉邦死後,呂稚馬上破壞了“白馬之盟"大封呂氏子弟為王。呂后死後,忠於劉邦的眾臣剿滅了謀反的“諸呂”。後來,劉邦所封的劉姓諸王也為自保和爭奪皇位,爆發了“七國之亂”。


林城布衣10001


劉邦晚年將劉氏諸侯們叫過來舉行家庭聚會時,殺了一匹白馬,讓大家對著白馬起誓: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這次起誓,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之盟”。

事實上,很多重要的決策,都是當時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等到真正需要它時,便忍不住驚歎:哇塞,感謝某某某的先見之明!

白馬之盟,便屬於這一類。

接下來,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談,“非劉氏不得稱王”這幾個字背後的深意。

一、劉邦認為天下都屬於劉家,實施白馬之盟可以幫助後代掌握國家

《史記》: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劉邦問父親的這句話,表明他將天下都看作了自己的產業,這種家天下的觀念也極大的影響到了劉邦關於分治天下的看法。

劉邦和秦始皇是同時代的人,他親身體驗了周朝分封制帶來的弊端,同時,他也親自見證了六國貴族對於郡縣制的牴觸情緒。

所以,在劉邦上臺後,他想了個折中的辦法:郡國並行制。

從白馬之盟咱們可以發現劉邦的想法很簡單,他告誡自己後代將劉氏任命為某某王,然後再將異姓功臣任命為某某侯,這樣一來便可以建立起以劉氏為主幹,異姓功臣為枝丫的漢家天下。

二、諸侯王威脅到了皇權

《漢書》:於是諸侯上疏曰:“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

在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階段,他這個漢王和楚王韓信、韓王信等人地位職級上是相等的,這樣做造成了兩個很尷尬的局面:

1、領導的手下職級上平起平坐;

2、手下們會嘗試自己是否也能取代這個和自己平級的人。

對於一個帝國的統治者而言,手下的大臣們隨時都有實力和動機來推翻自己,這無疑不是劉邦想讓自己的後代面對的情景。

所以,劉邦在自己為後代做規劃的時候,帶頭示範了一下如何將漢初分封的八個異姓王中的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五人給安排得明明白白。

《漢書》: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張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國。唯吳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傳號五世,以無嗣絕,慶流支庶。

“非劉氏不得稱王”短短几個字,便表現出了劉邦教導後人如何“外收軍權”的具體做法。

三、為了防止呂后謀奪漢家天下

劉邦晚年,曾經讓周勃他們去殺樊噲,理由是事先有人告訴他,樊噲可能和呂后合謀,奪取漢室基業。

老夫老妻了,劉邦對呂后知根知底,他一方面需要呂后幫助自己劉氏管理天下,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去世後,呂后會奪取漢家天下。

劉邦為了牽制自己老婆,便想借助這種手段來阻止呂氏滲透到朝廷中,他想只要劉氏掌握住了國家的命脈,便可以掌握住國家的走向。

結語

劉邦“非劉氏不可王”的遺訓,更多的是他家天下觀念的意識集合體,這種依靠契約精神來約束權臣和後代的做法,符合統一王朝發發展需要,卻不具備足夠的約束力。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1】《史記》

【2】《漢書》


腦洞趣味歷史


劉邦48歲起兵(公元前209年),五十五歲做了皇帝,辛苦打下天下,創建的基業,五十五歲在那個年代都是長壽的人了,打下江山來之不易,為了漢朝長治久安和他子孫的後代長久統治,他要吸取秦朝滅亡教訓,以及項羽重新分封天下之後,為什麼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他要設計一個讓漢朝長治久安的政治制度。

歷史有個典故“烽火戲諸侯”,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一旦周王有難,其他諸侯要勤王的,後來其他諸侯吞併其他諸侯領地慢慢做大,危機到周王室,到戰國七雄周王室被秦所滅,周王室國祚延續791年。項羽滅秦國之後學周武王分封諸侯王,項羽自稱“西楚霸王”。

領地分配不均,諸侯王之間有矛盾,為了利益諸侯王之間互相攻伐,項羽也不能調和諸侯王之間矛盾,戰爭不息,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項羽在對諸侯王征伐中過於殘暴,不得人心。導致天下諸侯反對項羽的人越來越多,劉邦趁機出奇兵出漢中,和其他諸侯一起滅了項羽,劉邦剛得到天下之後,不得不學周武王一樣,把天下一半領土拿出來不情願分封給和他一起滅項羽的功臣們,其餘地方仍舊照秦朝制度設置郡縣,有朝廷派官吏直接管理。

公元前202年,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聯名尊漢王劉邦為皇帝。天下安定,分封的王也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似乎天下太平,但太平之下各方勢力暗潮湧動,劉邦心裡也清楚,他活著時候,其他的王畏懼他。他死後,兒子做了皇帝,這些異姓王還聽他兒子的嗎?這天下還會不會姓劉很難說了,他要提前考慮身後事了。

這些王裡劉邦最畏懼楚王韓信,所以除掉韓信,其他諸侯王不足為慮了。韓信、彭越引誘長安被殺,其他王造反被劉邦滅。各國的王被滅之後,這些王的領地如何處置,擺在劉邦面前,如果把這些土地也依照秦朝制度設置郡縣,有朝廷派官吏直接管理。假如漢朝和秦朝一樣,國家發生動亂,劉邦認為漢朝很可能和秦朝一樣很快滅亡,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劉邦還不能完全相信郡縣制,他更相信血緣紐帶,最後還是選擇把這些土地分封給劉氏宗親,共分封八個宗親為王,八個王都有自己軍隊,他們職責平時管理好自己的封地。如果國家動盪,皇帝有難了,這些宗室親王派軍隊勤王。

這就是劉邦設想漢初政治制度。




話歷史談道理


白馬之盟不是劉邦臨終前約定,應該是在平定英布前後發生的事,盟約內容是非劉氏不得為王,非軍功不得為侯,違約者,天下共擊之,並有一條“國以永存,爰及苗裔”,記自《漢書》,就是說功臣子孫永受特權。從內容看,真實性可疑,有人認為是功臣誅諸呂后捏造出來的,也有認為是真的,說它是漢初天下格局的定海神針。

“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白馬之盟的核心內容,最先見之史記呂太后本紀和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可看作它是皇室與諸侯瓜分天下的誓言。兩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保障功臣的利益,來使他們拱衛皇家,拱衛皇家的重要方式是“非劉氏不得為王”,皇家在功臣的保護下,也受到約束,就是非軍功不得侯。不是皇帝想封誰為侯爺就能封的,後來世事變遷,局勢多變,但漢朝初,國家的穩固,危而不顛,與這個盟約大有關係。用後世的一句話,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齊心協力打倒危害王朝的搗亂者。

劉邦以項羽分封下的諸侯王,逆襲打倒霸王,奪取天下,得天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大力相助,又沿襲分封的呼聲,立國初先後分封了韓信、韓王信,盧綰,英布,韓信,臧荼,彭越等異姓王,隨著天下安定,皇權獨尊的意念和天下急需統一方針施政恢復元氣的需要,劉邦開始逐步剷除諸侯王,最後只剩長沙王吳芮因實力弱和張良保護,以及近境有南越等原因等得以保存。在此過程,對剷除的諸侯王封地,劉邦以兒子等至親分封填好各地的空缺,大封同姓王的同時,又加了一把鎖,就是白馬之盟,在平定英布的過程,與諸位同行打天下的功臣約定。這也是後來陳平周勃誅諸呂的上方寶劍。

約定雖然對拱衛漢朝朝廷有了明顯的作用,但它的反作用也在後來逐漸出現,比如分封同姓王,有劉邦的盟約保障,以致諸王尾大不掉,形成地方勢力,吳王劉濞甚至可以自鑄錢幣,權傾天下。經過文景武三代努力,也經歷了七國之亂和中央地方的多次角力,分封之禍到武帝時才消除,事物有正反二面,凡事有弊必有利,能到什麼作用,要看如何善用,和後來者怎麼取捨彌補了。


南方鵬


是為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永遠穩固,劉邦臨終前,他創立的漢朝面臨的是如何鞏固皇權,如何鞏固中央集權,經過秦末的戰爭,劉邦集團湧現出一大批功臣,這些人都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猛將,特別是韓信,彭越,英布,張敖等異姓王,他們都有自己的封國,有自己的軍隊和行政體系,連封國的人口和稅賦國家都無法染指,其權勢地位“去皇位僅一階耳”,其他的功臣猛將們也都有自己的小封國,在自己的小國裡,他們就是主子,就是君,所以,他處心積慮的消滅了幾個功勳卓著的異姓王,同時,他又吸取了秦朝不封建王國而在天下叛亂時沒有藩王拱衛的教訓,大封同姓藩王,以達到宗室的力量可以抗衡功臣集團的目的。

劉邦在臨時之前,已經充分意識到太子劉盈孱弱,不足以駕馭那些百戰沙場的功臣猛將,所以,劉邦只能寄希望於由呂后以及她的外戚集團來抗衡功臣集團的驕兵悍將,但是他又深知從自己起自微末,在戰爭中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呂雉,有著非同尋常的政治智慧和狠辣果決的手段,從她處死韓信,彭越的霹靂手段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太子劉盈雖然孱弱,但是有了呂后的撐腰,皇位必然能夠穩定,同時,劉邦也擔心呂后過於強勢,導致外戚專權,危機劉盈的地位,所以,他特意在臨死之前設“白馬之盟”,把“非劉氏不王,非功不候”作為整個漢朝的國策和政治遺囑,以此來限制外戚和功臣集團的坐大,使雙方能夠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上互相制約。


狼的影子716


所謂的“非劉氏不得稱王”並非劉邦臨終前提出來的。《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歷史上劉邦在登上皇位後和群臣以斬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白馬之盟的核心就是確保只有劉姓可以成為天下的王。通俗來講就是,白馬之盟是劉邦和群臣約定,共誅心懷不軌者的誓言。白馬之盟是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必須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塗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約的意思。

白馬之盟源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的歃血為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它們的大義都是泛指結盟。劉邦的白馬之盟可以說好處多多,以一條盟約可以實現三個目的,堪稱一石三鳥之計。

一、為自己剷除異姓王找到合理的藉口

歷史上起義軍覆滅秦朝後,又短暫的形成了諸侯割據的局面。楚漢爭霸時,劉邦藉著手下眾多將領與背叛項羽的諸侯王而打敗項羽取得天下。所以在戰後劉邦不得不對功勞最大的將領們封賞為王。但之後劉邦又對諸侯王們心存疑慮。劉邦認為諸侯王們都是不穩定因素,他害怕他們危及到自己的江山。所以劉邦開始著手翦除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韓信、其後彭越、英布、韓信、臧荼、盧綰等王皆一一被其貶殺。本身劉邦這種鳥盡弓藏的做法讓人十分的鄙夷。但劉邦有了白馬之盟後,起碼錶面上劉邦不至於那麼難堪,起碼他給了自己一個藉口。

二、對宗族分封做鋪墊

劉邦建立漢朝後,雖然沿用了秦朝的一切體系。但在行政體系方面,劉邦雖然同樣沿用了郡縣制。但與此同時劉邦也照搬了分封制。因為劉邦把所有的異姓王都剷除之後,他發現漢朝對於天下的控制力還是太薄弱,除了關中地區外,漢朝影響力實在低的很。在邊疆地區則更顯得鞭長莫及。所以劉邦為了加強漢朝對於天下的掌控力度,因此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

三、給漢朝添加了一道保險

白馬之盟的內容有兩條。第一,國以永存,施及苗裔。第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有一句話叫做“封王列土”。又叫裂土封候,裂土,指的是分割出一塊土地,封王,則便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合在一起就是割據一方而為主。在秦朝以前各諸侯王割據一方稱王稱霸。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整個天下重新歸一。劉邦既然繼承了秦朝的疆土,那麼他就絕對不允許漢朝的疆土再度分裂,整個天下的主人只有劉氏一族,所以劉邦才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因為劉氏封王那天下依舊還是劉氏的天下”。但異姓封王那麼他的領土就永久不屬於劉氏了,更危險的很可能還導致天下再度回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種諸侯王割據的紛亂局面。所以劉邦的白馬之盟對於漢朝來說是一道堅不可摧的保險。這才是白馬之盟最關鍵的原因。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前言:劉邦在戰勝項羽之後,建立了大漢王朝,此時的大漢政權還不是很穩固,畢竟劉邦的成功源於手下人的奮勇殺敵。對於這一點劉邦顯然是知道的,於是在大封群臣之時,更是封了八位異姓王,之後的這些異姓王或主動或被動反叛,除了長沙王吳芮之外,其他的七位都下場悽慘,年邁的劉邦自感時日無多,於是與大臣們定下了“白馬之盟”,簡單地說就是以後的藩王除了姓劉,就沒有可能了,為什麼劉邦會有這樣的決定,那些大臣們又是怎麼樣的反應?

“白馬之盟”的起因

劉邦與項羽還在玩命地廝殺時,他最大的靠山就是眾多的文臣武將背後的支持,才有了劉邦屢敗屢戰,卻能屢敗屢戰的原因。天下初定,那些為他賣命的將士需要的是褒獎,是肯定,最為直接的方式無疑是加官授爵。但是,在皇位寶座面前,劉邦與昔日的盟友都發生了心理變化,對於劉邦而言,那些臣服於自己的異姓王是否真心臣服?而對於功臣而言,自己的爵位雖然是拿命換來的,但是作為皇帝的劉邦會不會有猜度之心,怕其他臣子都有卻而代之的心思,來個兔死狗烹的辣手?於是韓王信,盧綰,英布,韓信,臧荼,彭越等相繼被剪除。

這樣就可以了嗎?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這時的大漢版圖範圍還沒有擴展開來,四方之地需要功臣勳貴之後繼續為大漢建功,於是便有了劉邦大封劉姓子孫就藩的事情,如代王劉恆,齊王劉肥等。把自己的子孫散開去,為大漢江山的穩固做一份貢獻,那麼這都是劉姓的“家天下”做法,和大臣們又有什麼關係?劉邦要的是他們的忠誠,防止自己駕崩之後,呂后會大肆封賞他呂家人,希望功臣勳貴們能以“白馬之盟”的誓言,來制約日後可能出現的呂氏專權。

“白馬之盟”帶給功臣勳貴們的好處

國以永存,施及苗裔。

這是劉邦與大臣們定下“白馬之盟”誓言中的其中一句,意思是隻要大漢江山永固,你們及你們的子孫所能享有的富貴不變!當然了,享受權利的同時義務也是必須的,那就是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簡單的說就是封王得是皇室成員,而封侯得有軍功。如果有人違反這個約定怎麼辦呢?都可以以此為由進行討伐!這樣做的妙處不少,既給了功臣勳貴們世代相襲的爵祿,更賦予他們包圍大漢江山的職責,有異心的人必然會遭到其他人的共同討伐,包括自己的妻子呂氏一門,而自己的劉姓天下將會更為穩固。

“白馬之盟”究竟針對的是誰?

漢興,外戚與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漢書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這是在《漢書》中載明的內容,意思是定下此規定是防止日後外戚弄權,那麼這話的可信度有多少呢?在早於《漢書》的《史記·呂太后本紀》中也有記載,寫的是呂雉想立自家人為侯為將,作為右丞相的王陵,則是搬出了劉邦生前與大臣的約定,意思是呂氏的子孫也得按照約定來辦!這樣的正面反駁予以是觸動了呂雉的逆鱗,而左丞相陳平則是事故圓滑之人,說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結果王陵遭到了架空,這是委以太傅的虛銜,陳平被委以重任。

似乎昔日的“白馬之盟”這是喊喊的口號而已,大漢的功臣勳貴們一如既往地享受著高官厚祿,而呂雉也舒心地稱制多年。隨著呂雉薨了,呂氏子孫也遭到了功臣勳貴們和劉姓子孫的清算,他們所依靠的正是昔日的“白馬之盟”為做事準則。可見,劉邦生前所訂立的“白馬之盟”,要制約外戚做大,防範劉姓被取代才是重頭戲!

結語:劉邦的“白馬之盟”是在平定諸多異姓王之後出現的,似乎是防止日後功臣勳貴們做大,可是不要忘了,他所封的八大異姓王就剩餘一個吳芮了,難道是特指防範他的?這時的劉邦雖然是年老之軀,但是真要除掉這位僅存的長沙王,自己不用御駕親征就能實現平叛,可見“白馬之盟”訂立的初衷是安撫功臣勳貴的同時,也是一種託付,其目的是要給他們一個維護劉姓天下的“皇帝特許”之權。


相關史料:

《史記》《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