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笑傲江湖》为什么令狐冲被华山派清除出派?为什么得到少林武当派掌门的器重?

乌家墩子


一,小说《笑傲江湖》令狐冲被华山派清除出派有两大原因:

1、令狐冲练习了华山派剑宗的剑法,犯了岳不群以“气宗”代表人物的身份担任作为华山派掌门的忌讳,可能动摇岳不群华山派掌门的地位,所以被华山派岳不群清除出派。

令狐冲是岳不群的大弟子,因为搭救恒山派女弟子仪琳师妹,被人误解和恶意中伤。岳不群罚令狐冲在华山思过崖面壁一年。

令狐冲面壁期间,岳不群与夫人宁中则前往思过崖,说是将把华山派镇派内功《紫霞神功》传授给令狐冲。岳不群为考察令狐冲的练功进展,让岳夫人用“无双无对宁氏一剑”与令狐冲过招。

那时,令狐冲已经无意中练习了思过崖秘洞石壁的华山派剑宗各派的剑招,及那些剑招的破解方法。

“无双无对宁氏一剑”厉害异常,令狐冲无可奈何中信手使出了秘洞石壁的招式:

岳夫人这一剑令狐冲无可抗御,为了救命,自然而然的便使出石壁上那一招来。……岳夫人大吃一惊,虎口剧痛,长剑脱手,竟被令狐冲用剑鞘夺去。


岳不群抢到令狐冲面前,伸出右掌,拍拍连声,接连打了他两个耳光,怒声喝道:“小畜生,干甚么来着?”……岳不群恼怒已极,喝道:“这半年之中,你在思过崖上思甚么过?练甚么功?”……“你对付师娘这一招,你可知自己已经走上了邪路,眼见使会难以自拔么?”

岳不群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但为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外号“君子剑”,确有谦谦君子的风貌。在整部《笑傲江湖》小说中,岳不群极少如此气急败坏。

接下去,岳不群说出了二十五年前华山派气宗和剑宗内斗的旧事。

华山派本在五岳剑派中最有实力,但由于二十多年前,华山派气宗和剑宗两大派系争夺“正宗”地位,发生内斗,最后气宗击败了剑宗,加上魔教又趁机大举进犯华山派,致使华山派大伤元气,高手尽失。

正是由于那次的内斗,岳不群夺取了华山派掌门的位置。但是华山派气宗和剑宗的争斗并未到此为止,被赶出华山派的剑宗人物还大有人在,时时威胁剑宗,也就是威胁岳不群的掌门地位。

所以说,岳不群认为令狐冲走上了“难以自拔”的“邪路”。

在华山派何去何从,自己在华山派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威胁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岳不群是毫不手软的。

即使后来令狐冲用独孤九剑刺瞎了前来劫杀自己的十五名高手,救了自己和宁夫人的性命,岳不群不但不高兴,反而冷嘲热讽:

岳不群冷笑道:“你武功到了这地步,怎么还会将师父、师娘瞧在眼里?我们华山派这点点儿微末功力,如何能当你神剑之一击?那个蒙面老者不说过么?华山派掌门一席,早该由你接掌才是。”

2、令狐冲学会了独孤九剑,剑法奇高,岳不群赶走令狐冲,嫁祸令狐冲得到了辟邪剑谱,好自练辟邪剑法。

我们从林平之和岳灵珊的对话中来看这一点:

你妈道:‘冲儿犯了门规,你执行祖训,清理门户,无人可以非议。但你说他结交左道,罪名已经够了,何必再冤枉他偷盗剑谱?其实你比我还明白得多。你明知他没拿平儿的《辟邪剑谱》。’你爹叫了起来:‘我怎么知道?’” “你妈妈缓缓的道:‘你自然知道,只因为这部剑谱,是你取了去的。……那日冲儿受伤昏迷,我替他止血治伤之时,见到他身上有件袈裟,写满了字,似乎是剑法之类。第二次替他换药,那件袈裟不见了,其时冲儿仍然昏迷未醒。这段时候之中,除了你我二人,并无别人进房。这件袈裟可不是我拿的。’” 你爹道:‘好,这件袈裟,明儿咱们就设法交给平之,再慢慢想法替令狐冲洗刷清白。这路剑法,我今后也不练了。’


这段对话说得很清楚,岳不群要把令狐冲赶出华山派,只需要“结交左道”一条就绰绰有余了,当时正邪不两立的观念,用此名目赶走令狐冲,任何正派人士都会接受,犯不上再冤枉令狐冲偷盗了辟邪剑谱。

岳不群之所以要嫁祸令狐冲得了辟邪剑谱,用意昭然若揭:转移江湖人士和林平之的注意力,自练辟邪剑法。再凭武功夺取五岳派掌门,也不排除了一统江湖的野心。

二,令狐冲得到少林、武当派掌门的器重是因为少林掌门方正大师和武当掌门冲虚道长心系武林安危,看好令狐冲的人品武功,要借重和联合令狐冲共同对敌。

1、第一次两大掌门亲临恒山,是祝贺令狐冲担任恒山派掌门。意在力邀令狐冲阻止五岳派合并,如若阻止不了,则说服令狐冲击败左冷禅和岳不群等人,夺取五岳派掌门。以免发生武林浩劫。

令狐冲任恒山派掌门,只有一些旁门左道之士来观礼。恒山群尼都没指望其他门派派人前来,令狐冲知道自己结交非人,被名门正派人士所不齿,自己也并不有把掌门观礼当回事。

但出人意料的是少林武当两大掌门亲自来到恒山见性峰,给恒山派增色添彩,给了令狐冲极大的面子。

峰上群豪见少林、武当两大门派的掌门人亲身驾到,无不骇异,说话也不敢这么大声了。恒山一众女弟子个个喜形于色,均想:“掌门师兄的面子可大得很啊。”


令狐冲心里想:记得师父当年接任华山派掌门,少林派和武当派的掌门人并未到来,只遣人到贺而已。

昆仑派、点苍派、峨嵋派、崆峒派、丐帮,各大门派帮会,也都派人呈上掌门人、帮主的贺帖和礼物。想来也与少林、武当两大掌门的事先谋划有关。


诸君请看悬空寺中,令狐冲与两大掌门密议中的几段话:

冲虚道:“左冷禅当上五岳剑派盟主,那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将五派归一。由他自任掌门。五派归一之后,实力雄厚,便可隐然与少林、武当成为鼎足而三之势。那时他会进一步蚕食昆仑、峨嵋、崆峒、青城诸派,一一将之合并,那是第三步,然后他向魔教启衅,率领少林、武当诸派,一举将魔教挑了,这是第四步。”


冲虚道:“起心抢夺剑谱的人虽多,终究还是青城矮子脸皮最老,第一个动手。可是余矮子脸皮虽厚,脑筋却笨,怎及得上令师岳先生不动声色,坐收巨利。”


方证道:“少侠一上来该当反对五派合并,他嵩山派未必说得人心尽服。倘若五派合并之议终于成了定局,那么掌门人一席,便当以武功决定。少侠如全力施为,索性便将这掌门人之位抢在手中。”


上面的冲虚道长的第一段话,是说左冷禅的野心;第二段话是说岳不群是一个伪君子;方正的话是说让令狐冲要阻止并派,一旦阻止不成,就把掌门之位夺为己有。


冲虚道:“老弟如做了五岳派掌门,第一,不会欺压五岳剑派的前辈耆宿与门人弟子;第二,不会大动干戈,想去灭了魔教,不会来吞并我们少林、武当;第三,大概吞并峨嵋、昆仑诸派的兴致,老弟也不会太高。”“打开天窗说亮话,老和尚、老道士来到恒山,一来是为老弟捧场,二来是为正邪双方万千同道请命。”


“为正邪双方万千同道请命”,可见,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是心系武林安危,并非一己之私!

有人说,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来到恒山,意在把令狐冲当替死鬼,是自私自利。未免有点小人之心了!

试想,少林、武当数百年根基,少林派一直执武林之牛耳,武当次之,即使五岳派并派成功,凭左冷禅、岳不群的能力,真的能灭掉少林派、武当派?真的能把少林派、武当派怎样?

最大的可能,是武林失控,武林人士多所死伤而已。初晓兒认为,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此举,是为江湖同道造福!

2、第二次少林派掌门方证大师和武当派冲虚道长到恒山,是令狐冲拒绝了出任魔教副教主,任我行要灭掉恒山派,少林、武当两派率领正教各派聚集恒山,共与魔教决一死战。以结束武林中更无宁日局面。


这一次,少林、武当派两大掌门的来意,用方证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清:

方证说道:“魔教说甚么‘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既存此心,武林中如何更有宁日?”


方证大师这次来到恒山,还假借风清扬的名义,把少林内功至宝“易筋经”传授给了令狐冲。

方证大师把方生大师都没有练习的内功秘籍“易经经”传给令狐冲,一是因为令狐冲练了“吸星大法”,时时都可能内力反噬,有性命之忧,二是因为令狐冲不愿接受魔教副教主之位,同自己的宅心仁厚有共通之处,看重令狐冲的人品。

有人把方证大师把“易筋经”传授给令狐冲,是为了令狐冲学去了高深内功,可以使他的“独孤九剑”如虎添翼,好去替少林派送死,纯属小人之见!用方证大师教令狐冲练习“易筋经”时的一句话就能反驳这种说法:

方证道:这内功心法自非数年之间所能练成。



结论:小说《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被华山派清除出派,一是因为令狐冲练习了华山派剑宗的剑法,犯了岳不群以“气宗”代表人物的身份担任华山派掌门的忌讳,有可能动摇岳不群华山派掌门的地位。二是令狐冲学会了独孤九剑,剑法奇高,岳不群赶走令狐冲,嫁祸令狐冲得到了辟邪剑谱而练成了高明的剑法,好掩人耳目,借机自练辟邪剑法,以实现他凭武功夺取五岳派掌门,进而一统江湖的野心,所以岳不群要把清除出派。令狐冲得到少林、武当派掌门的器重是因为少林掌门方正大师和武当掌门冲虚道长心系武林安危,看好令狐冲的人品武功,要借重和联合令狐冲共同对敌,以免发生武林浩劫,结束武林中更无宁日局面。方证大师把“易筋经”传授给令狐冲,是看重令狐冲的人品,也是武林长者对令狐冲的爱护。


初晓兒


你好,我是国风!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令狐冲本来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侠义君子!是真君子,真侠义!而这一切没想到却是一个伪君子用于伪装的外表影响出来的!如果没有辟邪剑谱这事!岳不群的伪君子面目永远不会被揭开,而令狐冲会一直无比的崇拜和尊敬着师傅和师娘。最后,或许和小师妹永结伉俪!过上和师傅师娘一样的人生!

但是,辟邪剑谱出现了!岳不群不可遏制的贪欲使得他被迫撕下了伪君子的面纱!福州一行之后,将林平之收归门下,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江湖风波中,岳不群的伪君子面目一次次被揭开,而令狐冲的正人君子作派一次次在江湖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在真君子与伪君子如此鲜明的对比下!岳不群终于老羞成怒,陷害并把令狐冲逐出了师门!与之分道扬镳!借用的借口居然是令狐冲君子不行,勾结邪魔外道!


只可惜江湖正派多是心明眼亮之辈,孰正孰邪分的清楚,令狐冲的慷慨正直赢得了正邪两道的尊重!包括少林方正大师。成为了江湖楚翘!而岳不群终于在自己的贪欲下妻离子散身败名裂!成为江湖唾弃的败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