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鎮沅著力培育鄉村振興“新農人”

雲南鎮沅著力培育鄉村振興“新農人”

新華網昆明3月10日電(李富陸)以技惠民,以技富民。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人社部門近年來把技能培訓作為人社扶貧的源頭工程,通過開辦深度貧困人口技能培訓,著力培養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我2019年通過培訓,製出來的茶葉售價比之前上漲了四成!”細數培訓後的變化,鎮沅縣者東鎮新村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胡富生笑逐顏開。

2013年因缺技術,胡富生一家被評為建檔立卡戶。20畝茶地一望無際,由於茶葉品質不高,低廉的茶價讓他失去了信心。針對他的現狀,村幹部主動上門幫他報名鎮沅縣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普洱茶加工培訓。胡富生學成結業回到者東鎮新村村後,還把蒸茶、壓膜等製茶技術教給村裡人。

振太鎮沙河村灣子塘組村民譚開聰是第二十六期(混水牆砌築)培訓的學員,培訓中他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認真琢磨老師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

“沒有學問,但是我相信勤能補拙,不管有多苦多累,一定能學會更深層次的砌築知識。”譚開聰說,結業後他的砌築技能更規範和專業,每月收入提高了百餘元。

據瞭解,鎮沅縣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在強化技能培訓同時,還穿插開展 “自強、誠信、感恩”思想教育。

九甲鎮勐真村民委員會箐頭小組的王仕豔在第二十四期(普洱茶加工)培訓中,不僅提高了製茶技術,更讓她的心熱起來,手動起來,樹立了靠自己的勤勞實現脫貧致富的正確觀念。

“培訓之後我在九甲鎮找了一個幼兒園老師的工作,閒暇我又開始做起了微商,現在每個月能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王仕豔說。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目前,鎮沅縣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共完成40期培訓,培訓學員1873名,其中建檔立卡戶1324名。

據介紹,鎮沅縣通過著力完善本土人才培育機制,充分激發本土鄉村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揮本土鄉村人才的技術技能優勢,進而帶強產業、帶動致富,不斷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