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神祕之山,乾隆稱它為康大臘山


蛟河神秘之山,乾隆稱它為康大臘山

乾隆賜名

乾隆皇帝巡幸吉林烏喇,駐蹕今樺甸榆木橋子的壽山,傍晚遠望江東大山上像是大蜡在燃燒,地方官看到乾隆疑惑的樣子,就立馬講了康德的故事。這天是八月十三,是乾隆的生日,乾隆皇帝高興,就說:“就叫康大臘吧”。

《吉林鄉土志》中說:“康大臘山位於距縣城(指蛟河)西南百里許,峰高而峭。俗傳昏黑之夜,山上放光,如燃臘焉”。它就是巍峨屹立在松花湖畔的高山,就是我們眼前的康大臘山。

蛟河神秘之山,乾隆稱它為康大臘山

朝元嶺湧泉觀遺址

在康大臘山南坡的朝元嶺湧泉觀遺址,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也稱天聖宮。坐北朝南,東西長約190米,南北長約155米,遺址面積約為30000平方米。前方有兩個旗杆座,遺址各處散落有青磚。據村民講宮裡有三座宮殿,西南約300米處有13座道土墳。

蛟河神秘之山,乾隆稱它為康大臘山

朝元嶺尼姑庵

尼姑庵位於康大砬子山間,始建於清代,東西長約900米,南北長約850米,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現僅存庵殘牆數處,遺址遺蹟清晰可辨,房前有一水井,遺址院落散佈很多青磚。

蛟河神秘之山,乾隆稱它為康大臘山

康大臘抗聯遺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遊擊隊吸收各類抗日武裝,壯大組織,把游擊隊統一改編為——人民革命軍,在各地打擊日寇,1934年中共滿洲省委將東滿人民軍分為兩支,其中第二軍某連在指導員張萬友的領導下,發動康大砬子受苦群眾組建游擊隊。經10個月的英勇戰鬥,在敵人的圍剿、討伐下,1936年被迫轉移,過程中犧牲大部,餘部併入抗日聯軍主力部隊。如今在山上還存留游擊隊瞭望哨遺址、居住址、隊部址等遺蹟,目前各遺蹟尚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