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兵“抗疫”记

湖北黄冈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黄冈离武汉最近,也是全国地级市这次“疫情”最严重的主战场,“抗疫”战斗打响后,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向全市退役军人发出倡仪。在市双拥办主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黄智利局长指挥下,全市23万退役军人发扬“万众一心、背水一战、不胜不休”的革命老区精神,冲在“抗疫”第一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武警拥军模范”徐普查、徐世超这对父子兵始终不忘初心、不计报酬、不顾生死,在“抗疫”攻坚战中,谱写了一曲特殊的“双拥”赞歌。

父子兵“抗疫”记

一波三折的首次联系捐赠物资

“抗疫”战斗打响后,做了20多年的老公益的父亲徐普查,在完成黄冈“小汤山”志愿者活动后,徐世超得知黄冈84消毒液、口罩、医疗手套等医疗救援物资十分紧缺,就向父亲提议“立即联系爱心人士联系,为家乡黄冈市灾区捐点救援物资”。徐普查听后很赞同儿子这个建议,简单分工,两人每天手机、微信要打150多个电话,最多时一天甚至打到200个电话,除了做饭吃饭几乎都是和爱心老板打电话交谈。父子俩日夜加班向老板、爱心人士在电话中介绍黄冈市“疫情”和革命老区黄冈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疫”精神等,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为革命老区黄冈灾区捐赠急需的救援物资。

刚开始联系老板,当兵儿子徐世超还有些放不开,遇到的老板也是一直在诉苦,几乎没有谈成。1月28日,在浠水县巴河镇白畈合作社负责人徐大兵、程鲜明介绍下,一位远在河北保定创业的黄冈籍爱心企业老板刘志华终于被感动,答应给家乡浠水县捐赠84消毒液15.4吨、医用手套7万余双,父子俩满心欢喜终于谈成了第一笔救援物资,但做梦没想到首批捐赠救援物资却一波三折。

其一:爱心老板刘志华在联系84消毒液生产厂家时,因全国各地都缺消毒液,必须先预付钱款,后排队边生产,刘老板一次性交钱后排队时前面有十多家,徐世超得知后打电话建议刘老板以湖北黄冈“疫情”严重能否让前面货主和厂家“网开一面”,让我们“插队”。父子兵情系黄冈家乡灾民感动了各位老总,同意让他们优先发货;

其二:原打算利用快递运这批救援物资,刘老板找了十多家快递公司,均以84消毒液是腐蚀物品,且数量大多,都拒绝了;

其三:浠水县有关部门主动说派车去河北保定拖货,可快到发货时,却因车辆调不过来,让爱心老板刘志华在河北找车送货,刘老板在当地先后找了二十多个大货车司机,都以黄冈是“疫情”严重地市,即使给十万元的运费也不愿意送货到湖北浠水,说什么高风险生意,送一趟货没染上病的话,回家还要隔离十四天以上,如果染上了病带了全家人生命危险更不值。这件事还惊动了市委刘雪荣书记,他说“爱心老板向黄冈老区灾民献的爱心,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将爱心老板对黄冈老区灾民满满爱心运回黄冈,让爱回家!”有关部门迅速协调,刘老板、徐普查、徐世超想法设法终于做通了一位冯师傅的思想工作。爱心老板组织员工加班装货,货车冯师傅马不停蹄星夜运输,第二天到达浠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周局长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半天紧急卸货,第一时间将物资发放到全县各乡镇村救了急。徐普查、徐世超父子兵第一次收到由他俩联系爱心老板捐赠救援物资的《捐赠证明》心里暖暖的。这次联系的成功捐赠,也给他们信心百倍。

父子兵“抗疫”记

徐普查父子参与搬运防疫物资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人

“抗疫”期间,城乡封了,街道封了,小区封了,父子俩一天到晚全心思联系爱心老板为黄冈捐救援物资,没想到家里的菜篮子早就空了,无奈他俩只好将就着在家炒点花生米。儿子徐世超突然问道:“那些抗战老兵、病残退役军人家里菜篮子又怎么样了呢?要不问问他们缺菜不?父亲徐普查立即拨通了毛大爷电话,果然他家青菜早吃完了!毛大爷当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后来带病回乡一直默默无闻,疫情来了,他没给单位提要求,添麻烦,家里快揭不开锅了,都闷不出声。

父子兵“抗疫”记

徐普查为社区群众送蔬菜

得为革命老前辈做点事!父子俩开始四处打听黄冈城区附近的蔬菜供应商,“黄冈退役军人志愿队”群里的老兵也纷纷帮忙打听,几经波折联系上了路口镇退役军人刘文学,他答应组织本镇退役军人义务为抗战老兵捐蔬菜。全国榜样人物毛小宝、黄雄、许文浩、徐玮、张馨戈等九位爱心人士筹款数千元为抗战老兵、志愿者购口罩和蔬菜等。自2月3日至3月1日,父子俩一边与全国爱心老板联系为黄冈捐救援物资,一边组织黄冈市退役军人刘文学、李少民、吕支友、倪杨、宋华元等,多次为抗美援朝、对越作战的老兵和孤寡老人等上门免费送各种蔬菜,并为团风县天一精神病医院、黄冈市优抚医院、万华小区居民等免费送各种蔬菜2.2万多斤,受到抗战老兵和医院领导及居民们的一致好评。有的抗战老兵收到蔬菜后感叹“我们没有被忘记!”并向徐普查父子兵敬军礼以表谢意。86岁的对抗美援朝老兵毛忠良老人,特作小诗一首:退役老兵徐普查,重大战役都有他,且是父子齐上阵,革命精神众人夸。


牵线搭桥,“一对一”结对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国优良传统。2月9日下午四点多,徐普查接到在青岛市上班的浠水籍退伍军人巩大民的电话,原来青岛市西海新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宋正涛通过本社区巩大明朋友圈了解到徐普查父子俩“抗疫”事迹后,主动委托巩大明联系徐普查,请父子兵帮助联系一个“疫情”严重且经济困难社区,表达建立“社区对口支援”的想法。父子俩立即将“疫情”严重的黄州区赤壁办事处汉川门社区推荐宋主任,并当“红娘”牵线搭桥一对一“抗疫”结对支援。下午四点多接到青岛战友的电话,晚上六点就按照要求将部分证明材料开具完毕并传到青岛市,爱心人士宋主任感叹“真是兵贵神速”。在父子兵协调下,第二天,青岛市长江路街道长江中路社区书记李刚率先与汉川门社区书记王爱玲取得了联系,他从王爱玲那里了解到汉川门社区疫情防控任务艰巨,除了人手不够,防疫物资紧缺是社区工作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长江路街道从自身有限的防控物资中紧急调拨医用防护服180套、医用手套200副、医用鞋套200双、医用口罩600个、大喷壶40个、随身小喷壶100个、消毒片22.5万片,用以支援汉川门社区。同时,长江中路社区党委紧急发布了募捐倡议书,号召辖区六个党组织和一百多名党员对汉川门社区进行捐款,一天时间内筹集款项3.79万元。前期已为当地慈善总会捐款5万元的金拓源建筑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定向给汉川门社区捐款5万元,目前热心捐款还在持续中。汉川门社区书记王爱玲给徐普查打电话中感激地说:你们父子兵为我们社区“抗疫”攻坚战作出了新贡献!!

父子兵“抗疫”记

风雨交加,徐普查父子仍然战斗

疫情爆发初期,黄冈患病人数每日增多,黄冈中心医院和浠水人民医院急需病人住院的枕头,父子俩得知消息后,急得半夜睡不着觉。经四处托朋友打听终于联系上江苏东台都爱纺织厂负责人杨素平,杨总表示可以给黄冈医院和浠水人民医院捐赠医用枕头600个,但是江苏对口支援黄石,江苏司机们都劝好心人杨素平将600个枕头捐赠黄石的话,他们可免费帮她把枕头运到黄石去,否则,帮不了她把运枕头到黄冈。杨素平多次和邮寄部门联系,快递公司说枕头不是救援物资,要八千元运费,好心人士杨素平只好放弃,徐普查向她立下“军令状”——“这事交给我,如果一天内解决不了这问题,我就白当二十年的兵”,父子俩立即组建“六百爱心枕头如何运回黄冈微信群”,征求网友们建议。通过微信群推广,许多好心司机主动联系徐普查父子俩愿免费去江苏东台运“六百爱心枕头”,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张元主任,主动与江苏东台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求援协调,并通过黄冈市邮政局领导与江苏东台邮政局领导协商,由黄冈市中心医院和浠水县人民医院出证明是救援物资终于解决了问题。由当地邮政快递免费将“六百爱心枕头”运送到黄冈市。

“山东医疗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千里驰援黄冈,从死神抢救新冠肺炎患者,保护革命老区人民,我们父子俩要站在政治高度,全心全意为她们服务”。这是徐普查与儿子徐世超的共同心声。父子俩得知山东许多女医疗队员没带卫生巾,便想法与湖南爱善天使集团联系上了,为黄冈市四家医院捐赠俏妃竹纤维卫生巾330件。为了解决黄冈、浠水、团风等地医院95口罩和防护服紧缺等难题,徐普查父子俩通过同学胡立新、张文婷夫妻俩联系到香港、上海、云南、广东等爱心人士,为黄冈市中心医院、浠水县人民医院、团风县人民医院、赤壁办事处医院等地医院从国外购回优质医疗防护服379件、医疗口罩6640个。截止3月2日,这对父子俩联系全国爱心人士为黄冈市、黄州区、浠水县、团风县等地八家医院、17个乡镇、12个社区共捐赠84消毒液17.4吨、医用手套7.02万双、卫生巾330箱、枕芯600个、口罩6640个、防护服379件、医用鞋套200个、大喷壶40个、随身小喷壶100个、消毒片22.5片、现金8.79万元,免费送各种蔬菜2.2万多斤,共合计价值人民币121.134万元。

这对父子兵不是魔术师,也不是大老板,更不是政府官员,能为灾区争取到这么多急需的救援物资,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爱心人士的信任,更得益于他俩对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爱。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黄冈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座英雄的山城,打赢这场疫情防卫战,黄冈一定胜!!湖北一定胜!!中国一定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