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疫情期间,大家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不聚集,就是为防控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宅家的您,看过《决胜法庭》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剧的重点案件,看看那些事儿刑法都是怎么规定的。


刘明刚抢劫案


剧情伊始,公诉人高剑便作为公诉人,因刘明刚抢劫案出庭支持公诉。刘明刚与刘明强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二人曾一起到药店偷窃,弟弟刘明强因盗窃未遂被判处缓刑,哥哥刘明刚则因私自携刀并在被药店员工发现后持刀砍死对方,被检察院以抢劫罪起诉。但法庭上刘明强作为证人出庭,却称刘明刚没有持刀扎人,扎人的是他。兄弟二人都称自己是被告,场面一时难以抉择。高剑通过血迹DNA对比,证明杀人的是刘明刚,刘明强在庭上作了伪证。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伪证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弟弟刘明强作为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为哥哥顶罪,意图隐匿罪证,涉嫌构成伪证罪。


缓刑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如果在期限内遵守了一定的条件,所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否则,仍然要执行所判刑罚。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弟弟刘明强原本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由于情节轻微,法院对其判处缓刑。但刘明强在缓刑期间再次实施违法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可能需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马悦悦杀人案

高剑随后办理马悦悦故意杀人案,经历了马悦悦翻供、证人雷同自认有罪、客观证据发生变化等,其背后是廖昌平伪造证据、指使雷同作伪证等违法行为。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该罪的,从重处罚。


龙山大桥案


马悦悦一案牵扯出了背后的龙山大桥事故案,江东集团涉嫌围标串标、使用不合格的钢材,一系列疑点和背后的真相随着案情的推进慢慢浮出水面。


首先,公安机关向刘明翰进行询问,刘明翰回家后向妻子说了其收受500万贿赂一事。其行为涉嫌受贿罪。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刘明翰利用自己担任鑫源监理公司副总的便利,收受昊天建投的贿赂款,帮助昊天建投非法盈利,其行为已经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在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找到刘明翰时,刘明翰拒不认罪,反而说服自己的妻子挪用公款帮其填补漏洞。


挪用资金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刘明翰的妻子冯丽利用其公司财务总监的身份,挪用公司公款给刘明翰使用,如果超过三个月未还,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如果冯丽的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则构成挪用公款罪。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此后,高剑对江东集团和铁荣光产生怀疑,但一直到铁荣光因故意杀人罪罗王、廖昌平等人翻供,铁荣光才承认,龙山大桥和马悦悦的死,他都有直接责任。铁荣光最终因犯故意杀人罪、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被判处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丁天故意杀人案


铁荣光落网后,丁宏设计低价收购铁荣光的股份,成为最大受益者。令观众意外的是,其儿子丁天竟是两起杀人案的凶手。在律师邓凯文提出丁天有精神疾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时,傅小柔出示证据予以驳斥,最终丁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决胜法庭》看剧学法之刑法篇


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由此可知,精神疾病并非绝对免于刑事责任,而是在患者发病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才不需要负刑事责任,这需要专门的鉴定机构予以鉴定,精神疾病并非是犯罪分子的“避风港”。


来源:朝阳检察 2020-03-12 11:44: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