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时期,沙俄为何干不过日本?

超级无敌小狒狒self


日俄战争是一场狗咬狗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和沙俄这两个新老列强,为了争夺远东控制权,爆发的一场大战。

我国的东北地区,就是当时的主战场之一,对于百姓来说,这场本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的战争,却成为了一场浩劫。

“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飞肉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盛京时报》

没有办法,这就是落后弱国的待遇,只能给人家充当“棋盘”的角色。

而这场战争最终以沙俄失败而告终,日本一战成名,正式跨入列强之列!

作为老牌列强的沙俄为什么没有战胜刚刚发展起来的日本呢?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沙俄方面战线过长!

并且后勤补给不足战争开始是以日军进攻旅顺开始的,当时的沙俄方面为了保护在东北的利益,在旅顺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要塞,并且派遣到中国东北的军队约有30万左右,同时在旅顺要塞有两万守军。

可是由于当时西伯利亚铁路没有通车,沙俄方面军队无法从欧洲调派大量军队支援,后勤资源也远远跟不上前线战事的需求。在战争中只能处于防守的态势,很少有机会和实力向日本发动有效进攻。

相对于日军方面,日军控制着环渤海地区,可以通过海上运输来源源不断的支持着战事的兵力和物力,而沙俄的太平洋舰队却需要长时间的运输,资源消耗极大。

2、 沙俄的轻敌大意!

当时的日本方面正值幕府战争到明治维新的过渡时期,日军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时,爆发出的战斗力也是空前的,日军气势高昂,并且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便已经以举国之力来应对这场战争,投入了所有的兵力财力物力。

同时日本方面主要目标就是东北,作为岛国的他们做梦都想拥有大陆之上的土地,为此,日本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

总而言之,日本在进行一场国运豪赌,在他们眼里,这无非又是以此“甲午战争”,胜利之后,将会为其带来巨大的回报。

而沙俄方面,由于沙俄核心利益地区在欧洲,对于远东地区并没有十分看重。所以沙皇并没有将日本放在眼里,俄军将领也没有对这场战争进行充分的部署。沙俄的士兵更是一群拿着枪的农奴,存在着厌战情绪,整个军队毫无斗志,纪律涣散。面对同仇敌忾,为国运而战的日军实在难以抗衡

3、 日本进行了间谍战!

日本方面紧紧抓住俄军招募劳工这一有利契机,趁势大量派遣特务混迹其中。可以实时获取俄军的动向,有了战争的主动权,可以提前进行军事的部署。据数据调查,在俄军招募的劳工中,有百分之三是日本特务。


4、 日军受到了英国的支持!

当时沙俄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有可能危及到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同时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及支线会影响到英国苏伊士运河的效益。并且英俄之间也存在着局部范围的冲突,英国需要在另外的战场遏制沙俄。

作为老牌殖民地大国的英国有实力为日本提供军舰,以及军事物资,干扰沙俄的行动。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三笠"舰就是英国建造。这为日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结来看,日本的胜利是建立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的,当然,这也仅仅只是险胜。以至于胜利的日本并没有能够想在清朝身上,从沙俄得到大量的战争赔款,当时日本向沙俄索要30亿日元的巨额赔款,结果沙皇一分不给,放出话来,要么就这算了,要么九继续打。

显然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于是放弃了赔款,战争结束!


白话历史君


日俄战争日本为什么能够击败俄罗斯,大致原因有:

1、1902年英日联盟,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成为日本最强力的支持者,不管是军事技术,还是武器设备,或者最重要的债券融资等等,日本能够获胜,和英国为打击俄罗斯势力而对日本大力支持分不开。

可以说,没有英日联盟,日本就不可能和俄罗斯开战。英国不参战,主要是避免和俄罗斯有联盟关系的法国参战。

没有英日联盟,日本即便开战,也只能速战,根本不可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因此,英日联盟是日本取得日俄战争胜利的外部关键原因。

2017年8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参观日本自卫队出云号驱逐舰时,面对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强调日俄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同名战舰出云号时,特蕾莎梅正面赞同英日联盟的意义:

“英国和日本拥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巡视的日本自卫队航母出云号

2、日本的主动攻击性部署。在开战前日军的部署显得非常有攻击性和主动:

A、海军第一、第二舰队负责封锁在旅顺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海军第三舰队负责保障对马海峡的制海权;

B、陆军第一军在第三舰队获得对马海峡制海权后,登陆朝鲜半岛并负责歼灭朝鲜半岛的俄罗斯军;

C、陆军第二军直接登陆辽东半岛,负责建立辽东半岛基地和切断旅顺和东北俄罗斯军的联络;

D、陆军第三军、第四军,和第一军、第二军在东北会合,歼灭俄罗斯在东北的主力;

E、攻击俄罗斯占据的海參崴;

F、击败前来救援的波罗的海舰队。

相比之下,俄罗斯军部署非常保守和被动:

A、在鸭绿江附近集结兵力迎击从朝鲜半岛北上的日军;如鸭绿江之战失败,则撤退到哈尔滨,诱使日军深入,拉长日军的补给线,然后进行歼灭;

B、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避战自保,等待波罗的海舰队的到来,内外夹击日本海军。

事实上,俄罗斯陆军作战计划是很好,能够极大的消耗本来财政就不充裕的日本的战争物资;但让太平洋舰队死守旅顺的计划就非常不合适——没有考虑过成为孤岛的旅顺海军能否支持。

实际上,俄罗斯把旅顺的太平洋舰队,调回海參崴,和海參崴的舰队联合作战,或主动出击骚扰日本对马海峡的运输行动,或干脆等待波罗的海舰队的到来,都比龟缩在旅顺好太多。

奉天会战时的俄罗斯野阵炮台

3、日本海军比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实力雄厚,这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为什么不敢主动出击作战非要等待波罗的海舰队到来的原因。

日本海军船舰实力:

第一舰队:战舰4艘(三笠,敷岛,富士,朝日),装甲巡洋舰2艘(春日,日进),通报舰1艘(龙田)、巡洋舰4艘(笠置,千岁,高砂,吉野);

第二舰队:装甲巡防舰6艘(出云,吾妻,常磐,八云,浅间,磐手),通报舰1艘(千早),巡洋舰5艘(浪速,高千穗,明石,对马,音羽);

第三舰队:巡洋舰7艘(严岛,松岛,桥立,须磨,和泉,千代田,秋津洲),装甲巡防舰2艘(镇远、扶桑),炮舰5艘(高雄,筑紫,鸟海,摩耶,宇治),通报舰1艘(八重山);

合计舰船:38艘。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实力

旅顺支队:七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13艘鱼雷艇和两艘炮艇;

海參崴支队:两艘巡洋舰、两艘水雷巡洋舰、12艘鱼雷艇和五艘炮艇;

合计舰船:51艘。

战列舰:日本4艘VS俄罗斯7艘;巡洋舰:日本26艘VS俄罗斯12艘;炮舰:日本5艘VS俄罗斯5艘。俄罗斯优势是鱼雷艇25艘,日本数量为0.

奉天会战后的日本第一军

4、俄罗斯没有执行诱敌到哈尔滨的计划,而是坚守奉天,最后在奉天和哈尔滨铁路被切断下失败而退。

日俄战争中:旅顺会展是陆军帮助海军消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其实已经打乱了原本的日本陆军部署——日本海军的锁港战术失败,就逼迫日本不得不灭了旅顺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否则海军就有被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夹击而亡的重大风险;

奉天会展其实不必要发生,原定的战役应该是哈尔滨会战——俄罗斯军总司令亚历克塞·库罗帕特金为什么不执行原定计划,原因不明;

对马海峡海战,日本海军以逸待劳、以多大少灭了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

5、反对对日本开战的亚历克塞·库罗帕特金担任俄罗斯军总指挥官,换个主战派情况会更好些。相比之下,日本军官都是渴望作战,希望击败欧洲强国俄罗斯。


综述

简单来说,日本在日俄战争能够获胜在于:

英日联盟给日本军事和财政的支持;

日本积极主动出击战略而俄罗斯消极被动防守;

日本联合舰队对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有技术和战舰优势,日本无力抵抗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合击,但单挑随便打;

俄罗斯陆军没有执行拉长日本补给线的原定计划;

反战之人指挥战争,造成指挥的混乱。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发动的一场战争。日俄战争还未开始之时,各国都倾向于俄国会取得战争胜利,根据战前实力对比,其实我们也很容易理解。

俄罗斯的陆军兵力是日本的十倍以上,俄国陆军常备人数达到200万,日本只有20万。俄国海军兵力几乎是日本的三倍,国家预算更是远超日本。这些种种因素都让人对俄国充满乐观,可惜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俄国失败了。

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败是有很多方面因素。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对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不同。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就开始一直图谋对亚洲的侵略,每一场战争都看做生死之战,谋局之战。

然而,俄国当时的根基并不在远东,而在欧洲。

日本以倾国之力对待战争,虽未战却已经有破釜沉舟之决心。俄国则将其视为无关痛痒的战争,赢则获利,败也无妨,这样的态度影响了战争结局。

除了这个方面,其余外部因素的掣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沙俄本身就深陷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除,奥斯曼土耳其也对沙俄的领土蠢蠢欲动,试图想分一杯羹。这种情况,自然让俄罗斯很难从欧洲战场抽取足够的兵力来支援远东战场。


是阿维啊


在战争中,俄军士兵在旅顺和辽阳战役中,依托坚固的要塞工事,给日军造成了惨痛杀伤。但只要他们离开了这些工事,就会在野战中表现的脆弱不堪。在黑沟台会战中,日军第8师团长立见尚文中将,就率领着"立见军",用刺刀冲锋打垮了数倍于己的俄军。那些在日本刺刀面前疯狂逃散的俄军士兵,无疑让战斗民族这个称呼,看上去像一个笑话。

事实上,俄国在战前对陆军的投入,不可谓不重视。早在1901年,俄国陆军就拥有3.5亿卢布军费。这个数字超过了整军经武的德国和法国,但俄军的战备状况却与高额军费成反比。由于俄国军工体系相对落后,加上贪污腐败严重等问题,导致远东俄军的武器订单,迟迟得不到交付。

1904年的远东俄军共计订购了246挺机枪、411挺重机枪、240门山地炮与48门速射榴弹炮。但到战争开始,也只交付了16挺机枪、56挺重机枪和128门山炮。其他的订单1样都没交付。大部分的炮兵甚至缺乏普通榴弹,只能使用反步兵的榴霰弹射击。但因俄国榴霰弹质量本身就很堪忧,因此对日军的阵地工事毁伤,效果非常差。

依然以黑沟台会战为例。俄军炮兵在第一天就发射了数万发炮弹,居然没有一发命中主攻方向的沈旦堡。

有缺编问题的还不仅仅是装备,俄军人员缺编也同样严重。俄军编制一贯过于臃肿,军队里包含大量非战斗人员。例如数目庞大的参谋、辎重队、炊事班等等。结果,俄军在战斗中,经常只有75%的人员可以投入战斗,甚至更低。而后续赶来的援军,大部分都是临时动员的部队。士兵缺额经常在20%以上,军官缺额会超过25%。

西伯利亚第1军在1905年能参战的人数,甚至降低到了51%。一个220人的步兵连,往往只有100多人能够投入战斗。

更糟糕的是,俄军中的很多军官,都是作风极差的酒囊饭袋。但这些饭桶在退役之后,也被编入预备役,继续混吃混喝。他们经常喝的酩酊大醉,借着脾气去打骂士兵,还赖在哈尔滨无恶不作。

既然军官与装备都不容乐观,士兵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这些被戏称为"沙皇的灰色牲口"的俄军士兵,不论素质还是士气,都低落到了极点。不仅经常谩骂上级,甚至还有多次抢劫了数个火车站。

他们平时的训练科目很多都是错误的。有的部队的主官们经常擅自更改战术条例,想怎么练就怎么练。用库罗巴特金上将得话说就是:军官们的战术训练既不扎实也不一致。

俄军的演习经常是纯步兵的"演戏",并没有炮兵与骑兵的参与。这导致俄军各兵种之间缺乏协同,在战斗中总是乱打一气。俄军第41师在黑沟台战役中,就不顾地形,直接让步兵以密集队形冲锋。炮兵则被拉倒开阔地,直瞄射击。因此,全军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战斗中,俄军更是错误百出,如同马戏团般搞笑。俄国西伯利亚第1军本来接到的命令是,1月27日在北台子一线休息。但俄军并没有在27日之前攻占这里,也没及时修改命令。结果就是第1军,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尚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在准备休息时,遭到突袭,1天之内伤亡了7000多人。

抬担架成为了很多俄军士兵避战逃跑的借口

俄军士兵还经常以帮忙抬担架为借口,逃到后方。很多部队刚被炮击,就开始大面积溃败。甚至出现了9个士兵当着库罗帕特金上将的面,抢着抬1个担架的壮观景象。

糟糕的后勤,更是让俄军减员严重。截止1905年,仅西伯利亚第一军中,就有2228名军官和66785名士兵,因为疾病而无法参战。


跪射俑


其实,日俄战争时期,俄国的国力是远胜日本的。作为老牌列强的沙俄,不论领土、人口、军力,还是军工水平,都对日本这个新兴岛国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此战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实与之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一样,都是日本又一次“以小击大”的军事和政治赌博。不过,这次日本又赌赢了。从此,日本也开始在对外扩张和侵略的道路上越发的狂妄。

虽然,日俄战争中俄国和日本之间的国力差距,比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与日本之间的国力差距还要大。但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获胜几率反而比后者还要大一些。因为,当时的日本虽然国力上与沙俄不是一个数量级,但却在其他方面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首先,是日本的主场作战优势;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对我国东北地区及整个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而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在东北地区作战,无疑就相当于在自家门口作战一样。日本可以直接从本土向朝鲜半岛以及东北地区派兵,而且难度并不大。

反观沙俄就悲剧了!由于其统治中心和战略重心都在欧洲,因此远东地区本身就是鞭长莫及。加上当时西伯利亚铁路尚没通车,因此遥远且寒冷的西伯利亚便成了沙俄的地理屏障,极大的制约了其陆军力量在远东地区的铺展。

而比陆军更为糟糕的,还是沙俄海军!沙俄远东海军(俄太平洋舰队)自身战力十分有限,完全无法抵御崛起后的日本海军。因此,沙俄不得不从欧洲抽调波罗的海舰队增援远东。

而从波罗的海到日本海,可是需要超远距离航行达3万公里才能抵达战。如此以来,等俄国舰队抵达时,早已成为一支疲师。而以逸待劳、加上主场作战的日本海军,就能轻而易举的击垮沙俄海军了。

其次,是日本的外交资源优势;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获得很多国家的支持。当时,沙俄背后,就只有两个国家对其持支持态度,一个是德国,另一个是法国。然而,由于德法两国本就矛盾重重,因此使得俄德法同盟根本就无法同心。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支持它的西方列强是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本来就是同声同气。于是,英美在日俄战争期间,给予了日本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有效的支持了日军的对外作战。

更关键是,不仅英美支持日本,就连“提供战场”的清朝背地里也是倾向于在支持日本。因为,与国力更为强大、威胁更为明显的沙俄相比,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获胜,反而是相对更好的结果。所以,日俄战争中,沙俄在外部援助上,也是远不如日本的。

最后,再加上日本对此次战争的重视程度和战前的长足准备,便使日本得以在日俄战争中以弱胜强,一举击败庞大的俄国。

不过,由于日本毕竟还是自身的底子薄。所以日俄战争的胜利,对日本而言,也只是一次惨胜。整个日俄战争下来,日军死亡82847人,伤153584人;而俄军则死亡14262人,伤146032名。也就是说,日军的伤亡数字实际上是要远大于俄军的。

正因如此,日俄战争获胜后,日本压根也无法像《马关条约》时那样,对清政府的漫天要价。当时,日本向沙俄索要高达30亿的天价战争赔款。结果,人家沙皇很干脆的回了一句“要钱没有,不服再打”......



这些历史要读


1904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大地上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按照当时俄国和日本的实力对比,俄国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强国,而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实力上来说,俄国要比日本强大不少,之所以日本能取胜,我觉得主要有几下几个原因


俄国的军事中心并不在远东

俄国当时的九成的兵力都部署在欧洲,远东军队的部署不大10万,这个军队数量远远少于当时日本的军队。俄国的军事物资,粮草等都需要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欧洲运往中国东北,除了路途遥远外,这条铁路还非常脆弱,因此从后勤补给上面俄国也差了日本一截。

国内形势的影响

日俄战争期间,俄国国内的局势也不稳,为了筹集日俄战争所需的资金,俄国沙皇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剥削国民,这直接导致了国内工人,农民罢工,俄国”波特金”号战舰的船员更是干脆举旗造反。而它的对手日本,刚经历明治维新的大发展,国民对政府有着不容置疑的信任,因而日俄战争一开打,日本全民支援前线。

其他列强对日本的支援

日俄战争期间,觊觎中国东北的英美两国为了防止俄国独占中国东北,因此和日本结成同盟,在军事物资上支援日本。而俄国的同盟法国在日俄战争期间则没有表现的那么热心,法国更希望俄国能把他的军队更多的屯在欧洲,以防止当时德国的崛起,因此,对日俄战争并不那么热心。


国闻杂谈


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一百多年前大清国举国上下就热议过,而且这种议论从日俄战争前就开始,满清内部改革和保守两种势力都把这场战争当成一个绝好的观察点,把战争的最后结局当成支持自己的最好论据,都在静静等待战争结束,也就是这场争论尘埃落定时刻的到来...

日俄战争的结果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它再一次证实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毫无悬念的进化论断:先进战胜落后,文明战胜野蛮,民主战胜专制!号称战斗民族,十六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扩张180平方公里国土的沙俄帝国被明治维新后的蕞尔小国,穿着木拖鞋,住在纸糊的房子里,睡在草编的榻榻米上的小日本打得满地找牙!

日俄战争俄国为什么战败?类似的研究在战后从这场战争的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的分析,论证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足而论,但有一点是可以公认的,当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野蛮,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专制与民主相比,已经充分显现出了它在决策过程中的弊端,在乾坤独断的皇权面前,除了马屁精就是权力的哈巴狗,任何真知灼见没有生存的空间,权力自身遮蔽了对世事的了解与把握,没有人会冒死告诉皇帝敌我双方的真实态势,最高权力听到的就是他想听到的东西。而据称君主立宪日本的御前会议,天皇常常是一言不发,而任由责任政府的阁员们在他面前和对立派争得面红耳赤,如果决策失败了,后果由责任政府承担,内阁垮台了事,与天皇无关。

由于立宪日本在决策层面的优势,战争还未开始就充分讨论和估计到了战争进程出现的各问题,并做了相应的部署,这恰恰是专制的俄罗斯无法做到的。

第一是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俄国屯兵中国东北不肯撤军,立刻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警觉,尤其是当日本政府察觉到俄国有控制朝鲜半岛的企图时,立刻向俄方提出外交交涉。交涉决裂以后,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解决。并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手段。

第二,积极争取外交的有利地位。突出的行动就是日英同盟的建立。当年,在老大帝国的面前,日本还只是个后进生,能否取得大英帝国的支持,对于日本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经过不懈的努力,1903年,日英同盟成立。事实证明,英国这个同盟伙伴选择之正确,无疑使得日本如虎添翼。

第三,有一批具有牺牲和献身精神的军队指挥官。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陆军的乃木希典大将和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东乡平八郎,都是卓越的指挥官。日本军队将领之优秀,还在于他们不但有“武略”,同时也具有“ 文韬”。有的同时还是一个深谙国际法的专家,这也使得他在发起对敌攻击时,对战争总体走向和结局有更加宏观的预见和决策。而这些都是一味讲求君主一言九鼎的专制国家所缺少也培养不出的。

俄罗斯战略重心在欧洲,远东地区处于次要地位,未做充分准备,指挥体系、后勤混乱,军队士气低落, 队士气低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俄军军官人事制度之腐败折射出沙皇专制制度的没落,皇叔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与前任总督库罗帕特金争权夺利;俄国的士兵无非就是拿着武器为沙皇抢夺土地的农奴,和明治维新后受过基本教育,有了少许权利的日本新皇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战斗力和单兵素质都差了一大截,日本完胜俄国在情理之中!

随着蕞尔小国日本的胜利,大清国这边也正式结束了是学习沙俄帝王乾纲独断式之道,还是走日本式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君主立宪的争论,心悦诚服的准备走日本式富国强兵之路。1905年7月,满清宣布九年预备立宪,同时派出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的政治活动。古老的东方帝国第一次洗心革面,放下老大帝国桀骜不驯的架子,向现代社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如果天佑中华,假以时年,一个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相媲美的君主立宪大帝国有可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直志在驱逐鞑虏,以反满反清为旗号的革命党急了:你都实现君主立宪了,反满革命药丸,于是派出汪精卫等一干人去炸弹💣袭击出洋考察立宪五大臣,引出一段“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故事。从此,血雨腥风的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序幕...



土豆到底去哪里挖


日俄战争发生在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主要是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日本参战兵力40万,俄国参战部队50万,俄方主帅是马卡洛夫、库罗帕特金。日方主帅大山岩、黑木为桢、儿玉源太郎。此战以日本 死伤20余万人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彻底控制了朝鲜半岛和部分东北地区。事情可以追溯到1895年,清朝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下关条约》,其中有“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的条款,引发了许多国人的抗议。不仅如此,割让辽东半岛也影响到了正在积极推进南下政策的沙俄,于是沙俄联合法国和德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这也是后续日本归还半岛的原因,到嘴的“鸭子”谁也不想让出去。这算是沙俄和日本结下了“梁子”,也是后续开展的“种子”。

之后,关于朝鲜半岛问题,两国也有深深的代沟,当时为了清朝借助了“帝国主义”力量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其中沙俄的军队在镇压以后趁机侵犯了中国东北地区,而这一行为影响到了日本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利益。于是日本就与英国结盟,随后开始了作战准备。开展一年后的1905年1月,沙俄的重要要塞--旅顺失守,日本也取得了制海权。同年3月,两军在奉天动员约60万人进行大规模会战,经过18天的激烈战斗,沙俄撤军。5月份,在日本海进行海战,曾经远征欧洲的沙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全歼。当时沙俄内部也正在进行着革命,最终以美国为中介,两国调和。



沙皇俄国输在那里?首线就是长途奔袭,后勤跟不上,而日本则是以逸待劳。基本上是“本土作战”。虽然俄国首先占据了辽东和旅顺,但只是被动防守。在战略上就已经输给了日本双方做作战前线对于日本而言就是环渤海一带,俄国则穿越遥远的伯利亚平。最关键的一点是沙皇以及最高指挥机关都没有瞧得起日本。而日本则是举国上下严阵以待,日本派遣大量的间谍刺探情报。俄军招募的劳工中,竟有3%是日本的特务。




再就是日本基层军官的整体素质高于俄国,日本海军几乎照办英国海军。军舰也是当时英美一流军舰,士兵素质很高,实战经验丰富 。对比之下,俄国军队素是参差不齐士气不高,虽然陆军整体高于日本,但海军和日本相差太远,海军军官士兵大多无心恋战,双方交战以后,东乡平八郎指挥联合舰队将俄国太平洋舰队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日本对于这此战争投入了全部的力量。而俄国则不可能,他的核心利益在欧洲,俄国只是为了取得东北的利益,而日本则是赌上了自己的一切。对战争的投入不同,也导致双方结局不同,占领东北是日本的重要战略策略,自己只能是许胜不许败。日本为此次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日本打赢日俄战争付出8倍于俄国的代价。日本死亡25万人,俄国死亡3万多人。可以说,日本完全是是以人海战术才取得最终胜利,可谓残胜。


侃侃书生世界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俄罗斯这个国家或者说斯拉夫人这个民族“尚武但并不善战”。一直以来俄罗斯被我们誉为“战斗民族”。但这个所谓的战斗民族更多的我认为是一种讽刺。俄罗斯的战斗民族的由来就是俄罗斯的一些人故意作死的视频以及新闻报道流传出来之后才被人们所熟知。而人们对于不拿自己生命当回事的俄罗斯人也冠以战斗民族的称号。但实际上俄罗斯人根本当不起这个头衔。历史上俄罗斯并无什么光辉夺目的战绩。而且在对外战争中也是屡战屡败。甚至就连境内车臣的叛乱俄罗斯也是耗费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才摆平。战斗民族?就是一个笑话!



俄罗斯这个国家战斗力一般般但是捡漏却是很有一手的。最早开始俄罗斯被蒙古人所统治,而俄罗斯在强大的蒙古人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只能被蒙古人奴役统治长达二百余年。后来蒙古人势力开始进入衰弱时期,统治俄罗斯的金帐汗国也开始因为内部争斗变得四分五裂。俄罗斯抓住了时机击败了孱弱的金帐汗国。而这个“击败”水分也很大。俄罗斯是在金帐汗国内挑拨离间。等到他们互相之间杀到差不多了,俄罗斯人才出来捡便宜。接收了金帐汗国的全部地盘。这使得俄罗斯底盘扩大了数倍。



俄罗斯人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之后很可能是憋的太久了。所以压抑不住想要四处去找找麻烦找找自尊心。通过蒙古人血脉的融合再加上蒙古人的熏陶。俄罗斯人确实继承了蒙古人的贪婪。但是他没有继承蒙古人的勇武善战。在早起的扩张过程中俄罗斯进展的并不顺利。甚至在1598年的时候俄罗斯差点被波兰给踏平了。就连莫斯科都被波兰给攻破占领了。甚至波兰人还扶持了一个傀儡沙俄皇帝。后来俄罗斯还是联合了奥地利,普鲁士等国才找回了场子。


近代时期,俄罗斯和日本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展开了大战。当时的俄罗斯意得志满根本看不起小矮子日本。而日本呢为了踏入列强的行列也是不择手段。美国为了打破俄罗斯对于中国的利益垄断所以也在背后支持怂恿日本和俄罗斯死磕。而德国英国也希望俄罗斯和日本可以两败俱伤,这样他们呢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也在双方煽风点火。在多方的利益角逐之下战争爆发。表面上看俄罗斯占尽了优势。但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俄罗斯方面被日本完败。日本因此步入列强行列。而俄罗斯也因为战败使得沙皇统治出现动摇。



再后来二战爆发之前以俄罗斯为主体建立的苏联为了自己所谓的“东方战线”策略开始侵略芬兰。苏联无理的要侵吞芬兰的土地。而芬兰由于背后有英法的支持显然不会答应苏联的无理要求。所以苏联悍然对芬兰发动战争。而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苏联方面出动了近120万人的部队攻打芬兰20万人的军队。而且苏联方面坦克飞机火炮等装备更是碾压芬兰。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苏联还差点没打赢芬兰。最终结果就是苏联惨胜。整个“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伤亡十万余人。而苏联方面伤亡近四十万人。苏联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才堪堪击败弱小的芬兰,而且还付出了数倍的代价。说俄罗斯人不善战都是好听的。



而后来二战爆发。苏联这个侵略者摇身一变成了反法西斯战线的捍卫者。虽然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整个二战中德国几乎是吊打苏联。苏联和德国的战役中几乎每场战役下来苏联方面的损失都是德国的数倍乃至十数倍。整个二战过程中苏联没有哪怕一次正面击败德国的记录。和勇猛善战的德国人比起来斯拉夫人简直就是不堪一击。说俄罗斯人善战这恐怕连自己都骗不过去吧。所以说“战斗民族”只是个笑话罢了。“尚武但不善战”才是俄罗斯人的标签。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关注支持一下 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书


这是一个国家上升期体现,国家崛起说白了是人的觉醒,战争的胜利更是以人为决定性因素的,日本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才上演了击败沙俄的壮举。

以下几个原因最为重要

第一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日本很早就对俄国垂涎东北的野心有充分的认知,尤其是发现俄国有染指其大陆跳板朝鲜的企图,这明显伤害了日本的利益,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来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

第二外交牌打的得心应手,反应了日本人开眼看世界以后,把东方智慧和国际大环境结合的非常好。1903年和俄国的大仇家英国结盟,一举解决了国际上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毕竟实力才是公理,反衬着虚弱的大清麻木无知,必将灭亡。

第三军国主义盛行下的将军和士兵确实能打。陆军的乃木希典大将和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东乡平八郎,都是卓越的指挥官。尤其是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迎击俄国大名鼎鼎的波罗的海舰队时,冒着巨大风险,在敌旗舰射程之内,竟然毫不犹豫地来了个“舰前大回头”,为的是摆出能占据绝对优势的“丁字战形”,为此,东乡乘坐的旗舰“三笠号”被敌方击中40多发炮弹。但是这个阵形,配合后来变换的“Z字战形”,为联合舰队取得绝对胜利奠定了战术基础。从海战结果来看,老大帝国的庞大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加上远东舰队),在两天之内被日本的联合舰队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日本舰艇被击沉3艘,阵亡117人,伤583人;俄国被击沉16艘,自沉5艘,被俘6艘;阵亡约5000人,伤约6100人。

这里并非歌颂军国主义,而是用数据说明有精神加持的军队才有战斗力,用的好保家卫国,用的不好就变成禽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