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我這幾天瀏覽網絡文章,發現“李世民有鮮卑血統,李唐皇室不是漢人

”的論調頗有市場。筆者今天得空,從血統、宗法制、文化認同感三個方面入手,淺議李世民家族是不是漢人的話題。

李淵的父親,名叫李昺(念:餅)。李昺的父親,名叫李虎。李虎乃是隴西李氏後裔,李淵的父系血統,出自漢族隴西李氏,這是沒有疑問的。

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獨孤信的女兒。獨孤信是史上最牛老丈人,他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北周明敬皇后,隋朝文獻皇后,大唐元貞皇后。元貞皇后就是李淵的生母,她的皇后名號是兒子追封的。

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獨孤信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獨孤信的祖上,是匈奴獨孤部落的酋長。獨孤家族是匈奴大姓,是典型的遊牧民族。南北朝時期,獨孤部落與鮮卑部落長期聯姻。潛移默化之下,獨孤部落就成了鮮卑化匈奴人。李淵的母系血統,來自匈奴獨孤部落。

從生物學上來講,李淵身上有一半匈奴血統,這是沒有疑問的。問題的關鍵是,漢族人的宗法制,只認父系血統,不認母系血統。只要父親是漢人,就算他的母親是外星人,這個人也算是漢族人。李淵雖然父漢母胡,但是符合漢人宗法制唯父系論,是如假包換的漢人。

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淵是如假包換的漢人,李世民的父系就是漢族血統。李世民的母親太穆竇皇后,乃是竇毅的女兒。竇毅自稱出自扶風竇氏,其實是鮮卑紇豆陵改姓而來。李世民的母系血統,來自鮮卑。李世民有一半鮮卑血統,這個也沒有多少爭議。

李世民雖然也是父漢母胡,但是符合漢族父系傳承的宗法制,是個如假包換的漢人。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唐高宗身上。長孫皇后是鮮卑皇族拓跋氏後裔,李治也是父漢母胡,但他就是如假包換的漢族人。

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太穆皇后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說了血統和宗法制的話題,再來說一說文化認同感的問題。李淵出生在長安,李世民出生在武功。李唐皇室的子孫,遍佈華夏各地。李家的子孫,無論身在何方,都以“隴西狄道”作為自己的籍貫。

舉個例子,李世民的親生女兒,也是程知節(程咬金)的兒媳清河公主。清河公主的墓誌,就寫著“公主諱敬,字德賢,隴西狄道人也”。

再舉個例子,李世民稱帝之後,下詔修撰《氏族志》。李世民特別強調說:“朕之本系,出自柱下。”

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再舉個例子,《資治通鑑》記載,唐高宗稱帝之後,下詔追封《道德經》作者李耳為“大唐太上玄元皇帝”。李治還撥款修建朝元閣供奉李耳,並且設置官吏,派駐軍隊保衛朝元閣。

李耳是道教的道祖,他在周朝的時候,擔任柱下史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中央圖書館館長)。李世民說自己是柱下子孫,就是認同“隴西李氏,柱下家聲”的郡望文化。李世民自認是李耳的後代,李家子孫以“隴西狄道”為籍貫,就是在文化認同感方面認同自己是漢人。

唐高宗追封李耳為皇帝,是以子孫的身份追封祖宗。李治雖然追封祖宗老子為皇帝,但是特別強調:“玄元皇帝的祭祀規格,依照文宣王廟執行。”

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文宣王廟裡面祭祀的人,是萬世師表孔聖人。孔聖人的是漢族文化的標杆性人物,李世民家族尊崇孔聖,即便是祖宗的祭祀規格,也不敢超過孔聖人。由此可見,李唐皇室的骨子裡,也是認同儒家文化。

唐朝的時候,三聖並尊。除了朝元閣的玄元皇帝和文宣王廟的孔聖人之外,李唐皇室還讓武成王享受同等祭祀規格。周朝的姜子牙,被李唐天子追封為武成王,並且設立武成王廟。

從血統和文化認同感入手,論證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族

姜子牙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玄元皇帝、文宣王、武成王,三位享受李唐最高祭祀規格的聖人,都是漢文化的代表人物。李唐皇室尊崇他們,足以見證李唐皇室對漢文化的認同感。

李唐皇室父系血統來自漢族,在宗法制上符合漢人定義。李唐皇室在文化認同感上認同漢文化,在文化認同感上符合漢族定義。由此可見,李世民家族是如假包換的漢人,李唐王朝就是如假包換的漢人建立的朝代。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