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捅了他一刀,临死才知道后悔了

导读:早年,董卓曾经是他的下属,后来因为董卓违抗军令,本应受到处分。结果,他网开一面,放了董卓一马,但是,董卓却不念恩情,记下了这笔仇恨账。直到后来,董卓得势,他终究还是死在了董卓的刀下。

他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捅了他一刀,临死才知道后悔了

董卓

谈到董卓这个人,无论是正史里记载,还是老罗先生的三国演义描述,他都是一个人人喊骂、人人唾弃的负面人物,他这一生罪恶无数,杀人无数。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董卓这一生,我觉得“人神共愤”这个成语,再贴切不过了。历史上真实的董卓,这个人究竟有多狠,有多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正史里的记载;

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卓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

他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捅了他一刀,临死才知道后悔了

董卓残害宫女

通过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直面董卓的滔天罪孽,真可谓是罄竹难书。抢夺别人的财产,掳掠别人的老婆,祸乱朝纲,抢占宫女,奸淫公主,草菅人命。就连死人也不放过,开馆取财,惊扰亡灵。此等之恶人,人人都想得而诛之。

言归正传,回到今天的话题上,今天的主人公叫张温。东汉末年的人物,边章和韩遂在凉州作乱,朝廷下旨给司空张温去镇压贼寇,封他为车骑将军,任命董卓为破虏将军,任命周慎为荡寇将军,董卓和周慎全归张温管理。

他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捅了他一刀,临死才知道后悔了

董卓

孙坚是董卓的参军,跟随司空张温一起去奉旨诛杀贼寇。当时,司空张温有紧急要事召见董卓,让他速速过来。结果,董卓迟迟没出现,过了很长时间才过来,见到张温后,董卓自以位在他的地盘上,还对张温出言不逊,摆架子。

旁边的孙坚看见了,私下跟张温说,董卓这个人如此违抗军令,怠慢无礼,依照军法将董卓斩杀,一定要严惩,以儆效尤。张温听了孙坚的话,思考了片刻,回复孙坚: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董卓脾气虽不好,但是对付贼寇,我还需要依仗着他呀!孙坚听后说,“您是车骑大将军啊,您自率领朝廷军队,威震天下,凭什么要依赖这个目无法度的无赖董卓呢?,行军打仗,军纪第一,您这样才会有威严。就像当年的穣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一样。董卓乱军乱纪,如果您今天绕过了他,您还有何威望!”

他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捅了他一刀,临死才知道后悔了

董卓

张温仍然没有听从孙坚的劝告,放任董卓。董卓得势之后,不但没有知恩图报,反而嫉恨张温,最后张温被冤枉至死,落了个刀下冤魂。

史册上是这样记载:前温出屯美阳,令卓与边章等战,无功,温召又不时应命,既到而辞对不逊。时孙坚为温参军,劝温陈兵斩之。温曰:“卓有威名,方倚以西行。”坚曰:“明公亲帅王师,威振天下,何恃于卓而赖之乎?坚闻古之名将,杖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武者也。故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若纵之,自亏威重,后悔何及!”温不能从,而卓犹怀忌恨,故及于难。

可想而知,您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狠狠地捅了您一刀。猜想司空张温临死之时,肯定很后悔当初没有手刃董卓,以正军法,灭了这个无情无义的畜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张温这个人,优柔寡断,事无远见。如果当时统领董卓的不是司空张温,而是孙坚、曹操,任何一个人,那么董卓的头颅早已经被砍下来了。

善恶有报,罪恶滔天的董卓,最后也得到了惨死的下场,根据三国志里记载董卓死后,举国欢庆,身体也被燃了天灯。

而且特别有趣味的是董卓死后的棺材也被雷霆暴雨袭击,这也许正是成千上万个死在董卓刀下的无辜亡魂在诅咒。三国志里这样记载:

等葬董卓于眉阝,并收董氏所焚尸之灰,合敛一棺而葬之。葬日,大风雨,霆震卓墓,流水入藏,漂其棺木。

他放了董卓一“马”,董卓却捅了他一刀,临死才知道后悔了

曹操杀华佗

结语:世人皆说曹孟德疑心重、做事狠,从残杀恩人吕伯奢,到误杀神医华佗,和董卓相比,哪又算得了什么?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显得如此如此的“龌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