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永華《局部三週年》:關於新媒體運營的5條實踐建議

本文摘選之作者公眾號2017年合集《局部三週年》!


郜永華《局部三週年》:關於新媒體運營的5條實踐建議

郜永華《局部三週年》


一,新媒體運營的前提是基於流量碎片化,平臺廣告費用瘋長,商家廣告成本或者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開展的,而且隨著移動端的深入,你不做都不行,趨勢使然。

二,有些人認為,新媒體就是建公眾號、開微博、開今日頭條……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僅僅只是流量渠道,是展示的渠道,真正有用的,還是需要依靠內容。內容展現的我在之前的文章(見《趨勢:2017年的電商會怎麼變?》)中有提到過,今天在本篇想說的是,大部分的新媒體或者自媒體其實是不被人所知的,你能做的是靠時間,靠你的專業度讓人知道你,認識你,瞭解你,熟悉你,最終達成成交(見《強關係中關係弱關係,跟你有關係》)。

三,換言之,大部分的新媒體或者自媒體運營,在內容建設上,要實現更頻繁的更新,更真實的自己,更專業的形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自己籤標籤,樹立自己的影響力,進而引導讀者觀眾。影響力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是不斷的呈現,用時間來沉澱。你說你強,你說你發展的很好,OK,網上找不到,關於你的信息網絡上很少。我們之前講信息化生存,那也只是未來已來,只是分佈的還不均勻。而今天,未來已經來臨況且分佈的非常均勻,你想象一下,一兩年之後你的企業形象,你的個人形象,你或許就能明白,為什麼需要加強內容本身的建設了。

四,你也不要天真的以為你做幾場活動,媒體上發了幾篇報道你的形象就建立了,這只是在做夢,讀者很快就忘記了你是誰?這涉及品牌問題了,你得持續的在讀者面前晃悠,時間一長,別人自然會記得你,當然,晃悠的同時如果再能互動,你們的關係就會更好。

五、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號都只是渠道,內容的整理歸納建設,呈現更真實的自己,才是王道。做企業做品牌的同學,得好好想想,也希望你認真對待。長時間的沉澱,被搜索引擎更多的收錄指向,讓消費者對於你的信息唾手可得才是新媒體運營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