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近代史上一颗耀眼的星

武昌起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接了清政府统治与共和政权这两大重要的历史进程,虽短暂,但耀眼而光辉。正是因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加速了清政府及其代表的两千多年的帝制迅速走向灭亡,同时也作为共和制的起点,使中国历史进程有了新的方向。


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武昌起义的枪声在这里响起


但是,当我们仔细翻读关于武昌起义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武昌起义的爆发,可谓意外频发,状况百出,最后颇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

在湖北武汉一直积极策动革命的,是同盟会的两个分支——共进会、文学社。他们在武汉不断的发展会党,积极筹备革命。而驻扎在此的清军,则是当年张之洞练成的新军“自强军”,但是此时清军的将领多是腐败无能之辈,更为重要的是,共进会、文学社将革命的思想慢慢的渗入到这支武昌新军内部,而且多以基层干部为主,会众多大3000余人。简单来说,革命军形势一片大好,要等的只是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则是被一连串的意外生生的创造了出来。

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起义军用过的“铁血十八星”旗


意外:打草惊蛇的“南湖炮队”事件

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武昌新军约两个团被调往四川。眼瞅着武汉镇守的兵力大减。革命党人觉得时机已到,秘密约定举事事宜。并决定将起义日期定为1911年10月6日,同时将作战计划悉数下达,大家静候10月6日的到来。然而,意外发生了。

1911年9月24日夜,武昌新军驻扎在南湖的炮队里发生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也仅仅就是因为几名士兵和长官的一点矛盾。虽然事情不大,但是结果却对革命军很不利。新军的主要领导人瑞澄和张彪,除了处置了这几名士兵外,还把所有新军(除了执勤的)的武器弹药,集中管理,统统锁到了楚望台军火库。另外,也不知道是走漏了风声,还是瑞澄等人有所察觉,突然下令新军换防。也就是说,革命军起义所需的武器、人员,都出了意外。无奈,

革命军只得将起义日期推迟十天,也就是10月16日


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意外:突如其来的爆炸

当众人静静等待着10月16日到来的时候,另一个意外发生了。1911年10月9日,革命军领导人之一孙武,在秘密据点研制炸弹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爆炸

。爆炸不仅造成革命军人员的伤亡,更为严重的是,闻讯赶来的军警不仅拘捕了该处部分革命党人,而且还查获了革命党名单

名单在手的瑞澄,决定彻查这批乱党份子,一方面严禁不同营队的士兵互相走动,另一方面更是豪言,要按照名单搜捕革命党人。这一举措,使得人人自危,恐怖气氛笼罩了整个武昌城。


意外:等不到的起义信号

在这种关键时刻,起义军决定不能再等,提前起义。约定好当晚十二点以南湖炮队的炮声为号,城内外起义军听闻炮声,则同时起义。可是,到了晚十二点,起义军苦苦等不到南湖炮队的炮声,原因是南湖炮队戒严,出入都很困难,起义军的这一命令无法送到南湖炮队内部的革命党人手中。无奈,计划只能再一次搁置!

然而,清军却在缉拿革命分子上,又取得了进展。因爆炸案被拘捕的革命党人刘同,叛变革命,将革命党人秘密据点、机关、人员统统说了出来。不少革命党人被拘捕,随即被处决。

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此次被处决的三位领导人


意外:不在计划之内的枪声

革命党人的相继被抓、遇害,使得起义军心急如焚。为防迟则生变,工程第八营起义召集人熊秉坤,决定不再等待迟迟不到的起义信号,而是和同营的起义军约好,以枪声为号,相约举事。

1911年10月10日晚七点,工程营的一名排长在查寝之时,发现一名士兵抱枪而卧,立马怀疑其有造反的嫌疑。于是,这位排长前去缴枪,双方起了冲突。同寝室的一位革命军士兵-程正瀛,在帮忙的过程中,开枪结果了这位排长。就是这一声枪响,拉开了武昌起义的序幕。大家听到枪声,以为就是约定好的起义信号,四方涌动,大家纷纷冲出营房,开枪、放火,响应起义。而存放武器弹药的楚望台,不经意给毫无组织的起义军一个方向,各路起义军纷纷汇合于楚望台,夺取武器弹药。

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各路起义军纷纷涌向楚望台


自此,起义军以吹枯拉朽之势,夺取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武昌起义的成功,原因有很多,小编不一一列举。只说一点,得民心者得天下。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早已失去了民心,再加上新思潮的涌入,大家都想早日脱离清政府的统治。绷紧的神经,等待的只是一个机会,尽管这个机会来的意外连连,但只要开端一起,革命之势就会如同江水一下,奔流向前。


武昌起义—意外造就的历史

纪念武昌起义的浮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