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學生在老師眼中根本不存在時,那才是孩子和家長最大的悲劇。家長朋友們覺得說是這樣嗎?

張藝黃岡


雖然我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目前孩子也才四歲。但如果我的孩子以後長大在老師眼中不存在,我確實會很難過。

這肯定警示著我家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眼中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會被老師這麼對待呢,按理是老師看每個學生都是公平公正的,而老師對待我的孩子確實不管不顧了相當於放棄了。要麼是我的孩子太淘氣不聽話跟他對著幹要麼就是成績永遠都是墊底怎麼教都無濟於事,說白了就是爛泥扶不上牆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當家長的可能惹怒老師了。

如果是我遇到以上的情況導致我的孩子在老師眼裡不存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換個環境換個學校了。光只覺得悲哀也不是辦法啊,難過心情不爽但也只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或許也有家長請老師吃吃飯送送禮啥的,但我這人比較軸,不喜歡搞那些名堂。我只分析好原因,是我孩子的原因我就去糾正孩子是我們家長的原因以後我們儘量改正。但是這個老師我是再也不想見到了,因為他不直接跟我溝通就漠視了我的孩子,我想此老師也沒必要我去跟他費口舌了。 當然如果他之前有跟我溝通過孩子的問題,我覺得就不會發生他眼中看不見我的孩子的這種情況。

以上純屬個人片面的觀點,不足之處請多見諒。


豆媽小薔


其實,我不想說,我也在放棄一個孩子!一個我曾經最喜歡的孩子,在此稱之為A吧!A坐在最前面的位子,一次,班裡有個孩子調皮,我就把這個調皮的孩子和A換了位子,晚上下班後,A的媽媽還發微信詢問園服的問題,因為我不是班主任,所以不太清楚,就回復她說明天告訴她。第二天到園裡問清楚後我就趕緊回覆她信息。等到她諮詢完她想知道的事情後,立刻問我為什麼前一天給她孩子A調位,我解釋了原因,她立刻就指責我說:“你憑什麼這樣調座位,一個班那麼多孩子憑啥就調她家孩子,說孩子回家後不停地說自己不知道犯啥錯誤了。”我給她解釋說在調座位時說了原因!她說我家孩子要是能理解,就不是孩子了,並說要投訴我,說我態度不好……我說你家孩子乖巧聽話,我自打接手這個班最喜歡就是她,平時不管啥都想多給她點,你為什麼看不見老師對她的好呢?A媽媽說你們對我孩子好是應該的,我交錢給你們了!我的心瞬間涼了,那天我哭了一天。孩子們再惹我生氣,我也只是氣一會兒,過會兒就好,不跟孩子們計較。可是家長的話是真的傷人!你做的再好在她們眼中都是應該的。如果她一開始就直接來鬧,我該佩服她是個直爽的人,關鍵是需要我幫她解決問題時笑眯眯找我說話,問題一解決,立馬翻臉,這種行為……我其實好想問問她們,馬馬虎虎應付了事跟真心實意關愛孩子有沒有區別?為什麼非逼得老師不敢靠近你家的孩子呢?


歲月靜好65034


當一個教師對孩子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這對於一個孩子的確是一個悲劇。

我有一個同事就曾這樣對待過一個孩子,最後把這個孩子逼得退學了。事後,雖然他曾無限後悔,但也最終於事無補了。對這個孩子的傷害就像臉上的一塊傷疤,讓他好後悔。

那本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學生考試遲到,被老師說了幾句,那個學生當時一轉身就回家了,找來了家長。

家長也不問青紅皂白,到了辦公室裡開口就罵孩子的老師,還逼著校長要求這位老師向他孩子賠禮道謙。別的老師看不下去,與那位家長理論了幾句,那位家長似乎得了理,絲毫沒有退讓的意願。

那位老師被逼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向那位同學說聲對不起,家長仍然不依不饒,非要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學生道歉,否則就到教育局上告。

家長這個要求,連校長都被逼得無言以對,轉身走時,對那位老師說:“小王(他姓王),你妥善處理一下吧!”

王老師被逼無奈,說:“走!我去教室道歉!”

到了教室門口,驚人的一幕出現了。那位家長和學生趾高氣揚地站在教室門口,老師突然彎下腰,大聲地對那個學生說道:

“你是大爺!大爺,我錯了,我對不起你!”

全班同學目光全都盯著教室門口這一幕,開始還是喧譁吵鬧,隨著老師一聲響亮的“大爺”突然變得異常安靜,安靜得幾乎能聽得見心跳的聲音。同學們望著那位刁難老師的學生,目光裡含著憤怒、鄙夷!

那位家長也突然覺得自己有了一些過分,推了那學生一把,示意他進教室,自己也無趣地離開了學校。

從此那個學生在教室裡不僅失去了王老師的關心,其他老師也因懼怕他的家長而視他為無物,所有同學也都遠離他,不願和他玩了。他在學校裡成了實實在在的孤家寡人,連一週都沒有撐下去,就輟學回家,再也不來上學了。

我同事王老師每每回憶起來,語氣裡常充滿自責,後悔不迭,雖然家長不講理,但是自己的處理方式實在太過簡單、魯莽,就這樣毀了一個孩子,實在不應該。

所以說,遇到事情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地與老師溝通,別最後找回了“面子”,失去了“理子”,那就太不明智了。作為老師,也要學會剋制隱忍,因為你的一時衝動有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青衫李探花


我兒子班主任也在排擠我兒子。比如數學英語考試我兒子得第一名,同學都很佩服他,然後語文也考試了,剛好我兒子也是第一名,班主任就不報成績,試卷也遲遲不發。下次考試我兒子不是第一名,她就特別表揚考一名的同學。還讓每個同學在試卷左上角寫上最高多少分,最低多少分,然後讓家長簽字寫評語。這樣的事發生了兩次,後來我就在試卷上寫評語“沒有考第一你也是最棒的,你已經考很多次第一,給其他同學留點機會”後來班主任再也不敢這麼做了。不管班主任怎麼出花樣,我兒子成績一直很好。這個學期我兒子還進步了!期末評選三好生,得了37票,只有兩個人沒投票給他。


美儀lever9


女兒今年四年級了,這次期末考試後學校開家長會我沒有參加;女兒最後一天領通知書,結果沒有成績也沒有發新書,女兒問老師要,老師說開學再給。一聽孩子不知道什麼成績也沒有發新書,我就給老師打了個電話,問她能不能把孩子卷子發了,問她孩子考了多少分,她說不知道,我當時就很氣憤,就說孩子上了大半年要個成績就那麼難嗎?結果她說怪我沒來開家長會。我也有發短信給她請假,她說我請的晚了,最後在我一直要求下,才說讓孩子去學校拿;結果孩子去學校她就刁難孩子,讓孩子站在講臺上半個小時,還把孩子痛批一頓,孩子委屈的哭著給我打電話說老師說她了,我說去找她們校長孩子害怕不讓我去。這事一直在我心裡懸著,不知道開學這老師會不會繼續刁難孩子,我在考慮要不要找學校反映一下,或者給孩子調一個班級,大家有沒有合理化建議,謝謝了!


中嶽一景


十多年前,因為區劃調整撤鄉並鎮,我所在的鄉中很快也以教育佈局優化為由被整體併入鎮中了。

到了鎮中後不久,我便發現了一個“奇人”。

說他“奇”,其實是取貶義的。奇在什麼地方呢?我聽鎮中的老教師說,他從二十來歲開始,連續十幾年,一屆不落,被各屆學生背後稱為“老牛屎”。

這個侮辱性的綽號一方面是因為他姓劉,學生取其諧音;另一方面,學生是打心眼裡看不起他啊!

我一開始,受第一印象影響,對他的觀感也不好,平時不怎麼接觸他,頗有點敬而遠之的意思。但是時間一長,幾個月接觸下來,我發現他這個人為人憨厚,脾氣很好。為學生不敬他也不放在心上。所以,我當班主任的時候,就聘請他做了本班科任老師。

但是,不管我怎麼在班上強調,不允許學生對他不尊重,學生們還是沿襲了“光榮傳統”,暗地裡稱他“老牛屎”!我很惱火,就把幾個班幹找來分別談話,結果,他們居然沒有一個人說劉老師的好話!

一是說他上課口齒不清,咕噥咕噥的聽不清楚在講什麼,這還能忍受,最不能忍受的是他“目中無人”,上課從來不看學生,只是自己一個人在那裡講。下面有學生不聽課,他也不管,鬧得不像話了,就拿教鞭猛敲一下桌子,倒能把人嚇一大跳。但時間久了,學生們便又拿他不吃勁了。

最關鍵的是,他“心中無人”,一個學期下來,全班學生能叫得上名字的沒有三兩個,每節課不帶點名冊,根本不認得誰是誰!

學生們都是很敏感的,老師不把他們放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當然也拿老師不當回事啊!

我找了個機會,單獨找劉老師談心,委婉地提到這件事。他十分委屈,他說自己有嚴重的臉盲症。同事還好,人數不多,經常在一起,逐漸記住了,一開始他也是被同事誤會的,說他傲氣,看到熟人也形同陌路。事實上,他很難辯認清楚臉型,人名與人對不上號。

他這麼一說,我倒也理解了。因為我自己可能也是輕微的臉盲症。電視裡的明星,但凡特點不鮮明的,我基本上人與名對不上號,每回看電視都會被老婆嘲笑。路上遇到熟人,總是對方先叫我的名字,而我竭盡全力也想不起來,只能附和對方的話題尬聊一番。

說這個故事,其實想說,有時候,學生在老師眼裡不存在,並不一定是老師冷漠,可能是老師真的分不清誰是誰。

除此以外,老師刻意冷落學生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1,被學生或其家長深深傷害過,情感上轉不過彎來;

2,教師期待心理太重,有明顯的偏心之舉,只看到自己喜歡的學生;

3,對教師職業缺乏基本的熱愛,連帶對學生不屑一顧。

但不管哪一種原因,對學生來說,一旦感受到老師是冷漠的,他們就會像刺蝟一樣用滿身的刺把自己包裹起來,與老師互相傷害。


劍客談教育


這種情況有,但很少,估計以後會增加。八十年代初,我在省重點中學念高中,因為十五六歲逆反期,又遇上一個工作狂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離婚。我們背地裡叫她“馬列主義老太太”。她的管理十分嚴格,甚至奇葩,比如下午自習課把學生鎖在教室裡學習(因為重點高中的學生都是全市各初中年級前幾名,老師不用擔心他們浪費時間上課搗亂);比如夏季中午不讓午休強制補課等。我們有幾個同學很反感,逐漸產生厭學情緒,成績下滑。有一次,上午最後一節課,她坐在教室門口,拿全班花名冊,一個一個點名,到教室門口給她背誦英語課文,背不下來不讓放學。下課鈴聲響了,全班同學都被叫去背誦過,怎麼沒有點我名字?我心裡那個樂呀!老師漏掉我了!說起這事兒,我高興了好幾年。自那時以後,我成績更是下滑的很,老師也沒怎麼批評過我。原本全國重點大學(現在的985)的名次,最後我只考上個師範專科學校。

直到後來我當了幾年老師,才逐漸意識到,好像哪裡不對勁?是真漏掉了我的名字?還是故意的?後來我確信她是放棄我了,因為我在她眼裡已經“不可救藥”。

我當班主任時,有時也會在放學後留幾個學生在教室裡補課,七八點感覺晚了,擔心安全,就挨個把學生送回家,順便家訪一下。多數家長感激熱情,要留我吃飯(就是玉米粥鹹菜一類的)。有一個家長劈頭蓋臉就埋怨上了:“你這老師怎麼回事兒?幾點了還不讓孩子回來?”我心裡那個委屈呀:我下班後義務給你家孩子補課,餓著肚子,還安全送回家,竟然落這麼個結果?送完最後的學生,我幾次晚上九十點鐘餓著肚子,一個人灰溜溜騎車回家,一個人灰溜溜地和吃夜宵的人在地攤上吃我的晚飯—一碗麵。

後來,這樣的學生和我頂嘴,拒絕學習,成績上不去。我也反思原因,家長罵著我、學生恨著我,我熱臉貼涼屁股,欲哭無淚呀!心想:算了,五六十個學生,這個就天天裝看不見吧。

這是三十年前的事兒,現在教育被詬病,教師地位低,動不動就會被家長告,又是道歉,又是處分的,越來越多的老師產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被老師“視而不見”的學生只能增加。


小城阿Q


我就最害怕這種情況。三年級女兒學校全部重新分班。老師說這個班是差生的集合班,女兒的成績雖然在全年級排前幾名,但並不妨礙班上的成績是年級最後一名。老師很盡心在教,但差生的確太多,班上同學的家長大多不負責,總認為孩子在學校就是老師的事情了。老師也很無奈家長的不配合。象英語老師教整個年級六個班,這個班差得不象話,英語老師哪有這麼多精力一個個去哄著學生學習?自然哪個班的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高,家長又配合,老師就會對哪個班更盡心。我著急呀,我害怕這樣長期下去,差的就更差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女兒想保持成績太難了。我無權去批評不負責的家長,我只能叫女兒週末叫上幾個同學來家裡給他們補英語,每天的英語作業做為英語科代表的女兒都會在班級微信群裡提醒同學做作業。這樣堅持下來,家長也不好意思了,英語老師也挺感動的,女兒輔助英語老師的教學,現在的英語作業全班都會準時完成,學習氣氛是越來越好,班上不少同學喜歡上了英語。我終於鬆了口氣。


平淡歸真心隨自然


兒童時期,有一個冬天的下午,我看看南邊的太陽似乎一直在正南邊,以為上課還早呢,那天我上學遲到了靠2個小時,我反思,為什麼太陽明明在正南方,而時間卻已經下午3點了呢?當時的老師把我惡訓了一頓,老師還在同學面前嘲笑我是"夢呆子",幾十年過去了,自己做了老師,偶爾回憶起這段兒童時期的遭遇,內心隱隱還會痠痛,那時候幾乎失去自信,尊嚴,信心,如果當時的老師多一點人文關懷問我"你是怎麼想的?" 我可能會告訴老師我的疑惑:"為什麼冬天的太陽看上去轉的慢些?","為什麼冬天的太陽總是在南邊升起,落山?"等等創造性的問題,但是我很失望因為我遇到的是粗魯的老師,他並不懂教育,缺少應有的人文關懷!如今,體罰,有償家教少了,國家給學生的人文關懷提高了,譬如:伙食,健康等,但是教師對兒童的人文關懷似乎不多,面對留守兒童,單親孩子,轉學異地讀書的孩子,問題兒童,冰冷的世界不是教育,大家一起來提倡人文關懷吧!為了孩子,救救孩子吧!


風鈴213030324


我擔任班主任30多年,班級的學生都是七八十個人,在我的眼中可有可無的學生很多,我沒有放棄他們,這種說法我不同意。

老師為了班級的工作,要創建優秀的班集體,大部分精力用在差生身上

從早晨到校,第一項工作就是檢查家庭作業,總有那麼幾個屢教不改的學生,老師要問原因,做工作,甚至帶到身邊補作業。

上課了,經常遲到的還是這幾個人,老師要問清原因,做工作,家訪。

上課了,說話,做小動作,不聽講,不寫作業,違反課堂紀律的還是這幾個人!

下課了,胡打亂鬧的還是這幾個人,說不定什麼時候給你桶個漏子,老師啊,心裡成天裝著這幾個人,下班回到家裡也在想:這幾個孩子怎麼做才能變好呢?連晚上做夢也是在跟他們談話!

為了做好班級工作,老師要充分發揮班幹部小助手的作用

一個班級的班委會幹部,大都是班級的好學生,是學生中的標兵。他們也是孩子,也有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要找他談話,指出他的缺點,教給他工作方法,鼓勵他管好自己,做好同學們的榜樣,要協助老師做好同學們的工作。

做好小幹部的工作,當班主任不在的時候,他們就能各負其責,班級工作還能井然有序地進行!

中游的學生佔了班級的絕大多數

一個班級七八十個孩子,好學生和差學生有30個人左右,剩下的大部分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好!按時完成作,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沒有什麼突出的愛好,從不惹事生非。老師教他(她)幾年也沒有找他(她)談過一次話。

這部分學生在老師心目中”可有可無,”但老師沒有放棄他們!

他(她)們是老師的學生,聽老師授課,老師給他批改作業。表現好的老師要表揚,要鼓勵!不好的地方老師要批評教育。

在老師眼中,一個班級不管有多少個學生,都是他的孩子,在學校裡出了任何問題班主任都脫不了干係!只是有在孩子身上下的工夫多少之分!好學生差學生老師花費的精力比較多,和老師感情比較深,畢業後回學校看望老師的比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