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我在偏遠鄉鎮工作,和媳婦的矛盾就是我所謂的關心不是關心?

該用戶正在扶貧的路上


其實,從某種角度,非常理解您的感受呢!我自己也跟您有過一樣的困惑,但是不同的是,您考慮更多的是媳婦,而我,更多的是父母。

我自己自大學以來一直在廣州,後面工作創業再就業,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廣州呆了有八九年了。但是不得不面對的是,家中父母年事已高,我們家三姐妹都嫁到了其他城市,父母身邊無人照料。家裡的親戚紛紛指出讓年齡最小的我要考慮回到父母身邊,回去家鄉發展,而母親也曾為此哭鬧過好幾回。



我非常幸運的是,父母畢竟還暫時不需要人完全貼身照顧,而且父母也慢慢更能理解我在外工作的用意,不再屢次為我是否回去家鄉發展而爭吵,而我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思考。

對於來自四五線城市尤其是農村窮苦的孩子而言,的確,因為異地無法很好平衡家庭與事業是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

但是,我認為這也一定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吧!以下是我對於這件事情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 擺平自己的心態

龍應臺說:“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在我自己與父母關於是否回鄉發展的這場拉扯中,我的父母最終先妥協了。然而在無數次節假日回家後返回廣州時,父母那佇立在家門口目送我直到看不到背影的樣子一次次刻上心尖。

我猛然意識到,其實,在這場拉扯中,誰贏了都不是勝利,因為這裡麵包含了我們各自的那抹私心。

說好聽了,自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給父母更好的生活,但是往深一層次想的確我自己也不想重新回到家鄉適應這裡的節奏,更不願意不闖一番事業就回去,感覺到非常沒有面子。



所以,對於您來說,我想多少也有類似的感受。如果我們還沒能把家人接出去,那隻能說明我們的事業沒有太成功,而且我們也不甘心就此放棄。

這個選擇的本身的確有自私的部分,而且可能不少,所以,我們首先一定要擺平心態。我們選擇了外出工作,為的更多是滿足自己,不要把這個責任推給家人,所謂的“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為了你”的話語和心態都是不可取的。

2. 建立對方的安全感

在我對自己的選擇有了一定的瞭解後,我的確還沒有辦法馬上回去家鄉,甚至我還是選擇了自私一些,留在城市。

但是,與此同時,我也在做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為父母建立更多安全感。比如隔幾天就和母親視頻,比如每個月一定回家一趟等。

如果您的媳婦指責您不關心她,那麼明顯您給予她的安全感是不足的。設身處地,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作為一個女孩子嫁給了一個在外地工作的男人,婚後不久就要奔去縣城工作,聚少離多,你的感受是怎麼樣的?你希望對方怎麼關心你或者,什麼樣的動作、語言會讓對方覺得被關心呢?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需要去做的。

很多情侶因為異地會分手,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說得太多,做得太少,對方生病了,在身邊照顧的不是你,對方遇到開心南難過的事情,第一時間給你打電話,可能你正在忙。

那麼針對這些現象,該如何來補救呢?這是我們要去觀察、溝通並且去行動的。

3. 做長期規劃、理性選擇

其實,異地這個問題,不過是誰遷就誰的問題,我並不贊成一直異地的狀態。不論是我與我父母還是情侶之間,這種狀態可以是暫時的。

所以,這就需要雙方多加溝通,瞭解彼此的需求自己彼此看重的點,這樣才能做出更理智的選擇。

而且,這件事情也是需要進行規劃的,不論是父母、媳婦去大城市生活,還是自己回去小鄉縣工作。我們都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準備。

如果父母媳婦出來大城市,房子和金錢這塊該如何解決,入股回去小鄉縣發展,職業方向又該如何來定位,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進行規劃的。

如果說當前階段,還沒有那麼急著要搬到同一個地方,那麼可以為共同生活來共同奮鬥,分離只是暫時的,在努力的同時,珍惜當下,珍惜彼此非常重要。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小的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啟發,其實,關於家庭平衡以及異地工作這個問題,我想也是困擾很多人尤其是剛成家正在立業的這批人的問題,你們又是如何來思考決定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