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的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曾有人在考场被活活冻死!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读书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而我国历史中很多人都是有着同样想法,在我国明朝与清朝的时间科举制度是最完善的时候,也是最为严格的时代,当时社会的读书人为了自己可以出人头地,拼了命都要参加科举。

明朝与清朝的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曾有人在考场被活活冻死!

当时在我国古代乡试每三年一次,每一次要考九天需要考三场,每场需要考三天。当时的会试也是每三年考一次,又叫“春闹”,同样的也是需要考九天,与乡试一样,都是连续考三天,每天考三场,而举办科举考试的地方就是在贡院。

顺天府贡院的建设两边是按照千字文排序的号舍,而远处就是用来监考的明远楼。晚清的广东贡院,读书人参加科举的时候,除了他们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在贡院考试的那九天,也会面临他们人生的一道生死大关,而有的人熬不过去就会在考场上熬死自己。

明朝与清朝的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曾有人在考场被活活冻死!

在1463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会试的第一天,顺天府贡院突然着火,被锁在考场的两百多名考生当场就烧死了九十多个,当时明英宗给每一位死者都发了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后来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再一次发生,内阁首辅张居正上书皇帝,将贡院的木板房改成了砖木结构,增强了防火性,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明朝与清朝的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曾有人在考场被活活冻死!

到了1864年,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停止了十三年之久的江南乡试重新开始考试,当时本来就应该八月份就举行的开始,但是由于贡院整修延迟刀了十一月,正好赶上了大雪纷飞的天气,当时就有数十位体弱的读书人被活活的冻死。

明朝与清朝的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曾有人在考场被活活冻死!

而当时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这种惨烈状况的读书人来讲,本来要平稳的度过三场九天的考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按照当时的制度,乡试一共是要考九天六夜,而在这些天里面,考生的吃喝拉撒都在一个非常小的学舍里面,在面积差不多一平方米的空间里面要完成这些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明朝与清朝的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曾有人在考场被活活冻死!

尤其是江南等地区到了八月份左右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的热,而放置于号巷尾部的粪桶在这种天气下会散发出非常大的臭味,这股味道非常强烈,会严重影响到考生的发挥。

明清科举考试非常的严格,想要成功怎么会那么简单,极其少数的人可以成功考取功名成为人上人,但是更多的是考试失败,白白将二三十年的时间浪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