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磚瓦殘片中“邂逅”京師倉

渭南日報 記者呂佳實習生程宇婷文/圖

“瞧,千萬別小看腳下這些瓦片,它們可是從2000多年前‘穿越’而來喲!”

7月1日,在華陰京師倉遺址,華陰市文化和旅遊局(文物局)文物股股長徐浩告訴記者,地面上散落的這些碎片大多是漢代及更早時期的歷史遺存,它們當中有紅陶、繩紋板瓦及瓦當和地磚殘片,質地多樣,種類繁多。通過部分殘片仍可依稀辨別出器物類型。這裡不僅儲糧、運糧,還是官兵駐守和居民生活區域,這一片片殘缺的瓦片將京師倉曾經的繁榮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磚瓦殘片中“邂逅”京師倉

遺址出土的“與華相宜”瓦當

京師倉,又名“華倉”,位於華陰市岳廟辦段家城村北,雙泉村南邊的二級臺塬上。據記載,西漢武帝時,首都長安人口驟增,所產的糧食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因此不得不考慮從關東水路調運一批糧食供養首都長安。京師倉,就是漢武帝時期建造的為京師長安儲存和轉運糧食的大型糧倉,關東供給京師的糧食,都必先集儲於此,然後運往長安。

據考古發掘資料記載,京師倉始建於西漢武帝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地處渭河、洛河流入黃河的三河口,南依華山,北臨關西大道,山河表裡,地勢險要,一面依山,三面為崖,是古代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也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和最完整的國家糧庫遺址。

在磚瓦殘片中“邂逅”京師倉

遺址現狀

倉城內原有儲存糧食的糧倉,房屋周圍有滲井、蓄水池、用於生活的窖穴、水井、燒製磚瓦的窯等。遺址內共有6座糧倉遺址,均分佈於倉城內北部偏西,比較集中。其中以一號倉遺址為代表,分三室,其餘均為兩室。房屋共分東西向和南北向2組,面積818平方米。另外有陶窖3座、窖穴5座、水井2座等。

在磚瓦殘片中“邂逅”京師倉

群眾耕作清理出的部分陶片

倉城城牆沿崖的走向圍築,大致呈長方形,經實測,東西長1120米,南北寬700米,面積為78.4萬平方米(據最新考古調査結果,其面積遠大於此)。在調查和發掘京師倉遺址時,發現地層堆積大致可分為三層,最下層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層,第二層是戰國時期文化層,最上層是漢代文化層。在倉城內採集過多件印有“寧秦”戳印的磚,證明京師倉的前身為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設立的寧秦縣故址。根據考古發掘情況和出土遺物分析,倉城系漢武帝時期在原寧秦縣城遺址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倉城廢棄的下限大致在東漢初年,關於廢棄時間和原因,從考古發掘資料來看,並非毀於西漢末年戰爭,而可能是因為漕渠淤沙過多難以使用、東漢都城東遷洛陽等原因而被廢棄。

京師倉的位置選擇有何講究?《漢書·溝洫志》曾有記載,漢武帝令水工“率數萬人……三歲而通”。漕渠成後,流經今臨潼、渭南、華州區,直到潼關附近注入黃河,長達100多公里,比經渭河的航運時間有明顯縮短,糧食的運輸和供應狀況迅速得到改善。運輸的增大以及從關東黃河用大船上運至渭河口進入漕渠必須換船,這就需要適當的中轉地點。選擇條件自然要便於轉運、儲存和離渭河較近的地方,京師倉所處的位置成為首選之地。

在磚瓦殘片中“邂逅”京師倉

遺址周圍散落的漢代瓦片

歷史長河已流淌了2000多個春秋,今天對京師倉的發掘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佈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師倉位列其中。遺址中發現的帶有“寧秦”戳記的磚和戰國時期鑄造兵器的陶範,建築的結構、風格,為研究華陰曆史地理的沿革提供了重要依據;京師倉建築的結構、風格對後世的建築有巨大影響,為我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增添了一項新的內容,提供了難能可貴的實物資料;京師倉遺址挖掘保存的文物有磚、瓦當、陶器、鐵器、兵器、錢幣等,是我國文物寶庫中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文化瑰寶,為研究秦漢時期的建築史、經濟史、漕渠航運史以及中國古代儲糧技術的發展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歷史資料。

在磚瓦殘片中“邂逅”京師倉

華陰老腔

徐浩介紹說,儘管京師倉從建立到廢棄時間較短,卻對華陰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由於糧倉的建立,附近的群眾多以磨面加工為業,京師倉所處在磑峪鄉,磑同“碨”,意思是碨小米的碾子,這表明倉所在位置亦是一處加工糧食的場所,這個地方才有了磑峪的名稱。由於有守倉士兵的操練,產生了華陰獨特的民間藝術——素鼓。同時,受運船號子的影響,誕生了華陰獨有的劇種——老腔。

採訪返回的路上,走在遺址周圍這些殘碎的瓦片上,似乎一下子穿越了時光隧道,腦海中那幅繁華的畫面停泊在記憶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