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要把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健康安全放第一位,審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方案。距離高考還有四個多月,高考是否會推遲?難度會降低還是提高?如果說普通人的焦慮來自於疫情,那麼對於即將高考的學子來說,疫情和高考,以及其中的不確定性給了他們雙重的壓力。

武漢方艙醫院內有這樣一位學生,“看著十七八歲,一直埋頭看書。當時沒在意,但是兩天裡我發現他一直靜靜地看手裡的書,很久都沒翻過頁,而且從來不跟周邊的人搭話。”

說話的是廣東援鄂的醫療隊隊員劉曉春,他每次交完班都會去和男孩聊一會,但是對方都只是禮貌地笑一下,很少附和他的話。直到有一天,男孩主動問他:“醫生,你會有害怕的時候嗎?”原來,這是個即將要高考的高三學生。

男孩本來放寒假在家學習,高考給了他很大的壓力,讓他很難集中注意力。現在來了方艙醫院,壓力就更大了,整個人焦慮得不行。劉曉春聽完男孩的述說,終於明白男孩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說了。高考,對很多人而言,是第二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它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現在的情況,讓很多考生充滿焦慮,這段時間該如何度過?如何做才能化解疫情和高考帶來的雙重焦慮?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考生的焦慮來自於哪裡?

隨著高考的臨近,一些家長覺得孩子變得不認識了,這些孩子就像火藥桶一樣,父母剛要說話或者沒有說話,都會點燃他們,他們的情緒隨時都會爆炸。

有時候,家長比孩子還累還辛苦,因為孩子累了還可以向家長髮火,還可以爆發出來。可是家長不敢爆發,他們的焦慮只能壓下來,在孩子面前還得小心翼翼地隱藏著,他們在心裡想著: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看到孩子凌亂不堪的書桌,家長想:幫孩子整理一下吧,書桌乾淨了能提升學習效率。但是家長整理完後,孩子回來找不到資料,馬上就開始發火。他覺得家長在給他添亂,不整理看起來很亂,但是他能找到資料。家長收拾完了,覺得很乾淨,孩子卻找不到他想要的東西了。

吃飯的時候,家長的筷子自動繞過好菜,卻主動招呼孩子:“這個菜有營養,你多吃點都是你的。”等到孩子吃完了家長再吃,以前孩子主動承擔的家務活,現在都不需要孩子動手,家長都大包大攬了下來。這些行動和改變,真的能幫到孩子嗎?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家長包攬家務,把好菜留給孩子,這些刻意的行為,讓孩子時時刻刻感到考試前的緊張。有些家長還會一直叮囑孩子,不要緊張注意身體,本來孩子沒感到緊張,但是在家長的不斷叮囑下也開始緊張和焦慮。孩子一旦陷入考試前的焦慮,那麼他自己很難從當中走出來。

如果不考慮家庭因素,孩子會不會有壓力呢?會的,面對人生重要的階段,他們的壓力來自於家庭、學校、社會和自身等多方面。如果排除家庭壓力帶給他的焦慮,依據沙利文的“焦慮傳遞說”,孩子仍然會感受到社會、同學、朋友所傳遞給他的焦慮情緒。不過,沒有了家庭的壓力,他只需化解自己該承擔的那份焦慮就好了,高考只是他自己的高考

家長不過分突出孩子在家中的重要地位,當孩子沒有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時,也不要給他巨大的壓力。孩子想要主動做家務,那就去做。雖然做家務,表面上看是在浪費時間,但是大腦得到了積極地休息,孩子的情緒會有一定的緩解。當他從學習狀態轉到了另一個方面,一段時間後,學習效率反而會得到提高。

家長把心情放輕鬆,孩子就不會在家庭上感覺到這麼大的壓力。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焦慮的真相是什麼?

衡水一中,一個像神一樣存在的學校。2017年,174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2000餘人被985大學錄取,將近4000人被211大學錄取。進了衡水一中,一隻腳就已經踏入了好大學的門檻。但是,哪怕現在受疫情影響只能在家備考,衡水一中的高三學生仍舊5點40起床,上網課做8套題。

焦慮沒有鄙視鏈,成績好的、中等的和差的考生都會焦慮。因為他們思考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成績不是決定焦慮的原因,而是他們怎麼看待自己的成績。他們看待成績的態度,決定他們出現的情緒問題。

有研究表明,各種活動都存在著動機的最佳水平,動機如果太低或者過分強烈,其實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適度地焦慮會起到積極地作用,複習的時候更專心,考試的時候更細心,會付出最大的努力。但是過度焦慮也會產生抑制作用,使考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胡思亂想,甚至對平時熟悉的公式和法則也難以檢索出來。

有的學生在考試前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一定能取得一個好成績,但是最終成績讓他大跌眼鏡。一個重要原因是考生在考試之前複習的不夠深入,所以他看不到問題。因為沒有問題,他就覺得所有的問題他已經準備的很充分,所以他毫無壓力更不焦慮。但是考試的時候問題都出來了,這些問題讓他措不及防。

還有一種與之相反,他會說複習的一般,但往往都能獲得高分。因為他複習的時候擴展了,發現了很多自己不會的問題,但在複習的過程中慢慢都解決了。他知道再深入複習仍然會有問題,所以他產生了焦慮。但真的考試,因為他已經複習的非常充分,所以他會考的很好。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當家有考生,家長要教會他與焦慮和平共處。首先,他要能夠接納自己焦慮的現狀,適度的焦慮對學習和注意力是有幫助的。他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會有焦慮,我有一點點也是正常的。”但焦慮不能過度,否則孩子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當他懷疑自己的能力時,他會產生憂慮、緊張、失眠,行為刻板、思維發呆,血壓、心率也會升高、增快。

其次,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無論在哪個學校,成績處在哪一個層次。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知識已經有了極大的儲備,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高考並不是要把別人比下去,而是要把自己的最高水平發揮出來。當孩子把自己最高水平發揮出來,就是最大的成功。

最後,教會他正確地認識高考。高考相對來說,是個比較公平的升學模式,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該得到的回報。既然高考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那就如同從17歲成長到18歲一樣自然,它是12年學習的一個總結和收穫,經歷高考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孩子能夠看到自己有多大的能量,看到自己的底在哪裡。當自己全力以赴,可以達到一個什麼水平。各種各樣的體驗,都會在今後的人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高考結束後即使成績不理想,沒有上到理想學校也不是末日來臨,帶著總結和彙報的心情,心態就會平和許多。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緩解焦慮的萬能公式

這個公式是一位美國電器工程師發明的,發明的初衷是因為他當時被領導派出去執行一個任務,這個任務非常困難和艱鉅。如果給定的日期完不成,會擔很重的責任。工程師坐臥不寧,於是拿出了一張紙,一條一條分析,最後克服了焦慮也解決了問題。根據這件事,他總結了一個萬能公式。

公式分成三步:一步一步往下做,在過程當中把憂慮消除並且找到方法。

第一步:問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第二步:如果必須接受,那就準備接受它。如果不能接受,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它?

第三步:想辦法改變最壞的情況,不讓它發生。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如果運用到實際案例,對於要上清華的學生,最壞的情況是考不上清華,要上一個清華以下的學校。第二步,如果清華考不上了,但是能夠考上本地大學,你能接受嗎?如果可以接受,就不需要焦慮了。那如果不能接受,該怎麼辦呢?

對於一些成績中下游的考生,最壞的情況是考不上大學。如果考不上了能接受嗎?選擇來年再考,或者是先工作再自考,能夠接受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接受,那是否就要想辦法不要讓它出現做點什麼呢。

在學習過程中,常會發生這些情況。比如當拿到考卷時,發現自己的錯題。你會去判斷哪些是因為理解出現了錯誤,哪些是因為表達不準確發生了扣分,還有關於錯題的相關知識漏洞需要整理一下,讓知識之間發生聯繫,這樣就不會忘掉。當很細緻地分析了幾套試卷後,你會發現準確率提升了,錯誤率降低了。在你全身心投入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焦慮自己就消失了。

武漢的“方艙醫院”有一位17歲的高三女生黃玉婷,她雖然感染了新冠肺炎,但她每天堅持上網課做作業,按部就班地完成複習內容。方艙醫院還有一位考研哥,他是一名大三學生,邊治療邊學習考研英語,他的願望是考上武漢大學。


方艙內學習的高三考生:疫情下,如何緩解考生焦慮的學習心態?

為什麼他們能夠客觀而冷靜地學習?因為他們都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這場戰“疫”一定會以勝利而終結。同時,他們又有著清晰的考試目標,關注此時此刻的學習感受,而非不確定的未來。雖然疫情限制了考生的腳步,讓他們無法去圖書館等場所學習。但是家長仍然能夠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安心學習。

在疫情發生時,第一時間給孩子做好科普,讓孩子全面掌握科學防護的知識。指引孩子把焦慮的時間用來學習,專注複習的過程和內容,而不是用時間來預測疫情的走向和考試的結果。焦慮是不會解決任何問題的,所以只有抓緊現在每一分鐘制定合理的計劃,按部就班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來補全知識漏洞,才是最理智的備戰方法。就像高三女生黃玉婷所說的:待疫情過後,春暖花開和好消息都將如約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