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盛世大唐,長安百萬人口中,可能有多達十萬的胡人,唐詩中可見大量關於胡人、胡姬、胡樂的描寫,甚至連大詩人李白,都可能是來自中亞的碎葉國。被唐朝吸納的外來客也為大唐做出了相當的貢獻,“大雪滿弓刀”的名將哥舒翰是龜茲人,多次臨危受命的大將軍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大唐真正做到了四海一家,兼容幷包。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然而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髮生,大唐由盛而衰從此一蹶不振,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因此改變。造反的安祿山、史思明二人是什麼來歷呢?祖上都是來自中亞阿姆河流域的粟特人。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宋朝時中國的經濟文化達到了又一個高峰,很多異域番邦之人來中國貿易經商,長期居留,積年累月生根發芽,形成了不可忽視的地方勢力,尤以善於航海經商的阿拉伯人為多。其中有一個家在越南的阿人蒲壽庚,他漂泊至泉州,遇風雨不得歸,被當地政府收留定居泉城,後來因才舉薦,晉升為泉州市舶司的負責人,家財萬貫,僮僕千人,成為一方豪強。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三十年後蒙軍侵宋,臨安陷落,大量宗室和官軍南逃到了泉州,張世傑想把泉州作為臨時陪都安置小皇帝,蒲壽庚堅決不允,張世傑無奈只得攜幼帝繼續南遷,後來才有了崖山之戰,君臣跳海而亡。張世傑走後蒲壽庚和元媾合,下令誅殺泉州城內宋宗室和官軍逾萬人,他因此被新主子加官進爵,進一步飛黃騰達。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美利堅更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式國家,從1620至今,世界各地的人紛至沓來,其中有愛因斯坦那樣的偉大天才,也有最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各色人等形成了一個大熔爐,建設起了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今天,美國仍然是全世界最有吸引力,吸納頂尖人才最多的國度。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時間上溯到第一批來美洲大陸的歐洲人,當時他們窮困潦倒衣食無著,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接濟了他們,贈給了他們食物,讓他們度過了難關,感恩節的傳統就是從此而來。後來這些歐洲人是怎麼報答他們的恩人的?不必再說。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現任美國總統特沒普在公開場合多次講農夫與蛇的故事,以此為他的相關政策辯護,但他似乎忘了,最早那條忘恩負義的毒蛇就是他們自己的祖先。

歷史上的農夫與蛇,從安史之亂到美洲印第安


但他說的又的確是一種事實,歷史反覆上演著農夫與蛇的故事,很多好心好意最後換來了忘恩負義的反戈一擊,但無數的慘案和鮮血又很快被遺忘了,歷史似乎又要重演,引狼入室的人自以為能馴服狼,到被咬時再後悔已為時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