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在西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床,安身之坐者。”床顯然在當時是個坐具,而東漢末年劉熙所著的《釋名》中,又指出“人所坐臥曰‘床’。”床在此時又成了坐、臥兩用的傢俱。床的變化,說明了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胡床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開始,中原地區和中亞地區進行了廣泛的文化和物質的交流。胡床由胡人轉入中原,這種雙腿交叉,上繃粗布或麻繩的小型坐具,滿足了人們垂足而坐的需要,可以摺疊,方便實用,受到了民間的歡迎。

胡床的出現,給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李白的《靜夜思》很有名,“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地故鄉。”詩中的床,指的就是胡床。杜甫的《樹間》:“滿歲如松碧,同時待菊黃。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同樣有胡床的影子。胡床經過民間的再加工,演變為古代常見的交椅。

先秦時期,古人習慣席地而坐,在生活方式上以跽坐(跪坐)或盤膝坐為主。當時,如幾、案、箱、櫃等傢俱,偏重矮小,注重漆飾。絲綢之路開通後,漢胡有了深入的交流,以胡床為代表垂足傢俱,開始進入漢人的生活。鑲嵌、髹漆、貼金等工藝,成為傢俱裝飾的主流。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床同樣有了新的變化。榻,《釋名》中解釋:“長狹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榻的特點在於狹長、低矮。漢末至魏晉時期,正值古人生活習慣改變之際。家裡條件不好的百姓,依然席地而坐。經濟富裕的人家,則以坐榻為榮。

東漢名臣陳蕃,性情耿直,為政嚴峻,與竇武、劉淑並稱“三君”。他平時喜歡結交有氣節的人,為此,他專設一榻用來招待這些朋友。平時掛在牆上,一旦這些朋友來訪,他就取榻共坐,談笑風生,於是便有了“下榻”一詞。現在,下榻的意思就是指在某處寄宿。

榻的用途各異,對外可以招待賓客,對內供家眷小憩。榻的擺放也十分隨意,客廳、書齋、亭軒,甚至郊外,都能符合主人心意,因此,在《歷代帝王圖》、《韓熙載夜宴圖》、《重屏會棋圖》、《女孝經圖》等唐宋繪畫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榻。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羅漢床

除了榻,羅漢床也是床的一個分支。與榻類似,羅漢床同樣是坐臥兩用,招待賓客之用。不同的是,羅漢床一面向前,三面有圍,顯得莊重大氣。在《韓熙載夜宴圖》中,韓熙載和狀元郎粲饒有興致地坐在羅漢床上,聽教坊副使李佳明的妹妹彈奏琵琶。

榻和羅漢床反映了古代待客之道。先秦時期流行席地而坐,因此房間沒有分設客廳,主人的睡臥之處,自然而然成了待客之所。隨著垂足坐的興起,古人的房屋出現了客廳,因此,待客禮儀也有了尊卑、內外、親疏之分,床成為最高等級的禮遇,榻和羅漢床次之,座椅最末。即便是座椅,也有左尊右卑的區別。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大圖模式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架子床

明清時期,架子床採用黃花梨、紫檀、紅木等名貴木材,精雕細琢,清新雅緻,別具一格。地域不同,架子床也有不同。南方溫溼,床屜以藤或棕為原料,不僅能去除溼氣,還富有彈性。北方乾冷,用木板作為床屜,鋪上墊褥,保暖舒適。

使用架子床有很多好處。在床的正面兩端、兩側和後側都有圍欄,主人睡眠時不會落床。平時在木架上掛帳,夏天避蟲,冬天保暖。由於有了圍欄,增加了床的有效使用面積。架子床是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能給人相應的安全感。

古代的“床”,不單單是用來睡覺,其種類繁多且功能各異


拔步床

明代晚期出現的拔步床,其實就是架子床的加強版,也是古代床具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床。拔步床的“大”,在於原本架子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封閉的木製平臺。平臺前出兩三尺,四角立柱,鑲以木欄,形成迴廊,裡面可以放置一些桌、凳等小型傢俱。

拔步床按照形制的繁簡,分為大床和涼床兩種。迴廊的木製踏板與地面有高度差,民間把拔步床又叫“踏步床”。由於古代房屋內沒有衛生間,女子利用拔步床迴廊相對封閉的空間,一端擺放馬桶,另一端設梳妝檯,方便實用。

拔步床用料奢侈,工藝考究,受到達官貴人、鉅商富賈的青睞,成為身位地位和個人財富的象徵。據《天水冰山錄》記載,奸相嚴嵩被抄家時,總計抄得640張床,其中螺鈿雕彩漆大八步床52張、雕嵌大理石床8張、彩漆雕漆八步中床145張、椐木刻詩畫中床1張、描金穿藤雕花涼床130張、山字屏風並梳背小涼床138張、素漆花梨木涼床40張、各式新舊大小木床126張。(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