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鄧世昌他們撞沉的“吉野”,後來的下場是怎樣的?

醉心創作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這是清代文人對民族英雄鄧世昌的評價。在黃海海戰期間,鄧世昌率領的“致遠”艦在彈藥即將耗盡的情況下,加足馬力衝向了一艘日本軍艦,想要和日本軍艦同歸於盡。然而由於日本軍艦在逃跑的過程中施放魚雷,“致遠艦”最終沒有撞到日艦,沉沒在了衝鋒的路上。(另一種說法是“致遠”艦被敵方炮彈擊中魚雷艙,引發魚雷殉爆後沉沒。)

在以往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鄧世昌想要撞沉的日本軍艦是“吉野”號,但是近年來一些學者在考證後發現,鄧世昌當年撞擊的目標可能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本隊的旗艦“松島”號。“吉野”號是甲午海戰中日本第一遊擊隊的旗艦,“吉野”號和“松島”號的噸位差距並不大,但是“吉野”號的航速超過了23節,是當時亞洲地區航速最快的主力戰艦。

黃海海戰開始後,“松島”號帶領日本聯合艦隊本隊正面對抗北洋艦隊,“吉野”號依仗著航速快的優勢,帶領第一遊擊隊的軍艦繞到了北洋艦隊側翼攻擊。因為“吉野”號進行了迂迴作戰,並沒有在北洋艦隊的正面,因此人們推測“致遠”艦衝鋒的時候,正前方的軍艦應該是“松島”號而不是“吉野”號。同時一些人在查閱黃海海戰結束後國內的新聞資料後發現,《申報》在報道鄧世昌衝撞敵艦新聞的時候,稱鄧世昌撞向了敵人的旗艦和最大的艦艇。

“松島”號和“吉野”號都是黃海海戰期間日本最大的軍艦,“松島”號是日本主力艦隊的旗艦,“吉野”號是第一遊擊隊的旗艦,兩艘艦都符合“旗艦”和“最大艦”的標準。當然不管鄧世昌撞向的是哪艘日本軍艦,鄧世昌都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是一個值得欽佩的人。說完了“吉野”號和“松島”號的爭議,我們再來說一下“吉野”號和“松島”號的結局。

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吉野”號是日本最先進的軍艦,在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日本海軍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隨著大量新型軍艦的服役,“吉野”號的地位逐漸下降,最終淪為了二流軍艦。日俄戰爭爆發後,“吉野”號參與了對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封鎖作戰。


1904年5月15日,“吉野”號和另外四艘日本軍艦炮擊了港口內的俄軍艦隊,在炮擊期間兩艘日本軍艦先後觸雷,“吉野”號在慌亂中被一艘日本軍艦攔腰撞斷,最終沉沒在了黃海海域。

“松島”號和“吉野”號的結局差不多,在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松島”號逐漸退居二線。日俄海戰期間“松島”號倖存下來,戰後“松島”號基本退出戰鬥序列,成為了一艘訓練艦。1908年松島號在停泊在澎湖島休整期間彈藥庫發生爆炸,最終沉沒在了我國的東海海域。雖然鄧世昌沒有在黃海海戰撞沉“吉野”號(“松島”號),但是“吉野”號和“松島”號還是沒能逃過沉沒的命運,最終都沉沒在了我國海底。


歷史總探長


躲過了初一,沒躲過十五的吉野號最終還是沉眠於中國的黃海海底。

而且事實上當初致遠艦準備撞擊的並不是吉野號,而是松島號。在致遠艦彈盡糧絕之後又遭重創,擺在他們眼前的之後兩條路,一條是退守黃海,另一條就是死戰到底,最終致遠艦全體將士殉國。

好了,話說回來,“吉野號”原本是清王朝向大英帝國購買的戰艦,但是由於老佛爺將錢都花費在她自己的生日上面,沒有錢去買船,最後這艘船被日本人買去了,最終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王朝戰敗,為此賠償了天價賠款。

雖然吉野號在甲午中日戰爭中躲過了一劫,但是好運卻沒有一直降臨在它的頭上。

1904年,服役了超過12年的吉野號,由於在戰爭中受到重創,吉野號雖然被修補好的,但是戰鬥力也是大打折扣的,而且此時的吉野號也已經是一個老傢伙了,所以在日俄戰爭爆發後,這艘老傢伙基本上就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

日本艦隊在返航途中,由於遇上了濃霧,艦隊難以辨別方向,誤入了俄國人佈置的雷區裡面。這是行駛在前面的初瀨號戰列艦觸雷爆照,不久八島號也觸雷,而此時的吉野號一見情況不對,準備拔腿就跑。

然而就在吉野號正在掉頭的途中,被高速行駛的春日號撞了個正著,吉野號被撞出了一個大口子,沒過多久吉野號沉船,穿上的幾百名日本官兵沉屍海底。

沒想到本來屬於清朝的“吉野號”最後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迴歸。老話說的好,“蒼天饒過誰”,吉野號犯下的罪,終究還是要還的。


這個歷史很正


吉野號最開始並沒有打算賣給日本人,它的目標用戶是“人傻錢多”的清政府。一手籌建北洋艦隊的李鴻章,特別想要這艘巡洋艦。

為啥呢?因為吉野號太優秀了!23節的航速,在當時世界上無出其右;比北洋水師最大的軍艦——定遠艦,還要長、還要寬、還要快!價錢卻一毛一樣,都不到40萬英磅。

性價比這麼高,李鴻章當然想要啦!

1891年,李鴻章給慈禧太后寫了個摺子,申請軍費購買吉野號。慈禧打開李鴻章的奏摺,字裡行間只傳達一個信息:“40萬英磅的大船,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擱家門口一戳,洋人就不敢欺負我們啦!”

太后一看,買了這玩意兒,洋人就不敢欺負咱們啦?便大手一揮,准奏!

得到太后的手諭,李鴻章跟吃了二斤蜜蜂屎似的,顛兒地去找英國人談判。談判的內容嘛,自然是關於購買吉野號的事宜。

一切談妥,英國人就回去等訂金了。

出乎李鴻章意料的是,慈禧太后雖然答應了購買吉野號,卻沒有等到一分錢。錢都去哪了呢?被挪用到頤和園蓋房子了。對於慈禧來說,軍艦固然重要,可是修造頤和園的錢一分也不能少!

無奈,購買吉野號的事情,李鴻章只好作罷。

另一邊,日本人早就聽說李鴻章要買吉野號,他們也想要。可惜,英國人並不想賣給他們,只好悻悻然地畫個圈圈詛咒他。這會兒忽然聽說清政府不要啦,火急火燎地帶著錢,繳了足額訂金定購了這艘當時最先進的巡洋艦。

日本原本也沒這麼多錢,可是擋不住海軍部有辦法呀!未經天皇同意,海軍部私自對全民加徵“購船稅”才湊足了訂金。

1891年底,日本海軍大臣正式向英國提出訂購吉野號號巡洋艦。

1892年初,英國船廠開始建造吉野號巡洋艦。

1893年底,吉野號建成,並交付日本。

1894年初,日本出兵干涉朝鮮內政,蓄意挑起戰爭。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清政府被迫加入戰爭,甲午戰爭開始。

9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蓄意挑釁,雙方在黃海海域爆發遭遇戰。因北洋水師很多艦隻年久失修,速度、火力均不如日本聯合艦隊,最後遭到聯合艦隊包夾,損失慘重。

下午,北洋水師遭到連續攻擊之後,敗局已定。致遠艦在彈盡糧絕之後,又遭受重創。此時,擺在致遠艦全體官兵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投降苟且偷生,二是衝撞敵艦,與敵人同歸於盡。

兩條路,生路將受辱,絕路照丹青。

最後,致遠艦艦長鄧世昌下令,致遠艦向日本聯合艦隊吉野號(後被證實為松島號)發起衝鋒!不幸的是,致遠艦被敵擊中魚雷發射管引發管內魚雷爆炸沉沒,艦上246名官兵全體殉國。

致遠艦沉沒了,吉野號逃跑了,大清國失敗了。慈禧捨不得200萬兩銀子買戰艦,卻不得不為戰爭失敗,支付2億兩賠款,真真天大的諷刺。

甲午戰爭之後,吉野號修修補補,在1900年尾隨八國聯軍再次侵入中國。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此時,吉野號已經服役12年。當年的世界第一已經成了“破銅爛鐵”,甭說讓它跟敵人火拼,就算跟得上隊友的速度都夠嗆!曾經引以為傲的速度,在各種新型戰艦面前也不堪一擊。

日俄戰爭,它只是來湊熱鬧,輸贏於它關係不大。

就這麼一艘湊熱鬧的戰艦,在5月15日這天,親眼目睹了日本聯合艦隊的災禍日——5艘日艦返航途中遇到濃霧,因難辨方向,艦隊駛入俄國人佈置的雷區。

初瀨號戰列艦觸雷爆炸,不久,八島號戰列艦連觸發兩枚水雷。一時間,量艘戰艦燃起大火,引得附附近戰艦紛紛前來救援。吉野號看到火起,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前往救援,而是調轉航向扭頭就跑!

吉野號逃得正歡時,被正在高速航行的春日號巡洋艦攔腰撞中右舷中央。頓時,吉野號被撞了一個10米寬的大口子,很寬便沉入海底。吉野號上413名官兵,除了極少數被救起,其餘盡皆葬身海底。

至此,這艘本該屬於北洋水師的巡洋艦,以這種方式歸於“中國”。可惜,北洋水師早已全軍覆沒。當初,慈禧若是不蓋頤和園……北洋艦隊會不會開到東京灣,逼迫伊藤博文到天津海域簽訂條約,賠款給中國呢?


祗樹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4000多噸排水量的吉野號,是甲午海戰中的關鍵軍艦,海戰前1年才服役,是最新型的軍艦。

吉野號是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製造的快速巡洋艦!

吉野號的性能非常優秀。

除了裝甲比較薄弱以外,火力和航速都很強大。

吉野號的152毫米火炮為4門,120毫米火炮為8門,一共有12門速射炮。

它的航速高達23節!

李鴻章看到吉野號的性能,非常心動,試圖購買它的姊妹艦。

然而,慈禧太后祝壽和修建頤和園花費大量資金,海軍根本沒有買軍艦的軍費。

事實證明,吉野號在甲午海戰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中,吉野號為旗艦的3艘軍艦,俘獲炮艦操江,擊沉運輸船高升號和戰艦廣乙號。

濟遠號丟棄戰友逃跑。吉野號追擊期間,被濟遠號150毫米尾炮擊中1發炮彈,受了輕傷。

1894年9月17日大東溝海戰中,吉野艦作為日軍遊擊編隊領艦,率巡洋艦高千穗、秋津洲、浪速衝擊北洋水師艦列橫隊右翼。

他們以壓倒性的中口徑速射炮火力,迅速擊沉超勇、揚威2艘弱艦,又重創穹甲艦致遠號。

致遠號在撞擊吉野號時,因魚雷爆炸沉沒。

隨後,他們圍攻擊沉了北洋水師主力艦經遠號裝甲巡洋艦,又將來遠號裝甲巡洋艦打成重傷。

至此,除了致遠號、定遠號兩艘鐵甲艦以外,北洋水師其他軍艦幾乎都被打敗。

吉野號在海戰中也中彈數發,但都是輕傷。

之後,吉野艦還參加了掩護旅順登陸,圍困威海衛,以及對臺灣的接收作戰行動。


吉野號的結局很意外。

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吉野號已經是過時的老軍艦。

在封鎖旅順口作戰中,吉野號在霧中行駛,突然被友軍裝甲巡洋艦春日號撞擊。

春日號有鋒利的撞角,吉野號頓時受重傷,迅速沉沒。

由於沉沒的很快,吉野號有300人死亡,幾乎死光光,也包括艦長在內。

由於這一事故,日本帝國海軍取消了所有戰艦船頭的衝角。


薩沙


“吉野”艦?最後當然是被撞沉了,情節非常搞笑。


1904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旅順口,將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堵在了港裡。4月13日,俄艦隊司令馬卡洛夫中將率隊出擊返航時,被日軍佈置的水雷炸沉了旗艦,與艦同亡。俄國海軍出於報復,在日本艦隊每天經常路過的航道上布了水雷。



5月15日,這一天可以說是日本海軍最黑暗的一天。日本戰列艦編隊在經過旅順口外,按照日常路線航行時,終於碰上了水雷。兩艘戰列艦“初瀨”號、“八島”號被水雷炸沉。日本戰列艦數量一下子縮減了1/3。


與此同時,其他日本軍艦為了躲避魚雷四散而逃。在此過程中,戰功赫赫的“吉野”號二等巡洋艦和一等巡洋艦“春日”號相撞,“吉野”號不過4000噸,“春日”號卻是將近8000噸。自然倒黴的是“吉野”號,艦體中部被“春日”號撞了一個大口子,很快就沉沒了,艦上413名士兵中只有99人倖存。


下圖為春日號。



陶式防務評論


黃海海戰激戰正酣之時,“致遠”艦上裝甲司令塔的門突然被打開,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從裡面走了出來。冒著猛烈的炮火,鄧世昌快步登上飛橋,拔出軍刀,在隆隆炮火聲中,向著在奮勇作戰的北洋海軍官兵大喊。

“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是即所以報國也!”

全艦官兵同仇敵愾,在這位英勇的艦長帶領下,義無反顧的衝向日本第一遊擊艦隊,想要撞沉一遊旗艦“吉野”號快速巡洋艦。

撞角戰術,自1866年意奧利薩海戰中,奧地利旗艦“費迪南德”號將意大利旗艦“意大利”號攔腰撞斷之後,這一戰術就突然被各國海軍所重視,以致一度被傳為神話。

各種以撞擊戰術為主要作戰方式的戰艦被設計出來,“超勇”、“揚威”這兩艘巡洋艦就屬於這類戰艦,外形整潔,航速快,具有撞角,為最突出特點。

然而,對於撞角戰術的應用,隨著應用次數的增加,各國海軍都對其早就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將撞角列為逼不得已最後施用之戰術。

撞角戰術的使用,其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尤其是高速撞擊。由於強大的慣性,在撞擊之後,己艦很可能也會煙囪斷裂、鍋爐移位,甚至可能與敵艦一同沉沒。

“致遠”艦選擇以高速衝向一遊旗艦“吉野”艦,足見“致遠”全體將士視死如歸的豪邁氣概,抱與敵艦同歸於盡之決心。

面對“致遠”艦視死如歸的瘋狂進攻,一遊的四艘戰艦急忙應戰,以艦上裝載的數門速射艦炮向“致遠”艦發起攻擊。

隨著距離的靠近,致遠艦上所中炮彈越來越多,突然一聲巨大的爆炸響聲,“致遠”艦停了下來,漸漸沉入了黃海海底。

對於“致遠”艦快速向一遊駛去,究竟是要撞擊一遊旗艦“吉野”號,還是為了抵近“吉野”艦,向其發起魚雷進攻現在還尚有爭論。

而“致遠”艦所攻擊的目標一遊旗艦“吉野”號,最終的結局,也有幾分傳奇色彩,因為“吉野”艦雖然逃過了“致遠”艦的撞擊,卻沒能躲過友艦的撞擊。

日俄戰爭爆發後,“吉野”艦早已退出一線作戰序列,成為輔助作戰船隻。1904年5月15日,隨艦隊封鎖沙俄旅順港。

晚上22時,日艦對在回港途中,因大霧遮蔽視線,誤入俄海軍佈置的雷區,艦隊中兩艘重巡洋艦先後觸雷,艦隊慌亂一團。

“吉野”艦聽到爆炸聲後,慌忙向安全區撤退,企圖駛離雷區,但因大霧又是晚上,視線不佳,被友艦一級裝甲巡洋艦“春日”艦攔腰撞上。

“吉野”艦被撞出一個十餘米長的大口子,隨後開始快速沉沒,全艦413名官兵,只有99人被趕來的友艦救起,其餘全部沉入黃海。

當年“致遠”艦抱必死之決心想要撞沉的“吉野”艦,在黃海海戰中僥倖逃脫後,終於在20年後,被撞沉,沉在了“致遠”艦曾保衛的這片海域上。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歷史的諷刺--吉野號最終還是被撞沉在黃海!



吉野號,相信愛國的中國人對它有切骨銘心的狠!因為它,造成了一位民族英雄的隕滅!

吉野號,在19世紀後期是一艘先進的快速巡洋艦,具有機動性好,火力持續性強的特點,本來這艘級別的軍艦是也被滿清所預訂,後來由於滿清某後修園子,過生日,致使海軍購艦經費不足,購艦取消,反而讓對手日本成了同級艦的接盤俠!



大東溝海戰中,吉野號作為日本聯隊第一遊擊戰隊的首艦,很是活躍,對北洋艦隊造成了巨大損失,日軍一艦未沉!

然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吉野號最終沒能逃脫沉沒的命運!

1904年,日俄戰爭,雙方爆發的激烈的海戰陸戰。吉野號被編入防護戰隊!

5月14日上午,日本聯合艦隊“初獺”“八島”等五艘軍艦在旅順軍港外擺開戰鬥隊形,對軍港內的俄國軍艦進行猛烈火力打擊,傍晚時分,結束戰鬥的五艘軍艦開始返航。

返航開始,日本艦隊的厄運便開始了,它們遇上了濃霧,更悲慘的是他們駛進了俄國太平洋聯隊佈下的秘密水雷區。

深夜22時50分,日本艦艇“初獺”號首先觸雷爆炸,隨後,“八島”號在“初獺”號的航道上也連觸兩枚水雷,發生巨大爆炸,一時間,日本艦隊一片火光,驚恐不己!

而此時,吉野號也就在旁邊,驚恐不己,想在濃霧中趕緊撤到安全地域。

結果在撤退途中,被高速行駛的“春日”號戰列艦攔腰捅進右弦中央,艦身被撞出十幾米長的大口子,海水大量湧入,艦身很快傾斜,隨即沉入海底!



吉野號上413名官兵,99人存活,沉於中國黃海!

鄧世昌看到這一幕,或許他會有一絲欣慰!


木子夏錦論史


日本“吉野號”巡洋艦是清朝海軍的夢靨。當年在甲午戰爭中,以它為旗艦的日本艦隊,讓清朝北洋艦隊幾乎一夜之間全軍覆滅。

不過,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巡洋艦,最後的結局卻相當搞笑。那麼,“吉野號”最終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呢?

(日本巡洋艦吉野號)

說起來,日本的“吉野號”雖然很厲害,但其實它和當時清政府的“致遠號”是同一型號的,而且都是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而且,當時清朝還準備向智利海軍購買一艘比“吉野號”更先進的白朗古‧恩卡拉達號,只是由於智利政府不斷地加價,最後又幹脆不賣,因此這件事才只得不了了之。

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研究這件事,就算當時清政府買到了這樣一艘先進的戰艦,按照清政府那種管理水平,按照清政府當時海軍的能力,能不能打敗“吉野號”,實際上真的很難說。

反過來,日本在購買“吉野號”的時候,日本天皇號召向全國募捐,並且說,在打敗清朝海軍之前,他一天只吃一頓飯。包括“皇太后”在內的皇室成員,也紛紛捐出首飾。在日本天皇的倡議下,日本民間捐款十分踴躍。最終所捐起來的錢,足夠買三艘“吉野號”。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國內的民心和清朝國內的民心是不一樣的。

以“吉野號”為旗艦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通過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海之戰,徹底摧毀清朝的北洋艦隊。

(黃海海戰)

其實,清朝的北洋艦隊在和日本的海軍艦隊作戰的時候,一開始清朝就有一種畏戰情緒,不敢打。而第一場豐島海戰的打響,也是被迫的。也就是說,因為無意中遇到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手忙腳亂地打了起來。在豐島海戰中,清朝以“濟遠號”為旗艦的三艘戰艦,對日本以“吉野號”為旗艦的三艘。戰爭結束後,清朝“濟遠號”遭遇重創,中國運兵船“高升號”葬身海底,炮艦“操江號”被日軍俘獲。而日本“吉野號”等船艦,只受到很小的損失。

接著是著名的黃海海戰,清朝的“超勇號”被擊沉,“揚威號”在被重傷撤離的過程中,被清朝自己的軍艦撞沉。“濟遠號”與“廣甲號”逃離現場。“經遠號”被日本“吉野號”擊沉。“定遠號”起火退入威海衛海域。

最有名的是“致遠號”戰艦。在受重傷後,管帶鄧世昌開著“致遠號”撞向“吉野號”,想和“吉野號”同歸於盡。但是,也有一種說法是,鄧世昌不是撞“吉野號”,而是撞向日本的“松島號”,結果在途中遇到魚雷,船艦被炸燬,鄧世昌等246名官軍全部遇難。

不管是撞向“吉野號”,還是撞向“松島號”,鄧世昌這種大無畏誓死赴難的精神,依然是北洋艦隊不可多得的一份亮色,值得後世的我們永久紀念和學習。

接著是威海衛之戰。這一戰,宣告清朝北洋艦隊全軍覆滅,“吉野號”也因此成為日本史上的“英雄”。其“輝煌的歷史”也被載入日本的侵略史冊。

(鄧世昌劇照)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對外的海戰不多,“吉野號”也沒能再有“神勇”的表現。直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的時候,“吉野號”的名字才重新進入世人的視野。

日俄戰爭是一場日本人和俄國人借清朝的地盤來決鬥的戰爭,目的是想爭奪清朝的東三省及相關海域的控制權。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件十分奇特的事情。

不過那時候,“吉野號”的風光已不再,畢竟它已經服役12年,有些陳舊了。同時因為作戰的對象是俄國,不是清朝,因此,“吉野號”不敢擔當主力旗艦,而只是完成一些配合性的工作。

1904年5月15日的上午,當日本的5艘艦隊在旅順口,向駐紮在港內的俄國艦隊發動炮擊後撤離的途中,因為當時海上遇到濃霧,日本聯合艦隊無意中馳入俄國的雷區。日本“初獺”和“八島”軍艦紛紛觸雷,燃起大火。正在近處的“吉野號”嚇得趕緊逃跑。誰知道它一頭撞在自己的軍艦“春日號”上,撞出一個大缺口。包括艦長在內的314名日本侵略者,和“吉野號”一道,葬身在他們曾耀武揚威過的黃海海底。走向了他們荒唐又可恥的結局。

(參考資料:《甲午戰時日艦船資料》)


張生全精彩歷史


◆前言:

但凡這世界上有新東西被髮明出來,那麼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也將是它一步一步趨向滅亡的開始。所以說,不管是北洋艦隊的“致遠號”也好,還是日本海軍的“吉野號”也罷,他們都曾經輝煌過一時,但最終也必將遭受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歸宿。巧的是,“致遠號”的歸宿在黃海,它的對手“吉野號”九年之後也葬身在了黃海。

◆“吉野號”的三次經歷

①公元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②公元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③公元1904-1905年:日俄戰爭

對於日軍“吉野號”所參與的這三場主要的戰爭,我們可以用“浮-穩-沉”來形容,這個形容在我看來是極其貼切逼真的。

甲午中日戰爭中,作為日軍主力艦的“吉野號”曾多次擊沉北洋艦隊的軍艦,而且均全身而退;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吉野號”也曾遠洋載渡日本軍隊趕來中國;日俄戰爭中,雖然未曾退役,但卻已經被排除主力艦在外的“吉野號”仍然參與了日俄戰爭中的補給巡航艦,但不幸的是,最終因事故葬身黃海海底。

◆甲午中日戰爭:“吉野號”的成名戰役

①公元1894年7月——豐島海戰

②公元1894年9月——黃海海戰

③公元1895年1-2月——威海衛之戰

★黃海海戰:鄧世昌以死相搏

黃海海戰是甲午中日戰爭當中的插曲,當然也是最悲壯、最重要的一次海上戰役,可以這樣說,黃海海戰的戰敗,就已經預示了北洋艦隊的覆沒以及洋務運動的全盤破產了。

黃海海戰進行的過程中,以“吉野號”為主力艦的日軍第一遊擊隊最先選擇北洋艦隊較為薄弱的右翼開始進攻,“超勇號”被擊沉、“揚威號”在躲避日艦過程中不幸被自己人撞沉;“定遠號”被擊中起火後,鄧世昌攜“致遠號”前去相救,不幸被多艘日艦炮火擊中起火,眼看著黃海海戰完敗眼前,鄧世昌亦無回天之力,於是便攜同全艦士兵共246人衝向“吉野號”,但此過程中不幸為第一遊擊隊所擊沉,全艦士兵連同鄧世昌赴海殉國。

◆最後的歸宿:“吉野號”沉入黃海

我個人認為,“吉野號”最終葬身黃海是它最好的歸葬之地。因為在此地,曾經有同它一併作戰的其他軍艦,還有被它所擊沉的北洋軍艦。

  1. 公元1904年5月的一天,日軍集結海軍軍艦共同集中炮火涉及俄國陣地海域,一番攻擊之後,日艦開始返航。不幸的是,它們返航途中遭遇到了大霧天氣;更不幸的是,它們在大霧之中誤入了俄軍佈下的雷區之內。
  2. 頃刻間,“隆隆”聲不停,日軍的“初獺號”和“八島號”便觸雷沉海。正在濃霧邊緣的“吉野號”聽到爆炸聲,本能反應之下,便急忙迴轉舵頭進行躲避,恰巧被正在高速航行的“春日號”攔腰撞了個正著。15日晚23點左右,“吉野號”沉入黃海海底,結束了它這輝煌的服役“一生”。

◆結語:

提起“吉野號”我們第一時間便會想起鄧世昌大人、想起甲午中日戰爭,它是一艘戰艦,但更是那個“喪權辱國”時代的標籤。那段慘痛的時代記憶國人永遠都會銘記,但更應該讓我們後世人所銘記的,還有“落後就要捱打”的永恆意義。


亮郎才不盡


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在與敵艦交戰中,中彈累累,全艦燃起大火。這時候,日本的“吉野”艦剛好就在不遠處,於是鄧世昌對全艦官兵說道:“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隨後,鄧世昌下令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決意與敵同歸於盡。

日本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鄧世昌與全艦官兵250餘人全部壯烈殉國。

消息傳回國內,舉國震動,光緒帝垂淚寫下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與此同時,日本卻是舉國歡呼,他們這艘“吉野”艦,也由此名聲大振。

據統計,在黃海戰役中,北洋艦隊被擊沉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北洋軍艦,都是拜“吉野”艦所賜。也正因為此,吉野艦被日本國民稱之為最大功臣,一度成為日本人的驕傲。



半年後,日本又攜吉野艦參加威海衛之戰。

在這一戰中,吉野艦更是出盡風頭,它先將北洋水師的主力定遠艦擊傷擱淺,接著又擊沉來遠、靖遠、威遠、寶筏4艦,最後又幹掉北洋水師的10餘艘魚雷艇和2艘汽船,真是狂得不可一世。最終,在日本的水路夾擊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等到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日本又將這艘吉野艦給放出來。

當時,八國聯軍共同組建了一支擁有24艘軍艦的海軍,吉野艦也在這其中,它們在沙俄海軍統帥的指揮下,向天津大沽口炮臺發起進攻。

雖然,大沽口炮臺的守軍們個個英勇奮戰,他們先後用大炮擊沉八國聯軍的六艘軍艦,但最終還是功敗垂成,大沽口守將羅榮光被吉野艦的炮彈給轟死,清軍因為群龍無首,很快全軍覆沒,大沽口炮臺也被敵人給佔據。

吉野艦欠中國的血債,從此又加了一份。



1904年5月10日,日俄爭奪旅順口的戰爭爆發,日本又將吉野艦這張王牌給派出來。此時的吉野艦,已經在日海軍中服役12年,由於整個艦艇的狀況較為陳舊,顯然不能再擔急先鋒和充當主角。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就將其編進防護巡洋艦戰隊,配合主力艦隊參加對旅順口俄國艦隊的圍攻和封鎖。

5月15日,吉野艦和另外四艘日本軍艦,在巡視完海面後開始返航,結果因為大霧瀰漫,其中一艘叫做“初獺”號的日本軍艦竟然開進俄國人布的雷區,於是它很快就因為觸雷而爆炸。

其他四艘軍艦聞訊,紛紛放下舢板去搶救艦員,並冒著危險向“初獺”號靠近。結果另外一艘叫做“八島”號的戰艦也不小心觸發到水雷,大火瞬間將船艦給吞噬,艦上日軍亂成一團。

這時候,吉野艦剛好就在八島艦的附近,它聽到水雷爆炸後萬分驚慌,在濃霧中想盡快撤離到安全區,結果被另一艘正在高速航行的“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攔腰撞中右舷中央。

一聲巨響後,吉野艦右舷出現一個10來米的大口子,頓時海水大量湧入,吉野艦直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最終,艦上413名士兵中只有99人被救起,剩餘的314人都跟隨吉野艦沉入到中國的黃海之中,包括它的艦長佐伯誾倉。

想當年,吉野艦名揚天下的那一戰,就是在這片黃海之上;現如今,它也在這片黃海之上隕落,結束它罪惡的一生。果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最後,消息傳回日本,舉國震驚,他們痛苦的稱呼這一天為“帝國海軍災禍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