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國演義》裡弓箭都是平著射,現在古裝片弓箭有些向天上射,歷史上到底怎麼射?

騎豬看耍猴


拋射

原因1: 拋射射程更遠,而且更不容易被盾牌等正面防禦所阻擋。

原因2:弓箭手是遠程兵種,在作戰時,往往是用來壓制對方的衝鋒的,所謂臨陣不過三矢,也就是說按正常弓箭的射程,那麼對方衝鋒這個距離,弓箭手一般能射出三箭,對方就衝到面前了,而弓箭手是很怕近身的。所以一般來說,弓箭手都是在步兵陣列之後,起到火力掩護的作用,有步兵的保護也可以持續殺傷。而這個時候肯定只能拋射,平射你只能射到自己戰友的後背。

原因3:拋射比平射覆蓋面更廣。不管你有多少弓箭手,如果採用平射的射擊方式,那麼最多射出的弓箭就是一條線,後邊的弓箭手由於前邊弓箭手的阻擋,而無法形成有效的攻擊。而拋射不同,不同位置的弓箭手可以同時使用拋射的方式,當弓箭落下後,就是按照站位的一個形式覆蓋,打擊面積和壓制力度要遠遠大於平射。

當然如果是個人作為精確射擊還是平射為主。


葉飄刀


在老版三國演義當中,這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穿幫,當然除了在設計方面不瞭解實際情況之外,山寨版道具的劣勢也限制了這方面的發揮。

其實在奧運會射箭比賽中,尤其是2008北京奧運會女子射箭比賽當中,張娟娟與韓國隊的那場經典對決,才讓很多觀眾第一次知道原來遠距離射箭並不是直射,而是曲射!奧運會的射箭對決,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命中目標,難度性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事實上在軍事的實戰角度出發,弓箭武器通常採用的都是拋射,一般保持45度角“對空”射擊,利用拋物線原理延長弓箭的射程。否則弓箭直射距離有限,水平射擊到達直射距離後就會很快落地,這樣的射擊方式只適合近距離交戰時所採用。



當然拋射的一個重要劣勢在於沒有精準度,這種下雨式的射箭方式,自己射出的弓箭是否能夠命中一個個體目標全憑天意。但在大型戰爭中,這樣的射擊方式通常針對的是敵方的軍陣,即對方數百、上千甚至上萬人組成的陣型,由於整體目標體積龐大,弓箭手射擊時不用考慮精準命中,只需要保證自己的弓箭能夠下落到對方的軍陣中即可。例如東漢時期發生在阿拉伯戰場的卡萊戰役,克拉蘇率領的四萬羅馬兵團遭到上萬敵軍騎兵圍攻,敵軍上萬弓箭手採用的就是拋物線射擊,弓箭從天而降,雖然沒有精確度,但架不住四萬羅馬官兵擁擠在一起,下雨式的落體照樣可以引起慘重的傷亡。而在人身傷害之外,這種攻擊最大的破壞力更在於心理上的震懾,它不是從某一個單一方向撲面而來,而是密密麻麻的從天而降,讓你防不勝防。



但在實戰中,這種拋射並不一定完全固定在45度角,在戰場上完全可以根據敵方目標與自己的距離進行角度調整。例如電影花木蘭中,花木蘭率領北魏步兵軍團在山谷中與柔然騎兵遭遇,在柔然騎兵發動進攻前,花木蘭的步兵軍團用顏色鮮明的“定位箭”朝軍陣前方發射,利用弓箭的落點做好距離定位,當隨後柔然的騎兵發動衝鋒時,再根據對方騎兵到定位箭的前後距離不斷地調整角度進行弓箭射擊,造成柔然騎兵大量傷亡。

但在1992央視版三國演義當中,我們看不到這樣的射箭狀態,片中的射箭從來都是水平發射,尤其是官渡之戰這一段落。曹操指揮七萬步兵騎兵向袁紹的70萬大軍組成的軍陣發起衝鋒,袁軍成千上萬的弓箭手全是向曹軍水平射擊。而在隨後的官渡對峙階段,某一次曹操站到塔樓上,距離袁紹軍隊的樓臺大概兩三百不遠,袁紹手下一個老兵向曹操射箭時,如此遠的距離居然還是水平射擊,這些細節明顯是不專業的體現,不過在不專業之下,還有一個細節恐怕也值得觀眾注意,那就是連續劇中雙方軍隊手持的弓箭,完全是道具一類的樣子貨。



外觀看起來像是弓箭,但實際上只是道具擺設,弓弦並沒有太強的拉力,甚至可能只是一根簡單的繩子,因此發射出去的弓箭完全沒有殺傷力,射程不過十幾米而且還缺乏弓箭的衝擊力,由於太過於虛假射箭的鏡頭往往只能不斷進行循環的鏡頭切換,即弓箭射出之後鏡頭迅速切換到中箭一方,避免觀眾看出這種弓箭完全就是個玩具。不知道開拍前是不是考慮到道具組手裡的這種弓箭完全是擺設,因此並沒有在這個細節上尋找太專業的設計和考證。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平射是三國演義導演不懂軍事,胡咧咧。

弓箭當時是可以平射的,但誰都知道羽箭不是子彈,射出去以後下墜是很快的。

所以任何射箭哪怕是不遠距離直射,弓箭也不可能是平的,而是要略有仰角。

正常來說,站立射箭略帶仰角的直射,可以射中50米內的目標,精度還比較高。

如果平射的話,精確射擊目標距離一般也就三十米而已。

對於這點,大家有興趣畫幾個錢玩玩街頭弓箭遊戲,就知道了。

而古代大兵團作戰,弓箭手為了保證射程,多采用高仰角的曲射。

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對著天上射。

這種射箭方式可以達到射程的最遠,自然精度就無法保證,必須很多弓箭手齊射。

弓箭大角度曲射,有效殺傷距離也不超過100到150米距離。

所以,這就是弓箭訓練的難度所在,較遠距離就必須憑藉經驗計算仰角。這種不是初學者能夠隨意掌握的,難度非常大,需要常年的訓練。

同樣道理,這就是火槍為什麼能夠逐步取代弓箭的原因。

因為火槍不需要算仰角,舉起來對準目標開槍就是了。

就訓練來說,合格弓箭手最少專注訓練1年以上,優秀弓箭手要練一輩子。

而火槍訓練,一個農民耕田的同時隔三差五練上一二個月,也可以成為精準的射手。

這就是差距。


薩沙


平射和向天射都不是古戰場搭弓射箭的正確姿勢,原因很簡單:

平射射不遠,向天射如果趕上逆風,吹下來容易把自己射死。

平射不行,太高射擊也不行,古代戰爭中的弓箭手正確的射箭方式是:呈45角射擊,只需向敵軍方向射出便可,根本不需要瞄準。

所以,百步穿楊這種事情能在平時耍帥用可以,真正能殺敵,還得是成規模的齊射才行。


為何要45度射擊?

古代的長弓製作工藝非常有限,歐洲和日本的弓都是單體弓,平射殺傷範圍最多15米到20米,再遠就是強弩之末,失去殺傷力。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並使用複合弓的,射程可以比單體弓增大數倍。

我們不妨假設,就算是複合弓能增大射程十倍,也就是200米,又能怎麼樣呢?

搭弓射箭浪費時間,也就是說,在敵人打到面前,弓箭手如果能多發射一支有殺傷力的弓箭,就能保證多一分勝率。

所以在面對尤其是騎兵的進攻時,200米可能就是幾秒鐘的事情,弓箭手最多射出去一到兩支箭差不多就該要撤到後面去了,否則面對馬刀,長弓還不如燒火棍好使。

而如果呈45度向斜上方射擊,也將弓箭的射程達到了最大,這樣一來,每個弓箭手就能在敵軍很遠時便組織出有效的打擊,也因為殺傷範圍大了,就可以多射幾次。

況且45度射擊,到了接近敵人時,會有重力的作用,其分量補償進一步增加了殺傷力。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題主,您首先應該把觀察事物“非此即彼”的方法改掉。

電視劇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有看過,可是,我見過射箭的,也在電視上見過那些射箭運動員射箭——

他們全是平射的。

戰場之上把弓箭運用的最好的是蒙古人,蒙古騎兵,他們是平射的。

據說,蒙古騎兵並不瞄準,大原野野戰之時,快馬之上,右手一摸箭袋,蒙古人有能力一下子從箭袋中抓出四支箭,悠忽之間射倒四個人,全憑感覺,追求的是快,哪有什麼功夫去想究竟是平射還是向天上射呢?敵人就在十米,二十米,三十米之外,射就是了!敵人在哪裡,就往那裡射,左射,右射,往下射,哪怕躺著射呢!射死敵人為上。

可是,蒙古人有時候也攻城,攻城的話,快馬疾箭就排不上用場了,這時候,蒙古騎兵就是站在馬背上往天射也起不了作用,因為,普通弓箭超過100米,不要說射死人,射疼人都不一定,不要說強弓,強弓不可能裝備到每一個士兵手中,也不可能每一個士兵有能力拉得開強弓!

這時候,如果沒有大炮的話,就是弩出場了,記住,弩是弩!弓是弓!弩和弩還有不同有單兵弩,單兵弩比弓箭好學,因為它有瞄準器具,並且射的遠,起碼五六百米。

三國中的大將大喊一聲:“給我射住陣腳”!基本是有專門的弩兵出手射住陣腳,弓箭手是射不住的,弓箭手只能短兵相接的時候才有殺傷力。

但是,單兵弩攻城還是不靈,射擊距離不夠。上面說過了,五百米的有效距離而已。

這時候,就需要弩車了,弩車等於冷兵器時代的大炮,確實是大炮,一架弩車不是一個士兵可以操作的了的,需要建立專門的弩車班組。

《宋史·魏勝傳》說:

  • “列陣則如意車在外,以旗蔽障,弩車當陣門,其上窴床子弩,矢大如弩車鑿,一矢能射數人,發三矢可數百步。”

而,弩車是仰射的(也就是往天上射),它可以越過城牆。

所以說,答案來了:

除了打獵,射樹上的鳥獸,弓箭需要往天上射之外。(其實也是平射)

  1. 弓箭在戰爭之時,一定是平射的,不然沒有殺傷力!
  2. 弩車才是往天上射的,也是追求遠距離的殺傷力!

葭明通半瓶歷史


對於古代戰爭人們主要依靠電視劇或者電影瞭解,在電影《英雄》中秦軍進攻趙國,首先是一波箭雨齊射,可以看到在電影中,導演採用了弓箭向天射的拍攝手法使得觀影效果更加的恢弘。但是在老闆三國演義中,魏蜀吳的弓箭手都是平著射,那麼哪種方法才是符合歷史的呢?

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我們用力扔出一個蘋果,蘋果在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動最終落地,而蘋果運行的軌跡就被稱為“拋物線”,同理,弓箭射出後也是有拋物線的,再加上彈性勢能源遠比不上槍械的火藥做功,所以古代弓箭在射出後弓箭下墜是十分明顯的,不能夠和現代槍械一樣進行平射,所以要仰射以達到更好地射程。

但是仰射也不是胡亂的射,只有所有的弓箭手在相同的角度下射出弓箭,才能在短時間內構成阻擋敵人的箭雨。這個角度一般是45度,這樣弓箭的射程才能夠達到最遠。其實弓箭的射程遠沒有電視劇當中描述的那麼誇張,其實也就是100多米,所以電視劇中那種遠距離的箭雨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

那麼弓箭手是否會使用平射呢?其實也是會的,在短距離交戰中(10-20米),因為距離短多以弓箭的下墜也不是很明顯,加上剛射出的弓箭初速很大,所以根本用不著仰射,並且平射比仰射有更加好的精確度,仰射只適合大規模的弓箭軍團使用。

所以由此可知,在歷史中弓箭平射和仰射都是存在的,但是要根據戰場的具體環境進行選擇,如果是遠距離射擊就用仰射,如果是短兵相接就平射,並能夠沒有規定一定要用什麼辦法射擊。


七七談歷史


一戰中的重機槍告訴你,有平射和曲射兩種彈道。直射打得準,射程兩千米;曲射打得遠,射程4-5千米。

因此弓箭也有兩種射法。中國古代講百步穿楊,與現代奧運項目接近,目標在30-100米之間,基本是平射,可以玩精度射,比如轅門射戟什麼的。

而英國有名的長弓手,射程可達300米左右,就要靠多人曲射玩覆蓋射擊了。但是長弓手沒那麼好運,永遠在最遠射程輸出傷害。一旦敵方靠近,平射也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兵書上說:“佈陣訖,鼓音發,其弩手去賊一百五十步即發箭,弓手去賊六十步即發箭。若賊至二十步內,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令駐隊人收”。

可見在二百米到一百米之間,唐軍多了弩這種兵器,根據兵書上的造型,遠程弩應該是曲射的。而弓箭是一百米以內用的,應該以平射為主。

中國歷史上留下的與弓箭有關的壁畫多為射獵圖,講究精度,因此多為平射。而影視中也以平射為主。

而歐洲歷史上英國長弓手以遠射聞名,打得法國騎士人仰馬翻,自然要在影視作品裡反映出來。

因此無所謂對錯。牛頓的棺材板保證,根據劇情需要,想怎麼射就怎麼射。











味冷


對於古代軍陣戰爭中弓箭仰射這個問題,這個說法近幾年十分流行,甚至說45度仰射,以拋物線攻擊對方;現實中並沒有人做過類似的模擬,個人強烈質疑這種說法;原因如下:

拋物線攻擊,在熱兵器中,典型的如加農炮,加農炮的攻擊效果來自於炮彈的爆炸,或者炮彈是實心彈,來自於炮彈的動量;加農炮的發射動力只需要將炮彈投送到相應的位置即可;平射攻擊,典型的是熱兵器中的槍支類,雖然射擊有仰度修正,但是子彈的攻擊效果以水平衝擊力實現,所以仰度必定不會太高,仰度太高,子彈掉到地上的時候,水平力力量已經很小,頭盔都無法擊穿,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流彈,打仗時誰會依靠流彈殺敵?弓箭的射擊效能同樣符合力學原理,弓箭殺敵以水平力量,以箭頭的穿透力殺敵,如果箭簇以45度仰角發射,落地到人體高度,箭簇姿態為傾斜向下,箭簇水平力度已經非常微弱,很難穿透盔甲,難以形成有效的殺傷,古曰,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蘆縞;從影視劇的鏡頭來看,箭簇以45度仰角發射,然後箭簇水平插在中箭方身上,皆不符合物理學力學原理;


天高雲淡CIIA


說導演不懂的,那倒是未必,古代除了遊牧名族外弓箭可是輔助工具,主要靠的還是肉搏,張藝謀拍的英雄也好,還是魔戒2,很多場面完全就是追求視覺效果,仰射這麼牛逼的話鴉片戰爭清政府也不可能輸的那麼慘了

以前亞洲導演拍的射箭場景基本都是平射,美國導演的電影才出現仰射,估計參照的是英國長弓手,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培養一個長弓手需要多久

近距離平射視頻我看過,非洲土著打獵平射,只要射中之後,人會去追趕,讓獵物奔跑,最後獵物是留血過多死亡的,所以古代很多人都不是直接被箭射死的,而是受傷致死的

仰射必須是目標距離遠,移動速度慢,或者站著不動的情況,你仰射輕騎兵我看看,背風情況你仰射試試,射擊移動靶情況下仰射要麼腦子抽風了。

最重要的是弓箭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中國古代大規模打仗根本提供不了那麼多隻弓箭,而且仰射精度低,對弓和弓手要求比平射高,所以中國古代能出現仰射的機會應該不多,或者說大規模弓箭對射場景也不多

最後弓也有很多種,製造材料也不一樣,有些弓適合仰射,有些適合平射

歐洲戰爭平射的多的去了,另外遊牧民族都是平射

不要看到風就想雨,看個歐美電影就以為全世界戰爭都那樣

另外一點:拍電影或者電視劇還要看預算的,這三國演義拍的時候劇組才有多少預算,拍大規模仰射成本比平射高多了


中原地產50570


看弓箭的有效殺傷距離,而不是射的越遠越好。蒙古人認為蒙古弓最有效率的殺傷距離是三、四十米左右,蒙古射法就是平射,甚至是從馬上向下射。朝天射根本沒有準頭,射的稍遠卻沒有多少殺傷力,也遠沒有影視作品中射的那麼遠。現在的影視劇是盲目學習西方,並不比過去更真實,像電影《英雄》裡面的那種更假、更誇張,完全是不真實的。真正在戰場作戰時,弓矢部隊應該考慮的是有效殺傷敵人,而不是在太遠的射程上去碰運氣,幾十米射程應該是主要的使用方式,一名弓箭手射個三、四箭,就要馬上後退,讓步兵上前準備肉搏了。全拍成朝天射,顯然也是不對的。有人認為靠弓箭能取勝一場戰鬥,是並不多見的。英國長弓兵的那次精典戰例,主要還是法軍選錯了戰場,讓自己的軍隊在泥地、沼澤裡亂闖,限制了自己的機動能力,讓英國長弓兵佔到了便宜。著名的卡萊戰役,安息人獲勝的關鍵也在其騎兵的機動能力,羅馬重步兵顯得太笨重,只能捱打,卻很難打到安息人,被慢慢消耗掉了。而蒙古人也是依賴輕騎兵的機動能力,消耗敵軍的體能和士氣,最後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它的“重裝”騎兵和火器、拋石機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