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之“樑 逸 灣”

府前街原市政府大院西側有一條巷子,從南到北直通通的約有400多米長,就因為中段有條東西走向的馬棚巷穿插而過,將這條巷子截為兩段,南段叫熙和巷,北段叫梁逸灣。

梁逸灣巷的年歲很古老,關於巷名也有些不同說法。

一說是巷名原叫“涼逸灣”,是冰涼的“涼”,而不是姓梁的“梁”,並有文字記錄佐證。清朝光緒年間,高郵有位較為有名的詩人叫韋柏森,他是高郵臨澤鎮人,曾在郵城這條巷子里居住過。他一生寫有好幾百首竹枝詞,先後刊刻《菱川竹枝詞》和《秦郵竹枝詞》面世。他在《秦郵竹枝詞》第35首寫道:“枕痕猶在起梳妝,裝袋煙燒才下床。涼逸灣聽花叫賣,開門喊買夜來香。”這首詩既寫出詩人恬靜清閒的生活情趣,也記下了當時巷子名稱叫“涼逸灣”。

關於巷名還有另一種版本。據說很早以前這條巷子還曾有過一個美麗的名字叫“亮月子灣”,因為巷子南北走向寬敞通達,只要是天氣晴朗的月夜,巷子裡的住戶不論在院內院外抬頭都能看見皎潔的月光。

第三種說法是從地形上證明“亮月子灣”名稱的可靠性和後來的變更過程。當年巷子最北端從張家祠堂門前向西通綵衣街(今中山路北段)又轉向北,形成一個“上弦月”,而從張家祠堂向東、向南從孫家大院(老黨校舊址)門前又形成一個“下弦月”,“上弦月”“下弦月”首尾相連很是別緻,所以叫“亮月子灣”。只是後來有戶梁姓人家入住這條巷子,梁家在城裡開有店鋪,在農村有大片田產,“富居深山有遠親”,平日來往人等多而廣,久而久之,亮月子灣喊成梁逸灣了,流傳到今。

歷史上的梁逸灣巷有過它的繁榮。梁逸灣地處郵城中心,向南出熙和巷可到府前街,北頭從張家祠堂向西達綵衣街,再向北直達城北門,從馬棚巷向西可上中山路、高公橋,向東緊鄰縣府大院和眾樂園(今人民公園)。就以巷子西側來說,它緊貼城中幹道,舊時中市口曾是商戶雲集之地,綵衣街更是濃縮了郵城服裝業精華。據一位老人回憶,當年“鑽記”、“恆昌”、“恆隆”、“葉正昌”等服裝布店鱗次櫛比,裘皮、毛料、絲綢及棉布等各式衣料、各式戲服總是五彩繽紛,同中山路比肩的梁逸灣,就成為一些名人、富人和商家居住的首選之處。

除前講到光緒年間詩人韋柏森選擇了梁逸灣居住外,還有位名人就是王念孫的次子王敬之也曾在此巷居住。他原住南門舊宅(今王氏紀念館),清道光年間遷居梁逸灣“所宜軒”。他有一首詩說:“搜據殘編掛齒牙,蠶絲盡後入繅車。視今視昔憐同癖,未要騷壇重選家(《枕善居漫興》)。”看來,詩人“重選家”後對選到梁逸灣是很滿意的。

梁逸灣小學大約建於上個世紀20年代,高郵許多名人名士曾在該校接受過小學教育。1931年秋,國民政府江蘇省教育廳長周佛海曾到該校視察,時任江蘇省教育廳主任秘書兼編審主任的易君左先生全程陪同視察,他在自己的散文集《運河帆影》中有專門章節記錄這次視察過程。在高郵他們先後視察縣立中學、南門初級小學、梁逸灣小學、城北育才小學,次日又到界首視察界首鄉村師範。易先生說,視察印象是“高郵縣立中學在江北當居第一”,對梁逸灣小學,易先生略感遺憾,原因是該校六年級校訓是:“勁敬淨競靜進”六個字,而到五年級教室,校訓卻是“勁敬靜淨進”五個字。易先生風趣地說:到四年級呢,大概只有四個字了。這是一段歷史笑話。

梁逸灣曾經還有一個戲院。據何瑞芝先生健在時寫的文史資料中介紹,1941年中市口建有“新亞舞臺”,正常演出京戲。繼而又在梁逸灣建立小戲院,常年演出揚劇,當年一些比較有名的揚劇演員都先後在梁逸灣戲院演出過。

上世紀30年代,郵城出現首家西醫醫院即大同醫個院。那是1933年春,張原詮先生自籌資金購資藥品器械從上海來到高郵,起先租賃綵衣街當典巷吳姓房屋掛牌開業,醫院開始規模雖不大,但也能做難產和截肢手術。據說當年有一壯年鄉下和尚,到熙和巷一家大戶門口化緣,木魚子敲兩天兩夜,這家主人就是一毛不拔,繼而和尚絕食兩天,主家仍不肯解囊,和尚在房主門前用利斧斷右臂自殘,大同醫院立即免費搶救,成功實施截肢手術,後來和尚又可外出化緣。此事在城鄉引起極大轟動。大同醫院醫術高超名聲大震,業務日增。為擴大院址,便將大同醫院遷到梁逸灣新半齋茶社舊址20多間房內,增添醫療設備,聘請高級專業醫技人員,建立手術室,設立病房,醫院迅速發展,城鄉百姓受益。

不幸的是1939年秋,日軍佔領高郵,設在梁逸灣的大同醫院被日軍強行侵佔改為“慰安所”。據肖維琪先生調查考證,地處梁逸灣的侵華日軍“慰安所”,原名叫“八千代”慰安所。日本人侵佔大同醫院改設日軍慰安所是有其考慮的,因為梁逸灣不遠處的公園會堂,就是駐郵日軍的司令部,把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大同醫院改為野蠻摧殘婦女的“八千代”慰安所,這是侵華日軍在高郵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鐵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