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我發現事件的神秘性,比她的作品本身更有意思,我想知悉更多關於這個人的事情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當攝影界讚歎:“一個無名之輩帶著她的上乘作品橫空出世”,“如果她為人所知,她會成為著名攝影師”…她已一騎絕塵,身後留下海量攝影作品,驚豔四座。

她就是謎一樣的薇薇安邁爾(美國 1926年2月1日_2009年4月21日),一個生前是寂寂無名 的保姆,死後成為不朽的攝影大師;一個曾被上帝冷落又再次眷顧的人;一個集天才與瘋狂於一身的人。作為一個保姆,她用四十年,強迫性甚至偏執地拍下十五萬張照片,卻不肯示人,到底為什麼?如果說她“透著對人類的理解,有溫暖還有戲虐”,勿寧說:溫暖是她留給人類 的作品,戲虐則是她讓世人迷惑不解的行為邏輯。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或許可以幫我們找到那把解開謎底的鑰匙。

“如果人同世界沒有堅強的情感紐帶,他會感到徹骨的孤獨與失落。但是,他可以有種種不同 的方式與他人關連,這些方式是我們可以探知的”(摘自德裔美國心理分析家弗洛姆的《人類的破壞性剖析》)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神秘

“她整個家族都很神秘,父母雙亡,有個哥哥可能也過世了”

“所有人似乎都不想跟其他家人有任何牽連,所有人似乎都跟家族其他人沒有聯絡”

“她有個姑姑在遺囑裡把一切都留給了她的朋友,而不是家人…而她1965年去世時,她的 唯一侄女薇薇安還活著”

“她不告訴你她的真名”

“她用假的法國⼝口音”

當有人問她是做什麼的,她說“我是間諜”

問她的名字,她說“叫我史密斯”

“她的名字有各種拼寫"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貧窮

她說自己是“窮人窮到死不起”

她“不看醫生,沒有任何醫療保險”

她“非常著迷免費試吃的東西,以至於後來被那家百貨公司永久性地趕出去了”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孤獨

“她沒有家人,從未有過戀人,也沒有兒女”

晚年時“她過得很落魄,一個一整天坐在公園長椅上”

“她越來越孤獨,像隱士”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注重隱私

“她住在三樓的閣樓,一開始就請求安鎖,這樣可以鎖起她的安全地帶”

“她不喜歡談論自己,保守封閉”

“不可思議,你跟某人友好了10年,你卻對這個人只知道這麼點”

“她不告訴你她來自哪,她的背景”

“我從沒想過她會拍照”

“她的僱主是圖片編輯,她都從來沒給他看過她拍的照片”

“她會把別人對她的關注看成是對她的侵犯”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怪癖

她“喜歡看報紙,對溫文爾雅的東西不感興趣,對那些離奇的、惡型怪狀的、不和諧的事件很 注意”

“她的作品瞄準的是生活裡的怪里怪氣、不和諧以及人類的軟弱之處”

“她喜歡揭露笨蛋的頭條新聞,那些揭示了人性中的愚昧的事情”

她“帶孩子走進城裡最糟糕地方:貧民區、垃圾場、工地,帶孩子去屠宰場她還說是個驚喜”

她“愛翻垃圾,大街小巷撿東西”

她“對著垃圾桶拍照”

她“拍沒有穿衣服的服飾模型,有些沒有頭,有些倒在地上,沒完沒了”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古怪

她“穿大衣,戴氈帽,總是隱藏自己的體型,穿得像是蘇聯50年代的工廠女工”

“手臂擺動像納粹行軍一樣”

“騎小摩托型自行車,看起來有點像西方壞女巫”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瘋狂

“孩子被車撞到了,躺在馬路中間,來了救護車,薇薇安一直在拍他躺在地上的照片,嘴裡還嘀 咕著這會是張好照片”

她逼近被拍者,對準他們,人們想“天哪,這女人在幹嘛”

“我很驚訝她沒被揍”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有嚴重的精神問題

她“有時失控,摔打孩子”

“關門滅燈嚇孩子”

“很刻薄”

“有陰暗面”

“很不對勁”

她“逼著孩子塞下食物”

她“在街上故意鑽進巷子就失蹤,丟下孩子”

“毀掉孩子用零錢買來的小玩意兒”

以致於她的僱主抱怨“她的精神疾病有多糟糕”

“她變得太瘋狂了”

“越來越難以為繼”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被迫害妄想症

“她認為有人拿望遠鏡從她窗戶看進去”

她對男人有怒氣“總是害怕被碰觸到”

她說“所有的男人都是為了毀掉你,離他們遠點,提防他們”

“她可能遭遇過暴力襲擊、騷擾或什麼”

“她一定碰到過很糟糕的事”

“她把一個伸手過去試圖扶她一把的男人打成腦震盪”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可憐

遇到三十年前的朋友,她懇求別人“和我聊聊”,聲音透著絕望

“人們因為她的古怪而遠離她,誰會想到她這樣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卻去垃圾回收站,最令人 傷感的是,她吃冰冷的罐裝食品,還不停地說好吃”

當別人想收養小孩,她抱怨“如果你們想照顧別人,為何不想照顧我呢”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矛盾

“她自己拍電影(1972年芝加哥母嬰命案),自己做採訪(尼克松彈劾),她像那個時代的記 者一樣,奇怪的是她不呈現給別人”

“我不認為她那些作品是為了埋沒在塵埃裡”

“如此多產,卻如此自私地不分享她的作品”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這些敘述為我們勾勒出一個薇薇安的畫像:家族疏離、物質匱乏、情感缺失、生硬、脆弱、多 疑、強迫症…無人知曉她究竟遭遇了什麼,唯一可以判斷的是:她極度沒有安全感,這導致她出現了種種精神病態和矛盾行為,而伴隨她一生的兩個最極端表現是:強迫性地囤積和偏執地攝影

有道是: “凡偉大天才,必與瘋狂相隨”(摘自古羅馬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囤積取向

僱傭過她的家庭說“她就是隻馱鼠,她像馱鼠一樣愛收藏東西”

“她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大堆箱子,她讓車庫、陽臺、過道堆滿報紙”

“她房間裡的報紙多得導致她樓下的天花板傾斜”

“別人動了她的報紙,她立刻就會發現,她會震驚、憤怒、抓狂”

“她的收藏像一個小物件的藏寶地:優惠券、便條、發票、傳單、來自政府數千元的未兌現 的所得稅發票、10萬張底片、700卷未沖印的彩色膠捲、2000卷未沖印的黑白膠捲……”

她對保存記憶片段很偏執

“甚至連一顆牙齒她也不想丟掉”

“她花錢長期租用倉儲櫃,一共七個,全部用來裝她的所有雜物”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對囤積取向做出了心理學上的解釋:

具有這種取向的人不相信他們有可能從外界獲得任何新東西,他們的安全感建立在囤積的基礎 上,而消費則是一種危險。他們似乎在一睹保護牆的包圍中,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在這個堅固的 陣地中,儘可能多地把東西帶進來,而儘可能少地把東西帶出去。他們不僅吝嗇錢和物質的東西,而且吝嗇情感和思想。他們對人、甚至對回憶都有一種特殊的忠誠。他們抓住過去的一切 不放,並沉溺於對以往情感和體驗的回憶中。 他們的態度是生硬的,他們似乎想強調他們與外部世界的這一牆之隔…超越他一身之牆的一切 事情,都被看成是危險的,不乾淨的 。囤積取向意味著對他人的疏遠,與外界的任何親密接觸都是對自給自足的安全體系的威脅。

他們的座右銘是“世上沒有新東西”。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我們終於理解了

薇薇安經年累月、處心積慮地用囤積物品為自己築成的一個堅固城堡,是作為她抵禦外來世界的屏障!任何東西的失去都會造成她的恐慌。她 希望這裡密不透風,只進不出。東西累積越多,她越能從中獲得安全感。

而這種囤積取向的極致往往會走向瘋狂!

這裡有一則摘自《強迫性行為的心理學》裡的案例:

只要是在20世紀中期長大的紐約客,絕對認識柯里爾兄弟,他們知名的程度媲美任一屆市長 或總統。他們三層樓高的12間房的豪宅裡,成堆的舊爐子、書本、箱子、腳踏車、雜誌、紙 張、馬鈴薯削皮器、一塊馬車頂蓋、無數的雨傘、汽車零件、一臺老舊的X光機、14臺鋼琴、 古董嬰兒車、一塊福特T型車的底盤以及其他廢物。這些雜物重達100公噸以上,堆滿每個牆 面、房間、地下室與閣樓,並從地板疊到天花板。警察發現兩兄弟時,一個餓死,一個被崩塌 的雜物活埋。囤積症似乎完全吞噬了兩兄弟,他們出身紐約名門,父親是醫生,有幸福的童 年,事業也非常成功,如今卻留下欠稅、房屋遭拍賣、斷水斷電,以及生活失常的臭名。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而一個“窮得死不起”的人,卻長年花錢租用七個倉儲櫃,專門用來存放她的所有雜物!可以說,薇薇安的囤積行為也幾近瘋狂!

問題來了:

為何她卻沒有變成一個真正的瘋子呢?

答案竟然是:

因為攝影!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讓我們先看一下弗洛姆給我們說的另一個概念“生效”:


“人察覺到自己處在一個陌生的與力量龐大的世界,而這種無能感很容易淹沒了他。如果他覺 得自己純然是一個被動的東西,他就會覺得沒有了自己的意志,沒有了自己的認同感,為了彌 補這一點,他一定要有做什麼事,打動什麼人使什麼東西“出毛病”的感覺。這就是生效”。

“我生效故我在”。

“人需要這樣一個獻身的目標,這樣的目標會把他的力量聚合到一個方向,它會把他提起來, 越過他的孤獨存在狀態,同時越過他的種種疑慮和不安全感,並給他生命以意義。在獻身於一個孤立的自我以外的目標時,他超越了自己,脫出了那由絕對的自我中心所築成的牢獄。”(摘自《人類的破壞性剖 析》)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那麼,薇薇安找到了什麼能讓她“生效”的東西呢?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一切偉大的思想都有一個可笑的開端(加繆)”—當她“第一次來到紐約, 她在縫紉的血汗工廠上班,有一天她意識到她想去做點別的—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得見太陽”,僅僅這麼一個簡單的理由就促成了她去“做保姆”,只因為這份工作“給了她自由,有人提供住所,不用太賣力工作,收支相抵,所以有自由的時間用來攝影”。原來她做保姆的目的 最終是為了攝影。

而為什麼偏偏是攝影成為她用來“生效”的選擇呢?

原因有以下兩點: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1童年經驗:也許童年時受到她母親的影響,她曾經常擺弄母親的照相機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2攝影的屬性:

美國評論家蘇珊桑塔格說:“攝影被推舉為一種智取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與之正面衝突。”

“失去家園的個體自我迷失在一個使人不知所措的世界之中-通過迅速的視覺彙編方式來把握 現實 ”

“攝影是能超然地與現實發⽣關係的方式-越過礙事的蠻橫的自我的主張-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棲 身之地的一種途徑”

薇薇安終於發現,隔著一個方型祿萊相機,攝影既能讓她與世界建立連接,從而讓自己“生效”,又 能讓她與世界保持疏離,保證自己的安全感不會喪失。上帝一隻手讓“囤積物”差點淹沒了她, 另一隻手又讓“攝影”解放了她。至此,攝影猶如一道神聖的光,照亮了那個囤積物築起的秘密城堡意外地使她晦暗的人生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看到這,我們唯一能做的假設就是:如果沒有攝影,薇薇安邁爾極有可能是個走向瘋狂的精神 病態者。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可是,問題又來了

薇薇安為何一生拍下大量照片,卻幾乎從不示人?

答案竟然是:

因為囤積症!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別忘了:

對於囤積症,時間的流逝是最可怕的,而照片是鎖住時間的強力手段。每當拍完一卷照片,把 膠捲收進她的箱子,她就等於留住了生活片段,抵禦了時間的流逝,這種行為讓她更加安 心,幾乎可以說“攝影意外地滿足了她的囤積需要”。

而囤積症的“只進不出”原則,又讓她絕對不可能把作品展示給他人,在沒有一絲功利心的情況下,這恰好讓她的攝影更加純粹。

奇怪的是:

根據弗洛姆對人格的分析理論,攝影對應的是“生產性取向的人格”:開放、積極,有創造性。囤積 對應的是“非生產性取向的人格”:閉合、消極、僵化。

兩個如此極端相背的東西完美集於一身,她是怎麼做到的?

上帝的巧妙安排,不得不令人驚歎!正是因為

囤積症和攝影二者互為關照、契合、援手,最終使她在二者中得到美妙平衡,免於走向瘋癲。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偏於一隅,遺世獨立,沒有一絲雜念的薇薇安捕捉到無數轉瞬即逝的生活片段,為世人留下珍貴的街頭影像。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攝影界盛讚她: “像是慧眼,悟透人性,理解攝影,讀懂街頭,此種絕非常事”

“她很會構圖,有幽默感和悲劇感,對環境和光線的感覺很棒,是個全才”

“她的照片透露出一種溫煦”

“對人類悲情的即時警覺”

“雍容甜美的瞬間”

“她是用正方形底片的羅伯特弗蘭克”

“最起碼是海倫樂薇”

“這是名真正的攝影師”

我的靈魂啊,勿求永生,耗盡一切可能的領域吧

而薇薇安“她不會想要這一切發生的,她絕不會讓自己出名,那是她的寶貝,她不會把她的寶貝拿出來

她“只當個女傭,洗地板,準備三餐,照看孩子”

除此之外,“她並沒把自己當成藝術家,她只是拍照”。

攝影“是她的生活方式,是總要做的事,就跟要吃飯一樣”(阿 城)。

薇薇安沒有社交生活,沒有人們嚮往的生活狀態,但她不用妥協,她做她愛做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觀察、調焦、按下快門,把她眼裡的世界收入她的“城堡”,如此她已完成 自我救贖。

有了攝影,“這個現實的地獄,終於成了她的王國”。

她痴迷如阿城筆下的棋呆子-“人總要待在一種什麼東西里, 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證實自己的存在, 切實地掂出 自己的價值。”;

她清醒如加繆筆下的默爾索-“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而是生活得最多”

她像伍爾夫,是一個“意識清醒的瘋子”,一個“十足的矛盾體”

她是記者,間諜,局外人,影像收藏家;

她 更是一個智者,在一卷她自己的錄音帶中她引述了一條《傳道書》中的箴言:“日光之下,並無 新事”

最終,她用攝影來“抵禦時間,和時間打了一個平手”(朱天文)

神判處西西弗斯把一塊巨石不斷地推上山頂,世人說“最可怕的懲罰莫過於既無用又無望的勞 動”,而加繆卻說“這塊石頭的每一細粒,這座黑夜籠罩的大山的每一道礦物的光芒,都對他一 個人形成了一個世界,這個從此沒有主人的宇宙對他不再是沒有結果和虛幻的了”,所 以,“應該設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消解自我融入世界,以對世界的體驗超越自我的體 驗,根據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過完這平凡的一生”(阿城)—我們可以設想,薇薇安也是幸福的。

新浪潮電影大師梅爾維爾的最大願望是“先成為不朽,然後死去“

而薇薇安邁爾“先死去,然後成為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