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手彼此的人生,不強加自己的意圖,不操控伴侶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花哥。

家是最溫馨的地方,是夫妻共同築起的愛巢;是孩子一路成長的港灣;是老人暮年的依靠。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對每個家庭成員來說都至關重要。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就說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的人被困在原生家庭的陰影裡喪失了溝通能力,有的人在不會好好說話的家庭裡傷痕累累,有的人面對無法適應的新家庭結構裡茫然無措……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的家庭,而相似的幸福家庭並非無跡可尋,它們在家庭生活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相處模式:不插手。

不插手彼此的人生,不強加自己的意圖,不操控伴侶的生活

一、不插手,勝過一百句“我相信你”

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穩定和諧的夫妻關係,而兩個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像“伴侶”,而不是像師生。

對方下定決心做出決定和改變的時候,切忌像老師一樣用犀利的態度和語氣進行教導和阻攔。平等和鼓勵的態度才是家庭裡夫妻相處之道,做恩愛而獨立的伴侶比做互相管制的師生更輕鬆。

鄧超和孫儷的家庭讓不少網友羨慕不已,一兒一女,夫妻和睦,生活富裕,這是無數人夢想中的幸福家庭的模樣。但這並不是輕輕鬆鬆就能辦到的,學會“不插手”,才是讓家庭和諧美好的關鍵。

鄧超作為演員已經相當出色,但一直想要圓自己一個導演夢。在此之前,有不少轉型導演不成功的演員“翻車”遭到群嘲,而孫儷沒有因為其他人的前車之鑑而潑丈夫的冷水,橫加阻攔,反而一直表現得很崇拜,在多個場合為丈夫宣傳,大讚丈夫有魅力。

不隨意插手他人的生活,哪怕這個人是你覺得最親密無間的丈夫或妻子。多用尊重和理解來面對彼此的變化,愛他/她,就讓他/她舒服。而不插手,正是最大限度地還對方自由,是家庭相處模式中最慷慨的付出,也是給予彼此最舒適的禮物。

不限制、少操控對方的生活規劃,勝過一百句“我相信你”。

不插手彼此的人生,不強加自己的意圖,不操控伴侶的生活

二、不插手,留給彼此的空間讓家庭更和美

現在仍然有很多家庭結構是老人與兒孫住在一起的,這樣的家庭結構讓祖孫三代距離更近,對於兒女來說照顧老人更加方便,對於老人來說則更溫暖、更有保障,但與此同時也必定會產生許多矛盾和問題。

如何做才能維持這一大家子的穩定呢?

1.把核心教育權還回年輕父母手裡

作為爺爺奶奶,對待孫子難免會溺愛,如果一直放任老人用這種方式教育,那麼不能不擔心孩子養成驕縱、目中無人的性格。而大多數年輕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手段更科學、更符合現代社會要求,對孩子來說,來自父母的教育無疑是更好的,但把“教育權”從老人手裡“奪去”卻成了難題。

有一個堂姐向花哥吐槽:“平時工作忙,顧不上教育孩子,本以為奶奶帶能減輕負擔,沒想到回家管教自己孩子還要被數落,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太累了!”

2.相互理解和包容,給彼此留出空間

孩子年紀太小,持續使用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會影響視力。好言相勸加沒收手機,明明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開端,卻變成了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老人連哄帶抱、橫加阻攔甚至怒罵的混亂現場。

3.老人的不插手,是對年輕父母的鼓勵

一時的溺愛會驕縱了小孩子,也會傷了自己的大孩子的心。適當放手,讓彼此不再扮演固化角色,不再在家庭生活中大包大攬,是對老人的解放,是對兒女的理解,也是對孩子的尊重。

不插手彼此的人生,不強加自己的意圖,不操控伴侶的生活

三、不插手,不是冷漠視之,高高掛起

1.“不插手”不應該被理解為“不作為”

家庭當中最忌諱“不作為”:丈夫事業消沉,無人安慰勸解;妻子工作逐漸有起色,其他家庭成員無動於衷;孩子成績進步很快,卻沒有得到適當嘉獎鼓勵……久而久之,“不作為”會使一個家庭的“熱乎氣”慢慢消散……

正確理解“不插手”,而不是完全“撒手不管”。

2.面對問題,重視但不干涉

兩個人一旦出現問題,一定不能迴避問題,而是要重視問題,為當事人留出足夠空間解決,而不是亂說一氣“和稀泥”,強行按頭和好。

婆媳發生矛盾,丈夫應該做好翻譯機,朝好的方向傳達和調節,哪怕“兩頭瞞”也不要“兩頭傳”,更不要粗暴給出“你應該對我媽道歉”的要求。

親子之間發生矛盾,要商量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而不是咆哮式地扮演狼爸狼媽,強行灌輸教育。

夫妻發生矛盾,孩子可以做雙方的傳聲筒,但不要向矛盾外的家人“通風報信”,煽動矛盾。

不插手彼此的人生,不強加自己的意圖,不操控伴侶的生活

家庭婚姻看似是夫妻二人的事,與其他外人無關,可一旦感情升級為家庭,是否幸福美滿,就又多了許多衡量標準。面對複雜的關係和新的結構變化,家庭的穩定也成為一個不小的挑戰。“不插手”正是意味著尊重家人,理解家人,相信家人。

不插手彼此的人生,不強加自己的意圖,不操控別人的生活。原每個人都能做一個合格的家人,陪伴最親的人,一路風雨同舟,一生相依相伴,一輩子擁有溫馨的港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