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作者 l 文七君

武漢封城已經將近一月,疫情仍在蔓延,不斷試煉著人們的意志。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也許這一個月會像所有平常的日子那樣,融入混沌的時間流中。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也重塑了更多人的人生認知。

人們走進絕望又走出絕望,沉入悲傷又封存悲傷。

在絕望和希望、悲傷和勇敢的輪轉中,我們重新審視了愛情、親情和友情,這三道人生的防線。

01

第一道防線

伴侶

“我很想替她喝了這些苦口的藥,但是我只能看著。”

公眾號 @二更,分享了一對夫妻齊心抗疫的故事。

急診科護士李婷,在醫護救助過程中感染了新冠肺炎。為了不佔用醫療資源,她選擇居家隔離治療。

丈夫海棠用視頻記錄下了夫妻倆一起抗疫的點滴。他說:

“我不能看著咱們家就你一個人逆行……我要跟你一起並肩作戰,一起為武漢加油。”

他每天全副武裝地去給妻子的房間消毒,讓房間保持清潔。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每天變著花樣做好妻子愛吃的菜,讓她有充足的營養抗擊病毒。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每天在電腦上認真記錄她的身體變化,包括體溫、症狀和精神狀態。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他瞞著父母和孩子,獨自承擔了妻子患病的巨大壓力。

“我還能為你做點什麼?”

“你出去,你不要離我這麼近,萬一傳染給你怎麼辦?”

一個在門外,一個在門內,彼此只隔著一扇門,卻似乎是世界上最難以逾越的距離。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張小嫻說:我們都曾經渴望愛情是一場盛宴,最後想要的卻是一家子的尋常晚飯。

疫情之下,這對夫妻內心盼望的,也不過是能坐在一起,面對面好好吃一頓飯。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李婷感染的第7天,是他們結婚四週年紀念日。 她一打開門,就看到門口擺著鮮花和蛋糕。

“那一瞬間,眼淚差點掉下來了。”

“武漢封城,大多數店都關門了,我不知道在那個時候,他究竟費了多大的努力才給我準備好這些驚喜。”

他把準備好的紅包遞給了她,裡面沒有錢,而是一張欠條——

“老婆,今天是我們結婚4週年,待你痊癒,待疫情解除,憑此字條,帶你去這個地球任何一個你想去的地方,愛你。”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說:

“在這動盪的世界裡,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裡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

在疫情的生死考驗裡,武漢城中的愛情,成為一場場傾城之戀。很多人一夜之間明白了:

白頭偕老的愛情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有個人對我們不離不棄。

一週前,我也大病了一場。乾咳,高燒,症狀跟新冠肺炎一樣。

當體溫計上顯示38度時,先生的表情凝重起來。他難受地倚在門口望向窩在床上的我,一句話都沒說,但是眼神閃爍。

他立即下樓去買藥,轉了好多社區才找到開著的藥店。

此後,他不斷在網上搜羅醫學知識,按時提醒我吃藥,每隔兩小時就提醒我測體溫,每日每餐花心思做我能消化的飯菜,還剝好水果放我床頭監督我補充維生素。

他有項目要忙,但是隻能夜裡等我睡後,才去加班。

後來我終於退燒了,證明是虛驚一場。先生才敢告訴我,我發燒後他就變得特別恐慌,心裡想象各種不測的可能,越想越不安,越想越不捨。

“看著你在床上咳嗽,我心裡特別疼。早上你退燒了,我總算鬆了一口氣,感覺世界都晴朗了。”

有你這句話,可消永夜,足慰餘生。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在這個城市裡,百千萬人聚集,外面是萬家燈火,而我們的手機通訊錄裡,也都躺著上百個名字。

可是當你深夜難過時,能在凌晨三點還秒回你微信的,也許只有愛人。

當你生病時,能拼著感染風險給你買藥到處找醫院的,也許只有愛人。

當你直面生死,精神崩潰時,能不斷鼓勵你振作給你依靠的,也許還是愛人。

疫情之下,恐慌和焦慮如影隨形。

伴侶就是我們最值得託付的依靠,也是遮擋人生風雨的第一道防線。

02

第二道防線

父母子女

2月8日元宵節,武漢的李麗娜被網友拍到在自家陽臺上敲鑼求助。

視頻裡,喑啞的哭聲夾雜著響亮的鑼鼓聲,催人落淚。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她母親雙肺重度感染,高燒近40度,生命危在旦夕。但是醫院一床難求,怎麼都住不進去。

120聯繫了,無果。求助社區,也沒有辦法:你們這種情況的多了。

走投無路了,她只好在陽臺上敲鑼,邊哭邊喊:

“我每天都在這裡敲鑼,沒有辦法了,我實在沒得辦法了……”

“母親快要撐不下去了,就在這關鍵的一兩天。我也有體面的工作,但為了給母親求床位,我不要臉了,只希望母親能活命。”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李麗娜求助的視頻發出後第二日,她母親住進了漢陽醫院。

她敲碎了兩層臉盆,才換來母親的一個床位。

大災當前,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的武漢,住不進醫院的病人不知道還有多少。

如果沒有女兒拼命的求助,誰敢想這位近60歲的母親,會面臨怎樣的處境?

或許只能聽天由命。非常刺骨寒心,卻是血淋淋的事實。

在《人物》雜誌的一篇報道里,我還看到了一個數據:

在武漢剛剛封城的那一週裡,共有超過3萬個異地訂單送給武漢的老人。訂單上還有特別的備註:

麻煩告知我爸媽,讓他們務必務必出門佩戴口罩,回家就洗手換衣服。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封城的武漢,是遠方的遊子想回卻回不去的家。訂單上的備註,是他們對父母最深的牽掛。

如果沒有子女的牽掛,那些連網絡都不會用的老人,被完全隔離在家,安全堪憂。

我想那些在武漢街頭驅馳的快遞小哥,他們送的又哪是一份普通的外賣呢?

他們鏈接著一個個被隔離的家庭,配送著一份份未被隔絕的親情。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在疫情下傳遞著愛的,不止有為老邁的父母下達的訂單,還有後方的父母為前線的英雄兒女,寫下的一封封家信。

感染性疾病科的藺詠梅,收到了內蒙古的老母親發來的一封家信。在信裡,母親親筆寫道:

“你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次戰疫情的前線,你不要擔心媽媽和爸爸的身體……媽媽等你勝利歸來,媽媽老啦,一年才能等你回來一次,不容易呀!努力完成這次艱鉅的任務,不要讓媽媽失望呀!”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1月28日,一位父親給一線抗疫的孩子,發了一段長長的信息: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2月3日,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潛江組成員員麗,收到了爸爸的家信: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一封封家信裡裝載的,是信念,是盼望,是鼓舞,也是人生的退路和保障。

每一個衝上前線的抗疫者,是大眾眼裡的英雄,更是父母眼裡的孩子。他們並不比別人多一份超能力,只是比別人多一份勇氣、責任和擔當。

當災難來臨時,我們清楚地看到,人生的這根絲線上,父母牽掛兒女,兒女牽掛父母。

對於年輕的子女來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和歸途。對於年邁的父母來說,子女在,生命就多了一份從容和保障。

這世上,每一對父母和子女,都是彼此在災難面前的第二道防線。

03

第三道防線

親朋友鄰

除了愛人伴侶、父母子女,疫情之下,還有很多親友鄰居,在給予彼此援助。

有的家庭,全家大人不幸全部感染,只能把孩子託付給親戚朋友,甚至同事和鄰居。

武漢網友 @半夏春秋,在除夕之前與老公雙雙高度疑似感染。

可家中還有兩個幼兒,他們必須隔離。但是武漢封城,答應幫忙照顧孩子的大姐無法入漢。她萬般無助,看到兩個可愛的孩子,淚如雨下,只好跑到網上求助。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求助發出後,微博被轉發數萬次,引來大量關注。一位署名為@高澤金老師 的網友回應:我希望去接您的親戚。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1月25日零點17分,高老師在微博回覆網友:

報告,接到孩子的姑姑。這一天的擔心,苦悶,這一天的無助彷徨,這一天的期待和眾人支持。謝謝大家。

可以想像,在武漢和孝感已經封城的情況下,這一路能把人送進武漢城中,要付出多少曲折無助。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高澤金老師說:一場生死時速,一次從長春—鄭州—大悟—孝感—武漢的接力。

在這場生死接力裡,第一棒是姑姐願意冒著危險來武漢幫忙照顧,第二棒是親朋好友及熱心網友的轉發關注,第三棒是高澤金老師及其朋友的鼎力襄助,第四棒是熱心人士的無償協調。

親人,朋友,熱心網友,愛心人士,缺了這中間的任何一棒,兩個年幼的孩子都將陷入被傳染或者無人照顧的危險境地。

高澤金老師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我們渺小,但我們盡力偉大。

在這個必須居家隔離的環境下,我們還看到了很多鄰里相助的故事

無數個看似渺小的故事背後,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網友旅墨的老公是消防員,疫情爆發那天,他們需要出警,卻沒有口罩。業主群裡有個大哥自願把家裡的口罩拿了出來。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旅墨很感激,要付口罩的錢,但大哥沒要:

他們比我們更需要口罩,因為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杭州的豆子,隔離期間連菜都買不到,鄰居發來了一條微信:門口有青菜……沒菜了就直接來我們這邊割菜吃。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網友譚小包,2歲女兒的身上起了大片紅疹,家裡沒有備用藥,周圍藥店都關了門。不知道怎麼辦,譚小包急得直想哭。

老公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小區群裡求助,沒想到好幾個鄰居都跳出來說:我家有藥,需要可以來拿!

疫情之下,普通人的三道防線:伴侶,父母子女,親朋友鄰

這是一個我們訓練營學員的故事:

不少鄰居已經沒有口罩了,舊口罩洗得只剩薄薄一層都還在用。她看著實在不忍心,把自家的大部分口罩拿出來,免費分發給鄰居們,一戶給15個。

有兩位年輕鄰居需要復工,她一下就給了20個。在這個到處缺口罩的節骨眼上,她一下就分出去近100個口罩。

這一個個故事,讓我想起來陶淵明的一句詩: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疫情籠罩之下,每個人都是局內人。但即使自顧不暇,大家都還在守望相助,為彼此拉上人生的第三道防線。

04

俞敏洪回憶非典時曾說過一句話:

生命正是因為脆弱而珍貴,親情和友情正是因為平淡才被我們忽視。

經歷了災難,才懂得劫後餘生。

就像開篇裡,不幸感染病毒的李婷所說:

“我們都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身邊有愛人,有親人,有朋友,或許就是因為我身邊有這麼多人支持,我才能有力量去對抗病毒。”

加繆在《鼠疫》中說:一個人能在疫情和生活的賭博中所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回憶。

將來我們還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但無論如何,2020年這個春天得到的愛和保護,我們不能忘記。

是至愛伴侶,在你艱難無助時,為你挺身而出。

是父母子女,在你走投無路時,為你兜著底。

是親朋睦鄰,在你心急火燎時,記得拉你一把。

我分享的這些故事,在疫情爆發至今的一個月裡,還有很多很多。而在人類歷史上,在無數的災難面前,這樣的故事,還有更多更多。

歷史上,人類曾無數次面臨滅頂之災,卻從未真正的倒下過、沉淪過。一輪輪的絕處逢生,一次次的劫後餘生,無不在提醒著我們:

為什麼要夫妻恩愛?為什麼要父慈子孝?為什麼要友鄰和睦?

因為正是他們,為我們織起了人生的三道防線。再危險、再艱難,都賦予我們一往無前的勇氣。

Reference:

1.《外賣訂單裡的武漢:穿越隔離的愛情、親情與勇氣》,來自@人物,作者丁畏

2.《那個被感染了的急診科女護士》,來自@二更,編輯 Decem

3.《“病好了,我要再嫁給你一次!”》,來自@二更,作者三水

4.《這都是什麼神仙鄰居啊!》,來自@二更,作者項18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