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巴什故城——玄奘講經之地


蘇巴什故城——玄奘講經之地

因為唐僧,因為《西遊記》,蘇巴什故城已經成為庫車地區最重要的古建築遺址和最有影響的旅遊地點之一。由庫車縣城乘車向北行,大約半小時就來到了大名鼎鼎的蘇巴什故城。蘇巴什故城又稱昭怙釐大寺,隔河分為東寺和西寺。西寺就位於公路邊的確爾達格山南麓,即使不買票進入景區,透過車窗也能瀏覽到它的風采。

蘇巴什故城——玄奘講經之地

進入西寺,首先吸引目光的是那一大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石碑,上面用維吾爾語、漢語和英語三種文字寫著金色的“蘇巴什佛寺遺址”,已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寺大體呈方形,為魏晉時代的佛寺遺址,殘跡宏大,周長約300米,牆高約10米。牆內殘垣密集,為僧舍所在地。西城裡最主要的建築是一座約十米高的方形塔殿,也是蘇巴什故城的標誌,形狀類似印加文化中的金字塔神廟建築,有一條石階可以通到塔殿上。遺址上有數座高塔,北面有佛洞一座,壁刻龜茲文和佛教人物像,曾出土有壁畫塑像等,還發現過寫有古老的吐火羅等文字的木簡及殘紙。

蘇巴什故城——玄奘講經之地

蘇巴什故城曾經是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相傳玄奘西天取經時曾路過龜茲,並在這裡登壇講經頌道兩月有餘。那時是這座寺院的鼎盛期,佛寺的建築一度蔓延到銅廠河東西兩岸的斜坡和高山上。每天黎明,成千上萬的僧侶同時梵唱,場面蔚為壯觀。可以想見,一個能讓唐僧逗留不到兩個月的佛寺該是何等的盛極一時。然而,眼前所看到的,除了頹圮的廢墟還是廢墟,滿目殘破的土牆讓人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當時興盛的佛事。飽經歲月侵蝕而屹立不倒的殘垣斷壁似在掙扎著向人們傾訴歷史的悲壯和無情。

蘇巴什故城——玄奘講經之地

蘇巴什佛寺遺址往北不遠處有一個維吾爾族村子,據說就是《西遊記》中“女兒國”的原型。這也為蘇巴什故城平添了許多傳說魅力。從西寺出來,公路對面的東寺依山而築,層層疊疊。南北長約50米,東西長約140米,下存房舍、塔廟遺址,均為土坯建築,牆壁高達10多米。東城內有3座高塔,最北一座聳立在半山腰,登上去可俯瞰到東寺遺址的全貌。北面的山上還保存有幾座殘留的禪窟,留有龜茲文字和佛教壁畫。

如今,面對這大片的遺蹟,除了無盡感慨,剩下的也只有對時間和歷史的喟嘆臣服。不知有多少文明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化作了彈指一揮的瞬間.....

蘇巴什故城——玄奘講經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