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慈禧太后,虽然只是垂帘听政,没有如武则天那般直接称帝,她也大权在握,掌控整个清朝达半个世纪那么久。

慈禧是个有政治才能精明能干的女人,她的才能丝毫不逊武则天、吕雉,唯一可惜的就是,她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清朝统治者服务,为她上位者的利益服务,她无法做到牺牲个人的利益,无法做到以大局观为主,倘若她能够做到以民族大义为主,可能历史会重写。

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1

慈禧全名叶赫那拉·杏贞,儿子继位后,尊称她为慈禧太后。

她出身不高贵,父亲在京城只是个小官,慈禧17岁时,参加选秀,被选上而入宫,她因貌美而得咸丰皇帝的喜爱,被封懿贵人,她琴棋书画都会,聪慧又机敏,咸丰帝与她相处起来很轻松愉快,两人总能找到共同语言,进宫两年后,就被封为懿嫔。

21岁那一年,她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母凭子贵,被封为懿妃,第二年就被晋封为懿贵妃。

慈禧是个聪明的女子,她深知在后宫之中,皇帝的宠爱是不长久的,孩子才是她的立足之本,她依靠儿子登上了懿贵妃之位,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女人。

咸丰帝是个没有本事也没有胆识的皇帝,无法改变当时的政局,就选择了沉迷于女色之中,原本身体就孱弱,长期被酒色掏空,他的身体状况变得更糟糕。

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她生不逢时,当时的清朝已是外忧内患之际,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帝不顾大部分大臣的反对,带着妃嫔逃离京城到承德避暑山庄避难。

逃离之前,慈禧劝阻咸丰帝留下,作为朝廷的主心骨,作为一代帝王更应该坐镇京城,咸丰帝没有听劝,依然逃跑了。

咸丰帝的身体越发糟糕,他更加沉迷于酒色不可自拔,酒色早已掏空他的身体,很快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弥留之际,他把权力分成两份,一份分给慈禧和皇后以及自己的儿子,另一份分给了八位辅佐大臣,既希望八大臣辅佐儿子,又同时牵制他们。他死后,慈禧的儿子登基为帝,就是同治帝,皇后被尊为慈安太后,当时人称"东太后",同治帝的生母被称为慈禧太后,人称"西太后"。

慈禧开始直接接触政治,拥有权力。

八大臣手握大权,慈禧空有才智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她和同治帝成了傀儡,野心勃勃的她不甘于如此被人掌控,她与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联手设计了八大臣,把八大臣赶下台,她掌管了大权,两宫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2

执政初期,她重用汉臣,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她的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一旦改革威胁到她的权力之时,她就会立即制止,她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维护她个人的利益,维护她的个人权力。

她想法设法剥夺恭亲王奕訢的封位,一人独揽大权。

被权力所支配的她放不下权力,也无法过没有权力的日子。儿子只要大婚,就意味着已经成年,她要归政于儿子,她就再没有垂帘听政的理由,因此,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儿子的大婚,导致儿子17岁才结婚,她才不得不撤帘归政,同治帝亲征不到两年就病逝。

同治帝死时未留下任何儿子,没有继承人登基皇位,国不可一日无君,慈禧选择了年仅4岁的亲侄子为皇帝,因小皇帝年纪很小,无法亲征,慈禧又可以光明正大地垂帘听政了。

这个小皇帝就是光绪皇帝,慈禧对小皇帝非常严厉苛刻,自小的成长环境使光绪帝养成了懦弱胆怯没有主见的性格,他根本不敢反抗慈禧。

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慈禧就这样继续垂帘听政,不舍得放权,一拖再拖,拖到光绪帝19岁时才为他筹备大婚,返政给他。

亲征的光绪帝不知如何处理朝事,朝内大小事务,他都要亲自请示慈禧,慈禧虽然没有再垂帘听政,大权依然牢握手中。

可怜的光绪帝连自己的婚姻对象都无法发表任何意见,她的皇后妃嫔全都是慈禧亲自挑选好,就连他想把自己宠爱的珍嫔晋升为妃还要被阻拦,不但不升反而降为贵人,好不容易努力了一年才升为珍妃。

清朝末年,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中都有慈禧的参与。

光绪帝因自小教育自己的老师被慈禧赶出京城而愤怒,他人生中第一次反抗慈禧,他决定变革,他发动的著名"戊戌变法"才维持103天就被慈禧破坏了。

没有权力犹如傀儡的他如何斗得过掌权几十年的慈禧,慈禧认为光绪帝这一变革就是在挑衅她的权威,跟她夺权,独掌大权多年的她如何忍得了,她把光绪帝长期囚禁起来,与世隔离。

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3

清朝的统治日益面临越来越重的威胁,联军全面攻占北京时,慈禧慌慌张张地带领皇帝贺嫔妃们逃难了。

大概她也想不到她人生中还会再有一次如此狼狈的逃亡。年轻时,她曾劝阻过自己的丈夫不要逃跑,留下坐镇,她当时的心里未免没有鄙夷那个没有担当的咸丰帝的想法,而如今,她自己竟然主动要逃跑,人生不得不说是个莫大的讽刺。

清朝的统治逐步走向灭亡,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

处于政治中心,并且掌握最高权力的慈禧,摆脱不了自身的局限,做不到牺牲个人利益,以民族大义为主,她每个决策都是为了自身的权力,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是为了方便自己。

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她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加速国家灭亡的速度

光绪帝临死之时,她立刻选了自己的侄儿博义作为皇帝继承人,博义就是末代的皇帝,最后一个皇帝。

光绪帝死后第二天,慈禧就死了,享年73岁。

她掌控清朝近五十年,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权力荣耀,就连死后她的寝陵也陪葬了大量珠宝珍玩,大概她没想到她会因这些珠宝不得安宁,这些珠宝在战乱之时被人盗走了,她也被抛棺弃尸了。

倘若她不是汲汲于权力无法自拔,也许清朝是另外一种光景。

她对权力的热爱,性格的强势导致她在儿子的教育上是失败的,没把儿子教育成一个合格的帝王,侄子也是被教育的很失败,在母亲的身份上,她是挺不合格的。

图片来源《一帘幽梦之咸丰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