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我的家鄉是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夢與詩的地方,很多奇異的民間風俗如神劇般存在。

就粽子來說,別人家都是端午吃粽子,而我家鄉在端午卻是包自己的水餡包,而粽子元宵過後就開始裹了,二月二才是家家戶戶吃粽子的日子。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老家裹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正大方圓的二月二粽子,還有一種叫被窩粽。

正大方圓的二月二粽子是四個角,個頭較大,每隻足有三至四兩。為什麼要裹這麼大?因為在大集體時代,生產隊給每家每戶分配上交石灰石的任務,過了元宵節就算過完年,春耕生產還沒開始,就利用這段農時間家家戶戶齊動員,上山挑石灰石交生產隊統一燒製石灰,用來稻田除草,那時還沒有除草劑,只能用土法除草。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石灰石礦離家較遠,每天為了節省時間多挑幾擔,就帶棕子當乾糧。再說挑擔又是重體力活,需要補充大量食物,所以粽子是正大方圓的便於攜帶。我記得第一次隨父母去挑是十三歲,一擔只能挑四五十斤重,中午要吃兩個粽子。往事不堪回首,那時農民生活確實是苦,說多了都是淚。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有點扯遠了,還是回到正題。另一種是被窩粽又叫陪嫁粽,是母親專為女兒出嫁準備的。古時候結婚都早,過了十歲就是婚嫁年齡。十來歲少不更事啊,何況過去又沒什麼手機、電視等等信息來源,怎麼辦?辦法總比困難多,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可見媽媽真是事無鉅細為女兒操碎心。這時候就想出了包粽子方法,即防著女兒嫁過去餓著,又把性啟蒙的事兒一起辦了,是不是很奇特啊?平常粽子四個角,被窩粽只有三個角而且很清秀的那種。更玄妙的是還要包些難以描述的三條腿粽子,具體長怎麼樣先請自己腦補下,反正有點新婚必讀的意思在。好了,關子就賣到這,請跟上小編腳步包粽子去吧,謎底在等你解開哦。

2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在現場會你發現這種奇怪的三腳粽子是要兩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先由一人一腳一腳的包好,另外一人把三個腳疊起來,細心組合好,然後用一種煮過的荻草花芯捆綁緊才可以。因為是陪嫁用品,包裹時就顯得很正式很有儀式感。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通通包好後就下大鍋,用乾柴烈火使勁煮,等三四小時後滾滾熱氣在房頂下急急翻騰時,粽子也就煮熟了。女兒出嫁時,至少有四個擔子先出門,分別是子孫桶三樣紅、豬肉雞子面三大禮、針線火熥嫁資籃和大花大紅嫁資被。為孃的把被窩粽和染成紅色的生雞蛋用紅布包好,仔仔細細藏在被子當中,生怕有一絲閃失,在長輩心中被窩粽關係到女兒一生的幸福和未來家族的興旺,因此萬分虔誠和隆重。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歲月在變,人心不變。老家很多奇特的風俗現在仍然沿襲傳承,家鄉的粽子仍然與端午扯不上一點關係。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二月二 龍抬頭,今年的二月二與往年不同,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正在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病魔的肆虐

粽子,一個與端午無關的故事


中華兒女一起加油,期待春暖花開早日到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