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自古以来,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之间的矛盾,都是难以调解的。尤其是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情况下,当各自都成家之后,对于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便产生大的变化。

过年回家团圆是传统理念,但不是每个家庭在这样的节日氛围内,都会是很开心的。已经结婚了六年,有一个四岁孩子的刘女士,她的妯娌也有一个与自家儿子相差几个月的孩子。

由于都是小男孩,而且自己家的孩子属于长孙,所以刘女士想着自己的婆婆,应该会对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


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但在过年回家的时候,一系列的事情导致刘女士对着婆婆发了火,指责婆婆太过于“偏心”,将不满的情绪发泄了出来。

比如同样要喝饮料,婆婆会迅速拿给丈夫弟弟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被晾在了一旁。再比如吃饭的时候,婆婆会一直给另一个孙子夹菜,却不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些都让刘女士觉得很恼火。

而在争执之后,婆婆还是依旧对小儿子家的孩子好,为此刘女士很生气的跟丈夫说,不在老家过年了,要回自己家过,省得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会受气。


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实际上,在争执的时候,婆婆已经道出了原因,而这也是不少中国老人的暗伤。婆婆之所以会疼爱小儿子的孩子,主要是小儿子平时会常常来看她,给她养老,自然也就在内心上,会偏向于他家孩子。

从传统的概念上来说,大部分的老人都觉得养儿防老,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很孝顺。尤其在孩子较多的情况下,每个人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对父母的关注会更少。此时,更在意父母的孩子,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偏爱”,连带孙辈也更受喜爱。

不可否认,有些父母确实做的不够到位,会因偏心的举动,伤害了晚辈的情感。但凡事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在指责父母“偏心”的时候,有些作为晚辈的,是否也要看一看,自己平时如何对待父母的呢?


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父母偏心的原因:

1、孩子的态度

随着父母逐渐变老,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双方的交流会越来越少。再加上,很多孩子将抚养老人当成任务,平时没有过多的在意,甚至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也没有过多的关怀。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其中的一位孩子对父母表现出更加照顾的态度,自然会造成父母偏心的情况发生。


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2、精力的付出

部分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也有偏心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自己付出了更多精力的孩子,内心是难以割舍的,日常生活中会在很多方面,存在偏爱的现象。而这种行为会令不被偏爱的孩子,在情感上被伤害,之后想要修补彼此的关系,难度是非常高的。

3、相似的长相

之前有相关的报道,说的是有一家庭中的母亲,对大女儿非常好,但对小女儿的态度很差,原因是大女儿长得更像自己。对于一部分父母而言,看到与自己长得相似的孩子,仿佛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因此会愿意将更多的心思,花在这个孩子身上。


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4、孝顺的因素

当孩子成家之后,都会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儿子或者女儿的对象容易相处,而且还表现的很孝顺,很多父母的内心会偏向于这个小家庭,连带孙辈也更容易得到喜爱。虽然不能排除有些父母“欺软怕硬”,对孝顺的孩子不当回事,反而偏爱不孝顺的孩子,但从大概率上来看,还是孝顺的孩子更容易被偏爱。

5、性别的不同

“重男轻女”的现象,尽管在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能否认还是有许多家庭,对于儿子会更在意,忽视了女儿的感受。并且有些家庭,还动不动便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挂在嘴巴,拿女儿当外人一样对待,做法可悲又可笑。


过年回家,婆婆“偏心”惹不满,道出原因揭开了中国老人的暗伤


人无完人,父母偏心属于常见现象,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兄弟姐妹之间不和。而除了主观上的偏爱之外,有些父母则是不善于沟通,会让一些容易乱想的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进而从情感上会逃离,做出伤害彼此感情的事情,令关系更为紧张。

关系的亲密程度,不能只依靠单方面的付出,父母的“偏心”,很多时候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找出原因很关键。当然,有些孩子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对父母不闻不问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