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哪一位武将战功最大,并起到绝对作用?

我见过宇宙


关于这个问题,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作为回答。个人认为曹操是三国里战功最卓著的人。

曹操(155年—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征四方“,对内消灭袁术、袁绍两大军事集团,以及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到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政策,使战乱的中原,重新恢复稳定的秩序。

也许有人说曹操是政治家,是集团领导人,不算武将。其实早年曹操就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就升为洛阳北部尉。从曹操最初的官职看,他算是行伍出生,有正统的军职。他在任都城洛阳北部尉时,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令“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时皇帝宠幸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捉,曹操遂下令将其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早期就是个令行禁止的将帅之才。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与皇甫嵩合力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

公元188年,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位列其中,任典军校尉。从这些看,曹操都是正经八百的军事将领。

后来因灵帝驾崩,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新旧交替之时,历来为封建王朝最不稳定的时候,各方势力角逐,最易造成宫庭内斗,甚至流血事件。

此时外戚大将军何进欲乘灵帝之死,诛灭皇帝宠幸的十常待,密召外部势力并州牧董卓进京实施计划。然因机密泄露,被宦官反杀。

董卓入京,执掌朝政,废少帝改立献帝,擅自废立,专摄朝政,倒行逆施。曹操不愿与其合作,借宝刀欲刺杀董卓,因董卓突然睡醒,未能成功,曹操临机改刺杀为献宝刀,然后,改名易姓逃出洛阳。回乡后“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会盟天下,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曹操任奋武将军。董卓见盟军势大,焚毁洛阳宫室,协迫献帝迁都长安。然盟军因各怀私利,又惧怕西凉军的剽悍,无人敢向西推进。独曹操主张同盟军迅速西进,与董卓决战,因无人响应,遂独引本部军马,孤军深入,因力量悬殊,在今河南省荥阳西南大败,自己几乎送命。曹操捡回一命,欲用自己的英雄壮举,建议盟军继续西进,围困董卓,但因盟军内部各怀鬼胎,致使会盟流产,各军散去。

从曹操入军职,看他在军中的表现,包括制度的建设,制度的执行。仗义疏财,招兵买马,奔走呼号,拯救危局,会盟天下等责任担当,除暴安社稷,孤军敢先锋的气概,都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前期将军的本色,并明显优于其它人的表现。

公元191年,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192年曹操在山东大败黄巾军,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组成青州兵。193年,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陶谦等。195年三败吕布。196年迎汉献帝东归,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迁都许昌。196年至197年三征张绣,迫使张绣两度投降。198年至199年打败吕布,吕布投降后被杀,向北击败张扬旧部,取得河内郡,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集团拥有青州、幽州、并州、青州四州。拥兵数十万,兵精粮足。袁氏集团四世三公,位高权重,积累深厚,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曹操当时的军事实力相较袁绍,差距很大。但曹操毫不惧战,采用谋士许攸之计,偷袭乌巢,火烧袁绍军粮,造成袁氏集团军心动摇,张邰、高览投降曹操,袁军溃散,曹军大胜,斩首七万余级,袁绍逃到黄河以北,不久病死,曹操由此统一了北方。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能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胜利。

可见曹操的战功之大,军事才能之高,举世少有。

随后曹操率军远征乌桓,取得白狼山大战的胜利,阵前斩杀单于蹋顿,降者二十余万,并扫清了袁氏集团的残余势力。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亲征荆州刘表,刘表病死,刘琮率荆州之众投降。曹操长途奔袭投奔刘表的刘备,大破之。击溃刘备后,曹操想乘势一举并吞江东。孙权、刘备在危难来临之际结成联盟,在主战派周瑜、鲁肃、诸葛亮的撺掇下,周瑜采用东吴老将黄盖的诈降计,以火攻,借助风势烧毁曹操连接舟船,致使曹操大败,也使其一统天下的愿望落空。

赤壁战败后,曹操退回北方,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求贤令》等,主张”唯才是举“,等,发展和稳定了经济,并笼络一批人才。

公元211年,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当年七月,大败马超、韩遂。至十月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曹操后来又历数战,一生可谓征战不停,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

从曹操一生经历的战争看,他精通兵法,治军严整,爱惜将才,尚礼重法,不畏豪强,用人唯才,并在军中实行屯田制,为解决军饷发展经济提供强大物资保障。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武将中战功最大,并具有绝对稳定局势的关键人物。

陈寿曾在《三国志》这样写道”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谅茂评曰:”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以上两点也可佐证,曹操为三国时期战功最卓越的军事家。其历史地位也非其它人可以比拟。


古人观察


要论战功最大的武将,非东吴周愈莫属了。

一、周愈祖有积蓄,田产颇丰。周愈与孙策交厚,在孙策经营江东的过程中,出粮出力。奠定了孙吴集团的基础。

二、曹操吞并荆州后,迅速击溃刘备,亲率八十三万军队下江南,与东吴隔江相对,企图一鼓灭吴。

在这灭国失地亡命的紧急关头,大部分文武都主张投降保命,孙权也心慌动摇,只有周愈、鲁肃等人主战,并最终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

周愈既是东吴军队统帅,又是孙刘联军司令。

赤壁一战,烈焰弥天,杀得曹操兵败如山倒,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国鼎足的形态。


逆天战帝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宋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给出了答案。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诸葛亮三气周瑜)。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文涛武略,对吴国的建立与发展功不可没。你看周瑜合适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