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偏心、爱财:有这三种思维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才会更幸福


自私、偏心、爱财:有这三种思维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才会更幸福

【1】引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从传统观念上,更多的还是“家庭养老”占主导地位。但在现实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子女孝敬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老年人养老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某种手段来解决。

步入老年,真正诉求到底是什么?核心需求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情感上的需求,一个是经济上的需求。从情感上,老年人群体更希望被关注、被重视,甚至希望被子女们“宠溺”;从经济上,或许已经没有多大的“挣钱”的欲望,但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在需要花“大钱”的时候能有足够的保障。

多种因素交汇,造成每一位老年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不可否认的是,老年人本身已经处于“弱势”,谁都有追求晚年幸福的美好愿望。但是将自己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会让晚年生活很难得到保障。因此,最关键的,是要看老年人自己对待养老的态度。

因此,建立起三种“自养”思维,对于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尤为重要。

【2】三种养老思维

<strong>(一)“自私”思维。

对于老年人来讲,考虑晚年生活的出发点,首先是自己,而不取决于他人

自私、偏心、爱财:有这三种思维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才会更幸福

张大爷在70多岁那年老伴儿过世了。自己一个人独居生活,因为自己房子问题,被孩子折腾过好多次。孩子一直灌输给张大爷的思想是,房子最好提前过户给孩子,又方便而且花钱少,不然今后继承的时候要涉及到很高的费用。

禁不住孩子们天天念叨,张大爷把房子卖给了孩子。没过多久,孩子跟张大爷提出,因为平时工作忙、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希望把他送到养老院,有吃有喝还有人照顾。张大爷不愿意离开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

从心理上来讲,张大爷对自己的“家”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并不太接受住养老院的做法。但是房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不管是不是答应孩子们的要求和想法,对于他自己来讲,已经没有任何保障。极端点说,哪天需要花大笔钱看病,都得看儿女的脸色……

对于张大爷来讲,心理真实的感受是,一步步跳入孩子们设计好的“坑”、一步步把自己推到被动面。即使孩子没有做出格的事儿,但是从心理上来讲,怎么可能舒坦得了?

这种类似的事情,绝不在少数。

“自私”这个词语对于老年人来讲,不是贬义词。在晚年生活中,“自私”是指,老年人考虑问题,首先要以自我为出发点,要把自己应该怎么办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上,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安排

从表现形式上,老年人的“自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财产上的自私。这一点特别重要,所有养老生活,是建立在经济条件的前提之下,别把钱的问题寄托在别人身上。特别建议,老年人的“钱财”,首先用在自己身上。之前文章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这里再强调一下:钱财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传”的!辛劳多半辈子,唯有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2)情感上的自私。很多老年人半辈子都为儿女考虑,宁可自己吃点苦、吃点亏,也不想亏待了孩子。所以,很多老人年纪大了,都不太愿意麻烦孩子;还有些丧偶老人,照顾到孩子们的感受,想找个后老伴儿却不敢开口……。这里需要表达的观点是:

老人的情感要出于自己生活的需要,可以跟子女们开诚布公的沟通,不需要单方强制的索取、也不需要被动照顾单方的意见,但是可以达成意见上的共识,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strong>(二)“偏心”思维

尊重孝心,摒弃不孝,要学会做到“公平”

自私、偏心、爱财:有这三种思维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才会更幸福

李阿姨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

小儿子从小学习比较优秀,深得李阿姨的喜爱。后来小儿子考上大学、读了研究生,毕业之后就留在了大城市。大女儿一直陪在老人身边,照顾二老生活起居。

大女儿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而李阿姨他们也“欣然接受”,自己的女儿就该照顾自己,很正常。有时候大女儿也跟闺蜜们私下抱怨过,老人对她的依赖心特别重,哪怕坏了个灯泡,不管她忙不忙,电话一个劲的打,要她赶紧买个灯泡过来换。但即使这样,女儿该做的,全做到了。

对于小儿子来说,在外地没法天天照顾老人,这是客观情况,可以理解。但是在李阿姨看来,这全是因为自己儿子“优秀”所以才能进到大城市。而且李阿姨跟大女儿多次表示过:你弟弟一个人在大城市不容易,今后财产一大半儿要给你弟弟。

换做你是大女儿,心里会怎么想……

李阿姨这个事情,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故事。不管姐弟俩之间是否对老人财产分配上有何想法,这是另话。但是作为老人,这种“偏心”的心理,明显重重打击了孝顺女儿!

对于老人来讲,“偏心”恰恰是指公平的对待:

老人一定要知道,只有孝顺自己的孩子,才真正值得去依靠。否则,最终造成的结果只有两个:伤孝子的心、让自己失去养老的依靠;让孩子们之间产生间隙!

不要奢望子女都得无条件的付出——付出总希望得到回报,无论是情感上的认同、还是经济上的回报。这是人性,不要尝试着去挑战人性

很多朋友提示过,老人把财产给了老大,却让老二养老。这是特别“傻”的做法,在这里再次提醒老年人:对儿女的尊重,就是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尊重

<strong>(三)“爱财”思维

只有把“钱”攥在自己手里才是自己的,才是对自己晚年生活最大的保障

自私、偏心、爱财:有这三种思维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才会更幸福

刘大爷想明白一件事儿。

与其在百年之后把房子留给孩子,还不如把房子租出去,拿着钱住到养老院,天天有人一块儿聊天下棋,还有人照顾。什么时候需要花钱的时候,把房子一卖,剩下多少自己就不管了,孩子们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

至于说今后过户房子花多少钱,那是孩子们的事儿,跟自己已经无关了。

孩子们提出过反对意见,都觉得这样做的话,今后又麻烦又费钱。但是刘大爷坚持自己的想法,照着他的话说:

身后事你们自己安排吧,已经与我无关了。以前我能做的,是把你们培养成人;现在我能做的,是好好走完人生最后一公里。现在不给你们,是不希望我活着的时候给自己找什么麻烦,我用我自己的钱养老,也不给你们找麻烦。今后你们能分到,是我能留给你的;分不到,也别怨我。

我认为刘大爷是想明白了。

所谓“爱财”,是指老人要懂得使用好自己的财产,把这些财产用到自己身上。很多老年人一辈子辛辛苦苦,都是替孩子打工,真正用到自己身上的很少,到头来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愿意亏待孩子。

对于刘大爷的态度,有两点我特别认同:

  • 自己的钱自己先用,能留给孩子是情分,不留给孩子无可厚非。
  • 财产继承花多少钱,不是老人能左右的,更重要的是,跟老人没有一分钱关系!至于孩子们拿费用高低作为理由、要提前得到老人的财产,完全是子女们自私的想法。

【3】结语

在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集中养老、旅居养老、临终关怀……各种养老方式都在尝试和探索,根本目的就一个: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有保障、有幸福感。

无论什么样的养老方式,都是一种具体实施形态。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老年人自身——

老年人自己的思维,决定了晚年生活如何度过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