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在一期访谈节目里,蔡康永当着郭晓东的面,问程莉莎:你跟你婆婆相处的好吗?


江疏影在旁边小声嘀咕了一句:送命题。


程莉莎显得有很多话要说,马上抢答:


我婆婆是一个特别有智慧的女人,我跟郭晓东吵架,永远是我对,我老公错。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蔡康永直接笑翻:你说你婆婆永远说,你是对的,你老公是错的。


然后前面加了一个前提:说你婆婆特别有智慧。


这就叫智慧吗?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这里真的有大智慧。


当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走入婚姻,如果不是你俩的结合,你们两家人可以说是两条永远不会发生关系的平行线。


甚至是天南海北,天各一方,压根不知道有对方的存在。路人到不能再路人。


但是,因为你俩的结合,你们两家人,你跟这个男人的、本来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他的亲人、对你而言的陌生人,忽然变成了你的亲人,而且还是至亲。


你要张口喊这个本来跟你没任何关系的人叫“妈”,一声“妈”下去,你的婆婆诞生了。


传统和道德会告诉我们,我们对待婆婆,似乎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妈一样。


但是,事实是,扪心自问,怎么可能?


一上来就让你跟一个陌生人假装亲昵,能做出这个举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是你挚爱的人的母亲。她生了你最爱的这个男人。


喊声“妈”容易,从心里真的把她当成“妈”,谈何容易。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初中一位男同学来北京出差,约我吃饭。


然后跟我大吐槽她老婆生完孩子之后,怎么跟他妈之间,在各种微乎其微的、他难以理解的小事上,发生各种矛盾,并且一天三十次地邀请他当裁判,以及他各种的不耐烦。


“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给我评评理”。


可惜,我不是一个公正的裁判,我是偏心的。


“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在你老婆面前,你要对你老婆说,老婆永远都是对的。”


他一脸错愕。


他说,他会认为,以我这样从小就三观极正的人,会就事论事,然后一件一件跟他分析每一件事,然后,出于尊卑有序、长幼优先的原则,会给他妈站台。


我跟他说,如果不是嫁给你,你老婆跟你妈,是两个陌生人。


是因为你,他们才被硬撮合到一起的。在你们家里,对你老婆而言,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是外人,你不护着她,谁护着她?你们都跟她吵,她不是要委屈死?谁对谁错有什么要紧?


听起来似乎有些刺耳,明明都是至亲,怎么就成了“外人”?


但凡实话,都是不那么悦耳的。


结婚没两年,平时也不怎么见面,更不怎么相处,我们就一口一个妈地叫,然后,还要表现出来跟自己亲妈一样。


出于礼貌和传统美德可以。但是,出于一个普通人真是的情感,可能吗?


你不敢承认,是怕被社会道德批评死。


所谓“婆媳矛盾”怎么来的,矛盾,就是因为违背了人性,违背了自己的内心,然后,在某个忍无可忍的时机,借题全部发挥出来。


到最后,连一点面子都要撕破,索性彻彻底底站到对立面。


其实,何至于如此。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所以,智慧的婆婆们,不会急着跟你论长短,不会让自己跟孩子们掰扯一件事情究竟的谁对谁错。


因为,智慧的婆婆们看透了一个事实:


首先,你们小两口的日子,应该自己去过,自己无权干涉;


其次,婆婆们所谓的给出的谁对谁错的判断,对小两口的生活,其实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事情如何解决,如何决定,仍然是小两口自己决定的;


最后,而既然自己所谓的对错没有实际作用,自己作为儿子的亲人,无论出于平衡、礼貌、客气、世故以及无数理由,都是应该说儿媳妇对的。


这就是智慧。


没有智慧的婆婆们,就看不到这一点。


她们要么觉得自己给出的所谓谁对谁错的“裁定”特别重要(其实想多了);


要么就是觉得对错本身很重要(也想多了);


要么就是被情绪左右了,觉得自己儿子吃亏了,媳妇怎么这么强势,忍不下这口气(这是最低级的,却是最常见的)。


这样的婆婆们,遇到小两口吵架,就不淡定了。


当然,婆婆们加入吵架的结果,只能是无事生非、小事变大。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刚生完宝宝的朋友郁闷到不行。


她说,每次,她跟她老公吵架,她婆婆都会一边在隔壁屋哄着孩子,一边给她老公帮腔,说她的不是。


想想这画面,是不是有一种“我嫁到你们家,你们全家欺负我”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容易让人崩溃。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老婆崩溃,就一定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妈加入到你们的吵架当中。


一来二去总是这样,她也不好跟老人还嘴。因为毕竟是长辈,她受到的教育不允许她这样。她忍。


所有的忍耐,不会消失,而是会积聚,然后,爆发。


一次,老公头疼,去看了医生之后,医生说除了工作太累导致颈椎不太好之外,也跟情绪不好、神经紧绷有关系。


本来是回家之后饭桌上的家常聊天,聊到这里而已。结果她婆婆马上转头对她说:你听见没,你少让他生点气,他工作那么累,为家里挣钱,你还惹他生气。


一句话落地。一向温顺的朋友二话没说,放下筷子,起立,抱起孩子,走了。


一系列动作进行的之行云流水,以至于她的婆婆和老公都没有反应过来,人已扬长而去。


她说,这个场景,她已经在心里演练过无数遍了。


所以,那些管不住自己的情绪,非要论对错的结果,总有一天,会爆发。


好的婆媳关系,需要一个“偏心”的丈夫


所幸,终归,这个社会,“有智慧”的婆婆越来越多。


我的另一个朋友说,她的婆婆就“很有智慧”。


春节,回婆婆家。婆婆家在河北农村,是住的大院子。亲朋好友聚会,屋里、院子里满满的都是人。


一言不合,她跟老公吵了起来,吵到激烈处,俩人在院子里直接指着鼻子对骂,场面一度激励。


她婆婆闻声赶紧赶来,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拉过来自己儿子就开始数落,数落她老公的同时,还不忘安慰她:别跟他一般见识,听妈的,咱不生气了。


结果呢,现在,她但凡出去玩,只要给她自己亲妈买东西,一律都是同样的东西买两份,亲妈一份,婆婆一份。


这叫发自内心,这叫至亲。


很多矛盾,很多我们揪着要论长短的地方,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生活如果真的像教科书一样有标准答案,简单的对错是非题就能解决,就简单多了。


所谓讲道理,就是一个特别眼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长远之道。


因为讲道理,你还是想论对错,但是,事情真的就有什么对错吗?对错真的就很重要吗?


而所谓的道理,更不过只是你自己看起来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为什么说,坚持“儿媳妇永远都对的”,这样的婆婆是有智慧的,是因为,她们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她们没有跟你论对错。


你对,你对,你全对。又能怎么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