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疫情你们感觉消退了吗,心理还有当初的紧张恐惧吗?

曾几何时4552


现在天天弄网课,打卡,作业,签到,视频!偶尔看下手机才发现还在疫情期。



纪念日值得纪念


这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远没有结束,刚刚才过去第1个14天潜伏期,现在是第2个14天潜伏期(2月7日到2月14日),如果没有出现好转,拐点没有出现,还不知有多少个14天潜伏期呢,封村子封城镇封城市,停汽车停火车停飞机,全封了全停了。拜托大家做到不串门,不聚会,不赌博,勤洗手,戴口罩,保通风,讲卫生,明医理,远野味。

这次的疫情传染性强于2003年的非典,而且防控力度大,疫情重灾区武汉有1400万人口,在封城前有500万人次离开武汉前往全国各地,而此时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防控力度之大前所未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防控阻止战。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肺炎人传人,权威专家,卫生部高级别专家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已经证实确定人传人,建议大家尽量宅家里不扎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空气飞沫传播,戴口罩可以减少传染风险。接触传播,人与人交流尽量在网络上沟通,直接交流最好保持2米以上,不戴口罩的不交流。气溶胶传播,甚至一个眼神,就有可能传染。粪口传播,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卫生间,毛巾,牙膏,做到完全隔离传染源。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在疫情期间,如有万不得已的事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穿好隔离衣

,防护镜,防护手套,一次性手套。快去快回,回来后全身杀菌消毒,防患于未然。祝愿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早日战胜疫情,还广大人民一个幸福安康的生活。







鹏程万里2020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因为疫情发展快慢不同,个人认识感受不同,心情所处的境况也不同。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在疫情发展较早的地区隔离的人,经历了最初的惊慌,有些人变得麻木。

一、惊慌

这次疫情消息来得太突然,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各种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了,所以感觉就会变得敏感,兴奋、心慌、睡不着,各种躯体症状都会出现。这些身体症状都是因为紧张的情绪所引发的。

一般来说人在遇到这种巨大的冲击事件时候,情绪会有一个变化过程,从震惊、否认、愤怒、悲伤,到接受和重建。这是一般人的普遍的心理过程。前几天这个模型我写过,今天我想再讲解一下愤怒。

人们在这次传染病面前表现出很多愤怒,比如武汉人的愤怒,为什么隐瞒消息;外地人的愤怒,为什么那些人要从武汉出来,把传染病带出来。愤怒有时候会让一些人失去理性判断,比如有的人就很质问武汉人为什么要吃蝙蝠。说实在话,我在武汉生活十几年,还真没听说武汉人爱吃蝙蝠这事,要说武汉人爱吃鸭脖子、小龙虾倒是确实有其事,可见愤怒对人的判断的影响有多大。

这种愤怒来源于两个心理因素,第一个,为什么倒霉的是我?第二个,谁为此事负责。这也是实际情况,因为每个人被感染都是无辜的,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包括那些离开武汉的人,他们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被感人了,当然后来消息传出来了,还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到处见人的那部分人是有错的,这一点要说清楚。因为我没错,所以我是无辜的,所以我是受害者,所以我不需要承担责任。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我的生活受到限制,我的收入受到影响,我的损失发生了,所以我承受了很多痛苦,那么我是不是就有权发泄呢。基本上愤怒后就是这样一个心理逻辑。有一本哲学书叫《论痛苦》,其中一个观点讲痛苦是一种货币,其的原理和上面的心理过程差不多。

混杂着震惊、否认、愤怒等情绪,再加上身体的一些反应,而且悲观信息又一天一天涌来,坏消息一点一点被披露出来,就造成了惊慌的状态。所以一般人最开始都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惊慌,毕竟是生命受到切实的威胁,每天都生活在风险之中。

但是长时间惊慌,会让人很痛苦,而且也于事无补。所以理想的状态就是缩短惊慌的时间,快速进入接受和重建的心理阶段,也就进入了适应阶段。

二、适应

惊慌中人的现实感被削弱了,等到反应过来,人就开始启动应对现实的“战时机制”了,有的人开始考虑要坚持多久、有的人开始考虑粮食够不够吃,危机状态的各种现实情况,开始进入意识了。系统理论认为这时候人需要三个满足系统,分别是情绪系统、沟通系统和需求满足系统。

1. 情绪系统

病毒性肺炎的传染性给人造成的恐慌,让很多人陷入一种弥漫性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有时候能被意识到,比如说大脑停不下来思考传染的事,总担心自己被染上了。有时候焦虑并不会被意识到,但是自己的脾气却不知不觉变大了,阈值变低了。平时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平时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也没了,比如打麻将、聚会、上班,这些安抚手段都没了,突然之间要创造新的安抚手段,这些都会导致心理失衡。而恰恰这时候又要一家几口人挤在一个小的空间之中,因此每个人的情绪都不可避免地变得易激惹。

所以尽快找到适应新的生活的方式比较重要。

对成年人来说,就是要尽快学习过一种闲适的生活,让获得的自由时间,有内容填充而不那么无聊。如果有居家可以完成的爱好,那就比较好了。如果没有爱好,想办法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彻底打扫家里卫生,或者在家办公,或者追个电视剧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总而言之是要把突然多出来的时候,利用起来,免得无聊。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则是要学习在过于闲适的生活中紧张起来。儿童和青少年天生就就向往自由,现在时间突然多起来了,电视、手机就够他愉快的了。这时候他们需要的反而是要约束自己过于放纵的生活,制定一个计划,在家自学一些知识。

总而言之,人们要学会适应自由。

2、沟通系统

知情,知情权。人在危机之中,需要掌握外界情况,以便制定应对措施。有措施了才会有安全感。所以在这个阶段,信息及时、准确、透明很重要。人会通过自己认为可信的渠道收集信息。

但是信息也可能过多,有一部分人坏消息接收得过多了,他的恐惧超出了现实的威胁,就会防御过度。这样也会带来问题,比如失眠、恐慌不可终日、愤怒,甚至发生失控的行为。所以也不能让自己沉浸在信息之中。还要能从信息里抽离出来。

除了获知外界信息以外,人还需要获得关怀和关注。有些人独居生活,被隔离后,会感觉自己被世界遗忘了,这是非常令人绝望的一种体验。获得基本的人际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友谊,朋友之间的交流。而这时候亲人之间的善意、鼓励和陪伴又尤其重要。所以居家隔离期间,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很非常重要。

另外除了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陪伴,还要考虑到对于一些人来说,独处和沉默也是一种重要的需求,也要给这样的人空间和照顾。

3、需求满足系统

人的生理需求是基本的需求,这个系统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人将会很痛苦。比如基本的住房、水、电、粮食、蔬菜这些物质。另外人长期居家,如果没有适量的运动,身体机能会退化,心情也会受影响。睡眠也是一个问题,有的人是焦虑失眠,有的人是生活不够规律,打破了生物钟的节奏。对于一些年轻人因为情人分隔带来的性方面的不满也是一个问题。

因此,从接受到重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让自己的三个系统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人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度过惊慌和隔离的困难期。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更何况现在是严冬来了,春天肯定不远了。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通常青年人和中年人社会支持系统多,社会资源丰富。也拥有更好的与外界交流的方式。而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往往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电脑手机等也使用不熟练。所以很多老年人对于居家隔离就很不适应,强着要出门,还有一些孩子也是这样,在家待几天就呆不住了,所以要特别照顾一下这两类人群的需求。

三、麻木

紧张后的麻木是最危险的。一些人经过几天隔离后,最初的紧张感消失了,而且隔离期间也没见到什么实质的威胁,加之每天吃好、睡足、阳光明媚,就忽视了危险。于是精神变得麻木,就想尽快恢复过去的生活。这是非常危险的。

大多数人都是依靠感性来感知危险的,但是面对传染病,感知是不够的,必须用理性的判断来预知危险。

另外一种人因为多日的精神紧绷,过于紧张也会陷入情感麻木的状态,这部分人需要心理支撑,最好能主找到动求助的资源,比如一些心理公益群,热线、直播等。





教育微视听


这波疫情远未消退。而紧张的情绪不仅随着每天的疫情通报波动,更随着对病毒深入了解而充满担忧。

虽然这次疫情的结局早已确定。但过程肯定艰辛悲壮!

为什么说疫情正在攻坚时刻,远未消退?因为这次疫情有几个难点不同非典。一是这次病毒非常难缠,传染性很强,潜伏期也很长,不仅能飞沫传染,还能气溶胶传染,据说连眼睛,头发都能沾染病毒,可以说这个病毒无孔不入,防不胜防。二是疫情爆发时间非常不好。春节前后,正值人口高速流动,人员高度分散,防控难度太大了。春节前从湖北流向全国各地500万人,仅武汉封城前几个小时据说就流出近30万人。如此庞大数量人口撒向全国各地,管控难度可想而知。三是疫情初期控制不力,染病人员基数太大,医疗救助困难多多。四是虽然已经筛选出可用于几种治疗的药物,治愈人数远超死亡人数,但研发特效药和疫苗还为时尚早。

目前很多专业机构对疫情周期和拐点进行预测,但估计最快也要到3月才能初见成效。如果控制不好,可能要熬到五一之前了。

最让人担心和忧虑的是,全国攻坚克难之时,还有少数害群之马无知固执,心怀侥幸,隐瞒病情,甚至恶意传播,造成极大伤害和损失,也延长了防控的周期。 木桶的最后一块短板很难补齐,这也是疫情不能短期消除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月十五已过,人员流动又要增加,防范工作正是攻坚时刻。既要严防死守,更要满怀信心,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永恒观世界


没有消退,反而更紧张恐惧了。

本来准备大年那晚飞厦门,带娃去体验下坐飞机,顺便看看大海的。因为平时节假日人太多,不想人挤人,孩子爸没有年假,所以想着过年会有很大部分人回家过年,所以觉得出去旅游应该比较可行。至于为什么大年飞,机票钱便宜了几百,我和孩子爸也不大讲究,反而觉得挺有疯狂刺激的,所以就订下了,一月十几号就订好了票和酒店。

得益于刷头条,对此次病毒疫情了解得比较及时,知道它的传染性,潜伏期会传染的严重性。然后看了一些春节准备去旅游的网友都在取消,我们也就当机立断取消了,机票亏了将近七百,火车票一百多,酒店全额退款。

我算警觉性比较早,也比较高的,周围很多人都不大知道这个事的时候,我就超市囤货,然后要求一家三口不出门了。很多人,都是开始不当一回事,后来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才有紧迫感的。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觉得越来越紧张了,恐怖倒说不上,毕竟我们这不像湖北那样的重灾区。

首先,本来以为听专家的话,在家隔离14天,基本就能控制了。可是现在看看,效果虽然有,但疫情还是很严峻,主要传染性太强,一不小心,病毒就会卷土重来。更别说,天天看那新增病例,新增疑是病例,新增死亡率,真的很揪心。

终于发现,这场抗拒疫情打的是持久战,可是现在和复工复学又很冲突。先说复学问题,虽然都延迟了,但网上授课也让一大部分人很焦灼崩溃吧,我很庆幸我家孩子还是幼儿园,但对那些焦灼奔溃,我很能感同身受。

然后就是复工,真怕一复工,再来大爆发,那真的看不到希望了。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了,那感觉真的也不好受,非常渴望疫情结束,过回正常的生活。我家孩子爸本来三号上班的,延迟到十号,现在又延迟到十七号,也不知道到时候是上还是延迟。

疫情不结束,去上班的话真的很担心啊,主要家里有孩子,就更玻璃心,只能让孩子爸不要回来住宿舍了。如果孩子爸上班了,我自己一个人跟娃,娃娃在家憋着情绪也不好,也比较能造,然后还会担心孩子爸的健康,日子黑暗啊。

真的很怀念以前的日子啊,天天祈祷,希望疫情快点结束!


安知知


疫情来了,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怀着好奇和看热闹的心态,朋友圈里到处八卦。后来事态越发严重,心态都变得有些焦虑,谣言四起。现在我只能说大多数人都是在咬牙坚持了,希望尽快恢复太平。

疫情看来还在持续,这时能力越大的人才显得责任越大。我们普通人只能做好份内事,不添乱就是贡献了。

祈福中...


八戒快乐戒瘾


暂时还没有见到拐点出现,也就是说当前疫情仍然还是以一定的速度在传播的。

不过从统计图来看我们大家在这个春节的努力是有相当不错的效果的,若是放任自流我们的增长曲线肯定是一个指数型曲线,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变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不可挽回的国难。

所以还是听专家的话,好好在家呆第二个14天,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在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就是这场战役的胜利之日[雾霾][雾霾][雾霾]



夜的半空


自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并证实可以人传染人时,这种病毒当时应该已经在人体潜伏至少复制了14天。

——2019年12月中旬,这种病毒已经向我们宣战。

——我们正式大规模与病毒交战是在2020年的1月23日。

至今,病毒肆虐了两个月,我们与之大规模交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

目前的情况:疫情没消退,但外围基本扫平

从发现病毒到现在,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从今天的数据看,有以下特点:

1)自1月23日疫区武汉封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至今,过去了两个潜伏期。

2)在这两个潜伏期中,疫区及周边地区发病仍然很高。特点为二、三代病例,说明疫区前期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基础染病人群隔离治疗效果不理想。

3)至今,疫区以外的地区疫情已经连续11天下降,说明在第二个潜伏期中,非疫区地区的疫情正在消退。在目前对疫区有效严格管控的形势下,估计疫区外的地区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二、三代染病的基础条件,疫情会在稳定中消退。

目前我的心情不轻松,只是改变了紧张的角度

我原来的心情,是看到传染病来了,见疫区人就紧张、见外来人就紧张、见外地回来的人也紧张。现在这种心情得以平复。

因疫区情况仍然严峻,现在心情转而为疫区情况捏一把汗:担心集中发病,担心没那么多床位、担心医护人员超强度工作能不能扛得住、担心集中消耗那么多防护物资供不上,不容易啊!真的担心啊!

最近,我还有一种紧张的心理,就是疫区外很多地区的形势与疫区截然不同,却采取了与疫区同样的管控手段。

比如,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在第一个潜伏期出了几个输入确诊病例,第二个潜伏期未出或只出了1-2个确诊病例,形势好转,管控到严起来了。也采取了公交停运(或实名乘车),中小企业复工要政府部门批准,营业网点全关门,小区村镇全封闭(机关干部参加把守),进出人员车辆一律严格检查登记等。为此,大家不仅不理解,也很有意见。这样做,有领导干部“一关了之、一停了之”怕担责任、不担当、不作为之嫌。中小企业要给员工交险金、要交税费,商家要付租金,他们也不容易。这样做不仅会给经济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同时也会产生不该有的社会问题。

总之,大家都一样,要说信心是有的,紧张的心情也伴随每天数字走的:一个数字一个生命,一个数字一堆人付出,一个数字一大笔开销,哪能不紧张。但是,我们从来都不怕事,众志成城这词儿提得好,大家上下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中国,继续加油!

武汉,继续加油!


2019东子


从新闻来看,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除武汉外,其他省份的疫情病病例确认人数实是在一个连续下走趋势,在配合我国各省对疫情的严防死守,病毒科研人员不计代价的研发疫苗,一定会战胜疫情的,不用太担心恐惧,相信国家的能力。




舟北岳


后世记载,庚子鼠年,楚地疫害为祸城内,所过之处嗷嚎四野。为国,封一城!城门下医甲钟南山,身领十万白袍医者携雷火二异兽,夜至入城驱敌!守城大将吹哨人李文亮御敌殉国!鼓响,矛起!众医者,死战不退!留后人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