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讓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走向覆滅

賢臣造就了禍端?能人覆滅了帝國?這樣的疑問,似乎危言聳聽。

可是,是一群能人造就了開元盛世,又是他們親手將一個帝國拖垮。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旗幟下,姚崇、張說、李林甫、楊國忠、王忠嗣、李亨等等,甚至還有安祿山和史思明等,他們一起撐起了開元盛世一片天的藍天,造就了一個帝國的夢想。

可他們,也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伏筆。

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讓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走向覆滅

姚崇,李唐三朝名相。萬歲通天元年(696),姚崇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擢升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不久後遷兵部尚書,成為手握實權的宰相。

神龍元年(705年),他又加入張柬之的陣營,參與神龍政變,結束武則天的女皇生涯。

在太平公主勢力滔天之時,姚崇又不願與其為伍,消極對抗,被派貶到了申州(今河南省信陽市一帶)。

唐玄宗李隆基剷除太平公主一黨、奪回實權,姚崇又得到重用,做回了兵部尚書、同平章事,不久後又擢升為中書令,成為百官之首。這正好給了姚崇提供了推行新政的機會。

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讓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走向覆滅

如何破解體制弊端,實行新政?姚崇曾向唐玄宗提出十條意見。意見涉及社會問題、行政手段、軍事以及寵臣和外戚等方面。對這些意見,唐玄宗照單全收,悉數採納。武則天時代的陰影逐步消除,李唐國力得到提升,政權逐漸鞏固,開元盛世初現端倪。

雖然為開元之風奠定了基礎,但是姚崇又深陷黨爭。

一代文宗、唐朝名相張說早年與姚崇曾結交惡,一直不和。明爭暗鬥在所難免。

姚崇成為中書令之後,張說惶恐,擔心姚崇算自己的舊賬。為了爭取主動,張說便想先下手。他拉上了岐王李範準備打壓姚崇。

身為重臣,姚崇不是吃素的。他早就料到張說的小動作。怎麼辦?因為唐玄宗寵信,姚崇的操作很是便捷。他給玄宗彙報,張說頻繁與岐王見面,弄不好岐王會被誤導。

皇帝一聽,這不行。把張說貶到了嶽州(今湖南省岳陽市)做刺史。

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讓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走向覆滅

作為唐玄宗的心腹,姚崇嚐到了甜頭。人性的貪婪自私作祟,他沒有停下借刀殺人的步伐。

李唐的肱骨重臣魏知古、鍾紹京、劉幽求等,都曾因為與姚崇不和而被誣陷,進而被貶。

人之所以成為陰陽臉,本質還是為了私利。百事利為先,姚崇構建了強大的利益籬笆。也讓開元時代的人心出現縫隙。

為了自己利益固化,挑撥離間成為有些人屢試不爽的手段。

李林甫和楊國忠取得唐玄宗李隆基寵信的路徑大體和姚崇一致——靠捧臭腳、拍馬屁來打壓異己,邀功領賞。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楊國忠是唐朝外戚。李林甫深得玄宗信賴,卻如姚崇一樣要置對手於死地,冷酷之烈,甚至超過姚崇。

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讓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走向覆滅

李林甫和楊國忠曾聯手打壓王忠嗣、太子李亨等。王忠嗣心繫大唐命運,多次上書玄宗,稱安祿山有謀反之心。

王忠嗣已經被拉黑了,他的他的奏疏肯定不被玄宗重視。反倒是他和李亨的親密關係,成為皇帝的一塊心病。

王忠嗣差點被李林甫抓緊幹掉,幸虧哥舒翰冒死求助玄宗。否則,王忠嗣就要冤死李林甫之手。

讓開元盛世灰飛煙滅的安史之亂,是安祿山和史思明一手策劃發動的重大事件。而安祿山和史思明正是在李林甫的建議之下,被唐玄宗重用——提拔為節度使。他們掌握了大量兵權,後來成了叛亂的資本。

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讓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走向覆滅

而安史之亂直接爆發的導火索——“清君側”,表面看是為了扳倒專權的外戚楊國忠,實際上目標指向了大唐政權。

正是這場排山倒海般的叛亂,直接動搖了大唐的根基,毀滅了開元盛世。

從姚崇、李林甫到安祿山、史思明,他們本來都是依靠實力,能成為李唐名相、大將。皇帝的信任本來是他們為老百姓謀福祉的資本。而他們陷入了黨爭的泥潭,本來憑政績論英雄,卻變成了黑同黨、打同僚。

歷史的發展離不開能人,而歷史又一遍一遍上演能人整人的故事。

開元危局、帝國悲歌,是一群能人整出來的,大唐帝國被徹底拖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