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不聽話,脾氣暴躁,學習成績也不行,該怎麼辦?

手機用戶3190853995


我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和一個老師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因為你所提供的材料非常有限,甚至連孩子的年齡和性別都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做一個猜測:

①你可能過於追求聽話,聽話就意味著孩子認同你,但是孩子長大的趨勢是越來越不認同父母,只有不認同父母,他們才會獲得獨立的身份和感覺。而你過於強調聽話導致孩子喪失了自我存在感,所以他會抗爭。

②脾氣暴躁,很可能只是他對抗你的方式。這種脾氣暴躁可能和他長期的壓抑有關係,也和你家庭成員脾氣暴躁也有關係,一個人應對別人的方式都是學來的,很可能你家庭成員暴躁,他從觀察中得知:只有用極端情緒化的方式才能獲得別人尊重,才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也只有這樣別人才會害怕。

③成績不好,如果是智商正常情況下,而且是小學,很可能只是孩子用成績和你對抗,也就是說孩子在潛意識裡認為“我喜歡的做的事情你不讓我做,那麼,你喜歡的要的,我也不給你。”家長最喜歡的恐怕就是成績吧。


成績不好和脾氣暴躁二者都是一樣,都是孩子對抗家庭成員的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一個共同點都是“控制”,所以估測過去,你的家庭很可能溝通的模式是“控制”和“反控制”。從我經驗來看,隨著孩子的長大,獨立性越來越強,而且父母使用的控制手段是有限的,而且孩子在選擇控制手段到後期是不擇手段,就像有些孩子採用很極端的方式比如跳樓離家出走等等,都是用極端的方式離開這個家庭,這是反控制的極端手法。我前次就遇到一個父母說他的初二的兒子要她給零花錢,我說適當給零花錢是必要的。他的母親說,他要的零花錢是二十多萬,並且說如果不給零花錢就要去偷去騙,去撞車。這個學生從小就是受毆打過來的。他已經精於控制之道了。現在已經控制了家庭。而控制型的家庭一旦無法控制孩子,就會不知所措完全放開,那麼孩子就會失控了。

所以,我估計,你家庭如果繼續使用“控制”,可能到了初二孩子進入叛逆階段,你面臨的問題估計是你解決不了的。

我建議:你要麼馬上找家庭心理諮詢師做家庭諮詢,要麼你趕緊買一些和孩子溝通的書,趕快去研究,現在還有一些時間讓你改變,再不行動就來不及了。


門前海藍藍


有些小孩子天生就是要別人管教的,比方說老師說一句能頂父母講十句!

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不要當著同學面或親戚的面批評和數落孩子,尤其是拿自家孩子學習和親戚家孩子學習作比較,這樣很傷自尊心的!

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特別調皮,妹妹兒子比他小一歲,低一年級,這兩兄弟就是鮮明對比,兒子每天放學就是書包扔家裡先玩,看電視,去打藍球,騎自行車等等!而弟弟就是回到家先做作業,做完才看電視,到點就洗澡睡覺!

每次考試弟弟在班上都是前三名,我家那小子就七八十分!有一次我就說他:我說你能不能好好搞學習?你哪怕有弟弟十分之一都好,那我和你爸睡著了都會笑醒!那次說了他更不得了了,放學回家是和弟弟一起寫作業了,但是他對弟弟說:你慢點寫啊,等著我,我沒寫完你不許寫完,要不然我媽後罵我了,若是你寫完了我都給你擦掉讓你重新寫!

後來類似的問題出了很多次,我發現不能這樣子了,就換種方法,用鼓勵的方法讓他去學習!比方說:兒子今天你老師誇獎你了,說你成績進步了,如果再稍加努力進前三名不是問題!

還可以用獎勵的方法,比如說如果他看中了什麼東西想要,在可以給他買的情況下我會跟他說:你想要的東西要自己爭取,對自己有要求是好事,但是你用你的行動來證明,有獎有罰!


zengqin2018


家庭教育,實際上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的過程。斯賓塞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鏡子,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你快樂,他也快樂;你煩躁,他也煩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我們家長自己造成的。



講一下我在教育孩子方面走的彎路,也許能有所啟發。

我兒子今年11歲,五年級,之前我對他很嚴厲,經常因為學習成績打罵他,他老師因為是我的同學,對他也嚴加管教,可是孩子的成績卻始終不好。後來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看著他唯唯諾諾低頭吃飯的樣子,忽然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可能是我管教太嚴厲了,以至於讓他覺得壓抑、沒有安全感,整天惶惶不安。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改變了教育方法,常和他聊聊天,領著他出去玩會(通常打乒乓球),找他的優點,多表揚少批評,凡事正面管教,家務活常讓他幫忙。孩子越來越開心,慢慢變得自信開朗,成績也越來越好。

所以,孩子的大部分問題都出在我們家長身上,孩子的成長就是一面鏡子,在他身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一切問題。

要想教育出努力堅強,認真好學,懂事明理的好孩子,我們家長就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不嬌縱、不溺愛。

很多孩子從小被大人溺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分寵愛,長大一點就容易嬌縱,他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應該圍著他轉,稍微有一點不順心或者受點批評就受不了。

不聽話、脾氣暴躁,受到打擊灰心喪氣,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困難無能為力。表現的就是一個大棚裡未經風雨的花蕾,一點挫折就會壓垮。

所以,對孩子要關愛而不溺愛,怎麼把握這個度,我舉個例子:孩子被椅子絆倒磕了一下,溺愛的家長:都怨這個椅子,看奶奶替你出氣,一腳把椅子踢走了;關愛的家長:寶貝,一定很疼吧,下次這樣走路,就碰不到了,看媽媽給你示範一下(或者:來,這樣走一趟)



2.有同理心、正面管教、幫孩子克服困難。

孩子小的時候,很多事情,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比如孩子上學忘拿書包了,你不要邊罵邊急吼吼地給他送去,正確的管教方法是不送,由他承擔後果(被老師罵或者回來自己取),下次他就會記得上學要拿書包。

孩子受了委屈或者犯了錯,不要急著給他講道理,要表現出你對他的同情和關心。很多時候,孩子生氣,是因為你沒有給他宣洩情緒的機會,憋在心裡宣洩不出來,就會暴躁發火,不聽勸。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有一句話這樣說:“成長”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孤孤單單的兩個字,連個偏旁都沒有。孩子的成長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家長要幫他。比如說成績差這件事(尤其小學),我們家長要分析他差的原因,幫他趕上,分出你打麻將刷手機見客戶的時間給孩子,光在口頭上喊“著急”,不實際行動,是幫不了孩子的。



3.凡事要有原則有底限。

給孩子建立規則,設定底限,這一點很重要,要讓孩子明白,凡事都不能過分,這世間有的錯誤不能犯的。

比如給孩子規定,語文考試不能低於80分(視情況而定),數學不能低於90分,好東西不能吃獨食,幫父母做家務,不能罵老師,不能頂撞爺爺奶奶等等。

這些規矩從小交給他,他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大了再講就晚了。不過呢,講總比不講強,朝聞道夕死可矣,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4.提高自己的修養。

父母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修養,孩子都是見樣學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爸媽的要多從自身找問題 ,要多學習。

比如,我們對孩子常常非打即罵,還指望孩子能脾氣溫柔,文靜嫻雅,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終將長大


1、家裡父母的脾氣是怎樣的?遇到事情也是暴躁的方式解決的嗎?

2、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跟爸爸媽媽溝通的時候,父母會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嗎?

我小時候我爸比較躁,我媽沒耐心。有次印象很深刻,學校裡的作業不會做,我拿去問我爸媽,我爸沒有回應,我媽嫌我煩,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問過我爸媽學習上的問題,能自己解決自己解決,解決不了想其他方法。長大了能理解父母那輩沒讀什麼書,我問了我媽也不會,可以理解。

後邊我有了小寶以後,發現遇到問題,我也會跟我爸媽一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我學了家庭教育,學了心理學,一邊慢慢的覺察自己,一邊一直也在自我成長。才沒有讓這種“禍害”繼續從我這輩延續下去。

我想說的是,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很正常。父母一定要多去觀察孩子,感受孩子,也要覺察自己。找找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哪裡,就像除草要除根一樣,把本質的問題找到後,再想辦法解決。也許別人說的辦法你也可以用,但是隻割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有的時候父母的方式改變了,孩子會移動跟隨也改變,成績不用家長干涉也會有好轉。




家庭教育selena


孩子脾氣暴躁其實和家裡父母脾氣也是有一定關聯性的。因為孩子處理事情的很多方式方法其實最初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減少對孩子大發雷霆的情況,同孩子溝通交流時儘量剋制自己。

在我家大寶出生時我們都還年輕,作為新手媽媽雖然也看了不少育兒書籍,但還是無法很好的處理一些突發問題,時不時地就會對大寶大吼,後來慢慢地發現大寶脾氣就比較急躁。

等到老二出生時我們也比較成熟了,對於養育孩子也更得心應手了。面對很多問題我們都能寬容處理,對孩子講話語氣也比當初對待大寶時要溫柔許多倍,慢慢地就發現老二脾氣非常溫和,從小到大我們都很少責罵她,她也養成了遇事與我們講道理的習慣。

當然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很理解有時孩子的一些做法很容易讓您著急上火,很有效的一個方法你可以試一試,就是當你和孩子發生衝突,馬上就要忍不住時可以讓孩子馬上去到客廳門口站上5-1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你們都可以冷靜下來,然後再商量著處理問題。但一定剋制住脾氣!試試看,你對孩子發脾氣次數減少了以後孩子發脾氣的次數是不是也會相應的減少了。

至於你說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要找找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有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題目中有不認識的生字: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可能有時題目讀不懂也會影響成績,這時要教會孩子讀題,記得老二剛上一年級時,識字量少很多字不認識也影響她理解題意,於是我就把題目中常出現的高頻字教會了她。

2.沒認真讀題:當她題目中字都認識後,有時還是會叫我說不知道題目讓幹什麼呢,那時我通常會讓她親自把題目中每一個字再當著我的面再給我讀一遍,經常她剛讀完一遍自己就知道怎麼做了,這是因為她沒有認真讀題。

3.也認真讀題了,可還是不知道怎麼做,這時我會讓她試著再讀兩遍,我通常告訴她遇到難題不要怕,深呼吸讀三遍,通常她只要能讀上三遍絕大多數題目也會解答了。我們不是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嗎”?

4.家長方面也要緊密配合,發現孩子漢字詞語或英語單詞記憶不牢固可以週末給孩子進行聽寫鞏固。對於錯誤的字詞可以標記下來,留待以後考試之前重點複習對象。

5.對於數學中的錯題可以在給孩子講明白後再給孩子出兩道同類型題目讓孩子加以鞏固,另外錯題一定要有標記,或者整理在錯題本上,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以後考試前的重點複習對象。

另外孩子時間觀念也要建立起來,通常我會給孩子準備鬧鐘,讓她估算做作業的時間和玩的時間,這些方法你也可以試試,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睿果媽咪豆


 

我問他,你愛你的孩子嗎?

他說:“愛。”

“那你有用心陪伴過你的孩子嗎?認真聽他說過話嗎?你真的瞭解他嗎?你知道他喜歡什麼嗎?”朋友一臉茫然。確實對孩子不夠了解,一聽說他不聽話,就直接揍一頓了。

我說,是啊,你都只會打他,他可不就學會了嗎?他知道去打別人啊。他犯錯,你都沒有給他改錯的機會,就直接打,他都不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怎麼不會暴躁。

朋友覺得很對。問我應該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一是感覺規規距距的時候沒有受到關注,他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引起關注。

 

二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沒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的行為方式沒有邊界意識,不懂得規則。

 

三是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和指責過多,甚至是對孩子進行了體罰,孩子感受不到被尊重、被重視、被愛。孩子對自己和學習喪失了信心,自暴自棄。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家長應該怎麼做。一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尊重孩子,像對待朋友一樣和孩子交流,耐心陪伴孩子,多聽聽孩子說話。無條件的接納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

 

二是允許孩子犯錯誤,父母給孩子做好解釋工作,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行為邊界在哪裡,按規則做事。

 

三是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對孩子的優點表示肯定,及時表揚孩子,並感謝孩子所做的正確的行為。

 

四是教育孩子要樂於助人,當孩子體會到貢獻的價值感時,他會感覺到自己是有用的,是有價值的。

 

孩子的成績不好怎麼辦?

 

一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喜悅,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帆風順,但是學習知識可以讓我們站得更遠,看得更高,弄懂一個知識比考試更重要。

 

二是不要經常提學習,學習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父母要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人生不只有學習,還有朋友。

 

三是不要讓孩子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一個勁學習的孩子,和痴迷於工作,被愛情佔據大腦的一些大人一樣,都不是健康的狀態。孩子如果只會學習,他就不會去承擔其他的事情。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要參與到家庭的事務中來,和家庭成員合作。人生許多地方都需要合作,而在家庭中的合作讓孩子感覺到他很重要,有存在的價值感,他會更有自信,更加喜歡自己,從而促使他走向獨立。

 

我是程橙,電視臺新聞工作者,教育領域創作者。關注家庭少兒心理成長。分享小學階段課外輔導資料及作業解答。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程俊談教育


我家小孩也很喜歡發脾氣,每次我都會等她安靜下來後,輕聲細語的跟她交流,聽聽她為什麼會發脾氣。

後來發現,她其實並不是一個愛發脾氣的性格。只是有些時候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別人不懂。所以她很著急,越是著急越表達不出來。這樣惡性循環就容易發脾氣了。

另外,我覺得家長在小孩做錯事時,不要第一時間去責怪他。多問問他為什麼要那樣做,否則時間長了小孩就不願意跟大人交流了,因為他們會自認為自己又做錯了事,害怕被家長責罵。

總之,小孩發脾氣或不聽話時,先想辦法讓他安靜下來,不要跟他大聲說話,千萬不要吼他。 安靜下來後,再聽聽他心裡話。這樣就會找到問題了。


煩躁中的寧靜


家長脾氣不好,經常批評孩子,孩子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從而脾氣不好、不聽話。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溺的,往往孩子也會不聽話,動不動就耍脾氣。家庭會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家長有時得反省一下自己,首先自己做一些改變,再去引導孩子。

孩子不聽話,脾氣暴躁我們家長可以從三個方面同時入手,做一些改變。

1.尊重孩子,我們在做家長的時候,不要因為你是孩子的媽媽或爸爸,他就必須聽你的,他不聽你的就是不尊重你,你就得訓斥他,直到他聽你的為止。那你有沒有尊重過孩子呢?有沒有和他在一個平等的狀態下溝通,你是他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你尊重他,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老批評我、不喜歡我。

2.信任孩子,父母不要用很多很多自己的規範,不要過於地把他框住,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他可以自己去幹這幹那。比如孩子做手工、打掃衛生或整理自己的東西等等,總是會聽到父母說,“哎呀你太慢了,還是我來吧,你怎麼這麼慢呢!”其實在說話的時候,我們對孩子是沒有信任的。孩子在做家務或慢慢做些自己力所能及事情的同時,也是成長的過程。

3.誇讚孩子,孩子做的好了,就多表揚。不要一有事就批評,批評要對事不對人,不要一批評就說他的人怎麼怎麼樣,“你現在怎麼這麼不懂事,你現在怎麼這麼不聽話,你現在怎麼這麼脾氣不好啊……”如果你希望的你孩子成為什麼樣,你就怎麼樣去誇他,他就可以成為那樣。比如孩子老寫錯字,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方向去誇他,“這次錯的字少了,有進步,下次你會做的更好的。”如果還有錯的字,繼續誇,他能改過來。為了不辜負你的期望,他會慢慢注意錯的字,會慢慢改過來,他也會尋求方法改正錯字。這時你給他分析易錯字,給他方法,讓他整理一個錯字本,易錯的字寫出來,經常看。這樣錯的字越來越少,慢慢信心也出來。對孩子多給誇讚,多給方法,少給指責。

孩子學習成績也不行,這就涉及因素很多了,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關於教導孩子的書籍、學習方法的書籍有很多很很,但最根本的是你得讓他去學,並且提高他全神貫注學習的持久力。老師經常說的“注意聽講”,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40分鐘能有效的學習,這對他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個孩子的注意力有沒有問題,家長可以自己判斷,孩子寫作業,是堅持一口氣寫完,還是寫一會玩一會,還是屋外一有個動靜,就跑出去了。認真寫作業,不受外界打擾的孩子,往往注意力就比較高。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1.提高注意力的穩定性,孩子上課40分鐘,孩子能集中注意力時間越長,他所獲得的學習效率越高。如果孩子易受外界打擾,我們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個方法,上課一有動靜,當你想回頭的時候,你就數1,2,3,4,5,第一次你數到3回頭,第二次你數到5回頭,數到10的時候你不想回頭了,你就成功了,我們可以用這種遞減的方式去教導他。他聽課不再受外界打擾,跟上老師的思路,這樣注意力的穩定性就提高了。

2.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就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對自己樂意的事情,往往注意力比較集中,比如看動畫片時,喊他好多聲就是聽不到。孩子對這個東西有了興趣,吸引住了他,他的注意力越集中。在學習讓孩子有成就感,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怎麼做呢,對孩子的作業可以進行誇讚,“你今天作業好多都做對了,比原來有進步,上課一定認真聽講了吧!這樣做的很好。”再比如英語,可以讓他去運用英語,與我們家長或其他人對話,讓英語學以致用,讓他有成就感,得到一種正向的強化,這種強化是學習的內動力,就能激發他學習英語的興趣。再比如學習好了,你對他進行物質獎勵、或完成他的心願,讓他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他學習會越來越有興趣,注意力也會越來越高。


星辰朗文


       孩子不聽話,脾氣暴躁,無法專心看書,成績自然不理想。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分析產生原因。

   一、入學前,孩子養成教育欠缺。家長對孩子從小溺愛,不加約束。孩子有時提不合理的要求,家長也給予滿足。待孩子進入學校,要受嚴格紀律約束,不能肆意妄為。做了壞事,同學不高興,老師更要批評。在家庭中,父母對他的要求,也開始選擇性接受。小時候,孩子要一個布娃娃,家長可能一口應允。待長大了,眼光高了,可能要買手機等,父母會斷然拒絕。以前有求必應,現在處處碰鼻,孩子脾氣隨之變壞。

    二、不能把所有孩子脾氣暴躁,都歸究於後天環境造成的,或都說父母教育失敗。還有一種可能,是小孩子天生的性格,甚至有家長的遺傳基因,遇事不冷靜,愛發脾氣。這類孩子小時候若沒有教育好,待他們長大,在社會上遭到沉重的打擊,才可能改變。

   那麼,面對不聽話,脾氣暴躁的孩子,家長怎麼辦?

   一、家長控制情緒,冷靜對待。不能孩子發脾氣,父母隨之起舞,也跟著發脾氣。想一想,家長和孩子都在情緒失控之中,相互指責,能解決問題嗎?教育孩子,不要以暴制暴。暴力解決不了問題,有的孩子脾氣犟。父母打他,他說,給你們打,打死算了。曾有新聞報道,一個孩子不寫作業,父母催促。孩子不僅不寫,還朝父母發脾氣。氣得家長心梗住進醫院。

      二、教育孩子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孩子發脾氣,情緒失控。這時家長急於說道理,不僅沒有一點效果,還弄得一肚子氣。只待孩子靜緒穩定,尋找恰當時機,再進行教育。說家有家規,校有校紀,人在社會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任性為之。最好還能例舉一些反面例子。

   三、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細心觀察,發現孩子身上閃光點。有時幫父母做事,如拖地,倒開水。家長要及時表揚,讓他感到自己的價值,有榮譽感。也讓他感到,做好事受表揚,做壞事,受到批評。在平時生活中,父母用愛感化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是愛他們的,惹父母生氣是不應該的,是罪過。

    四、家長積極尋求學校幫助,尤其是班主任。脾氣暴躁,不聽話孩子,成績一般不好。脾氣暴躁,與同學關係不好,同學可能要孤立他。教師還要批評他。如果孩子天天在校碰鼻,覺得自己受人歧視,肚子有氣。回家怎麼可能有好心情。所以尋求學校配合,很重要。

    五、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不要指望立竿見影,一定要有耐心。有的孩子,通過學校與家庭配合,得到改變。但可能在以後的生活,還可能復發,又亂髮脾氣。父母不能因此心灰意冷,覺得孩子不可救藥了,棄之不管。仍要繼續關愛,耐心教育,不言放棄。想一想,孩子是你們生的,父母都沒有耐心,還能指望誰。


愛跳舞的書


01

關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讓不少的年輕父母傷透了腦筋:孩子本來是全家的希望,卻不管是在性格、表現還是學習成績,哪方面都不讓人省心。

這難題最後逼得不少家長只能躲在陽臺的角落裡默默抽支菸來化解;或憑欄遠眺蒼茫大地,發出一聲長嘆:這可叫我怎麼辦啊!

實際上,在我朋友圈中有不少人也遇到過和題主類似的教育難題。

因為題主所提供的具體情況不詳,在此情況下,我只能根據自己的教育經驗和體會做個簡單分析,以下的解答都從教育的普遍規律談起。

拆開題主這個問題,發現主要訴求其實就是兩個:

  • 一是孩子的性格方面問題;

  • 二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方面問題。

由於受限於各種原因,很多家長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從表面上去看,這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情況。

如果由表及裡去看問題,深入去挖掘,會發現這一系列問題出現的起源有可能在親子關係方面出現了問題。當然,前面已經說了,我對題主孩子的基本情況並不瞭解,這只是我基於教育的認識和普遍教育規律去判斷。

02

根據題主的描述,孩子已經發展到不聽話、脾氣暴躁的程度。按照多數人的理解,應該是主張著力解決孩子的問題,卻很早有人會想到從家長的角度和自身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本是一張白紙,卻在成長的道路上不盡人意,的確是要引起我們的反思:身為家長,自己的教育觀是否正確和與時俱進;對孩子是否採取了有效的教育策略等等。

在某種程度上,親子關係的好壞在家庭教育中佔據著決定性的因素。

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經說過:

“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早已發現,幾乎所有嚴重的兒童心理障礙,都是親子關係聯結不良的後果。”

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雲曉老師也提到親子教育方面的問題:

“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

無數的教育研究已經證實,親子關係緊張會導致孩子膽小懦弱,或者變得暴力。

就絕大多數情況而言,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按道理而言,孩子應該不會出現“不聽話、脾氣暴躁”等情況。

可現實往往與我們所期望的背道而馳,家長們不斷在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脾氣越來越暴躁等等。

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專家的觀點我很認可:

“不要害怕孩子跟自己發脾氣,更不要用脾氣回敬孩子。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心裡有了不痛快,不跟你發脾氣跟誰發呢。”

你就把這看作是孩子在成長中的煩惱,想通了這一點,自己內心深處也就釋然了。

03

思想家盧梭有一句名言: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這實則也適用於對現在的親子關係的描述。

孩子“不聽話、脾氣暴躁”,從表面上看是孩子的性格缺陷使然,其實洞察表象,你會發現,親子關係之間聯結不良的問題才是深層次的問題。

以下幾種情況都有可能造成親子關係聯結不良的問題。

  • 一是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溺,這具有使孩子成為熊孩子的危險傾向;
  • 二是家長在以“愛”的名義下對孩子約束過多,限制過多,要求過多,孩子完全沒有自己自由發展的空間;
  • 三是家長為樹立權威意識,對孩子批評過多而鼓勵太少,在家庭中既缺乏民主氛圍,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激勵機制。

比起以前,現在身處網絡時代的父母似乎更難當了。一個很重要的現實是,在繁重工作壓力及自身被手機、網絡等“綁架”的情況下,不少父母對孩子僅僅只能談得上陪伴,至於高質量的陪伴很少能做到。

你們說,孩子會喜歡這種名義上的陪伴嗎?

我的一位朋友就在這個方面栽了跟頭。他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常常是邊刷手機邊用餘光來”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自以為自己人在孩子身邊,至於有沒有走進孩子內心深處,就沒有想那麼多了。

孩子小時候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可等到孩子大了之後,由於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爆發了出來。

事後,朋友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認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經營上存在問題。

後來隨著親子關係的改善,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接納了父母,非常有意思的是,以前存在的教育問題到最後都風飄雲散了。

04

既然是要解決教育問題,我們就要提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

  • 一是家長在孩子早期階段不要忽視正常親子關係的經營;


  • 二是注重教育藝術,切忌用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以上兩種都是我們在建立和孩子之間親子關係中需注意和避免的問題。

孩子是敏感的,TA們很容易看出父母的心思花在哪、用在哪。

對家庭而言,我們最需要打磨的就是與孩子的良好親子關係,它是所有美好關係的源頭。

根據題主的情況(題主提供的資料有限,所提的建議不一定客觀全面),在此強烈建議題主先從調和親子關係入手。

本來這項工作是要放在學齡前來做的,越早越好。儘管題主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但我們要看到,孩子未來還將面臨更敏感更難辦的青春期。所以這項親子關係的調和工作還是要做,而且是要保持著極大的耐心並認真地做好。

教無定法,合適才好。

  • 比如從孩子最愛看的書開始,陪著他看,不是陪讀,而是真正的親子共讀;

  • 比如從孩子最愛的運動開始,每天堅持陪他一起運動,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更進一步改善親子關係;

  • 比如陪孩子一起玩最愛玩的遊戲,哪怕是電腦遊戲都可以,只要把玩的規則定好,這都不是問題。你在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其實你已經弱化了家長的身份,成為了孩子親密玩伴;

玩遊戲的孩子都知道遊戲規則要遵守,家長要巧妙地把這種規則意識遷移到孩子的生活中來,只要稍加引導就很容易使其養成規則意識。

家長與孩子之間若親子關係良好、志趣相投,即使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也很容易溝通及得到解決。

解決的方法還有很多,限於篇幅,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任何教育方法都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

上述所說的其實都屬於高質量的陪伴範疇,是“心靈沒有脫軌”的高質量陪伴。

05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長對孩子堅定而溫情的陪伴,也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理解與尊重,更是家長陪伴孩子闖過成長風雨的一葉永不翻覆的扁舟。

只有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產生足夠的安全感與幸福感。當這些條件都得到了滿足,很多所謂的教育難題包括學習成績不好等等,其實都能迎刃而解了。

正如作家畢淑敏所說的,

“好的關係,像是一罐新鮮的牛奶,芳香醇厚極富營養,可以滋養生命從幼小走向壯健。”

親子關係也如種田一樣需要耕耘,題主想要“收穫”一個聽話的、不亂髮脾氣的好孩子,良好親子關係的經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