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亡國皇后蕭妃的悲慘命運:輾轉六個男人之手,一度流落異族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女子,史書上說她出身高貴,知書達理,機智聰慧,是典型的白富美,男人的賢內助。而民間傳說,她卻是多次改嫁不守婦道的典範。

她就是隋煬帝的亡國皇后蕭妃。她一生為何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隋煬帝亡國皇后蕭妃的悲慘命運:輾轉六個男人之手,一度流落異族

隋煬帝皇后蕭氏是梁明帝之女,她出生在二月,占卜師說“二月出生不吉利”,她被父母寄養在叔父東平王身邊。可能真應了占卜師的卦象,東平王夫婦二人不久後雙亡,年幼的蕭氏又被送到舅父家。

後來,隋文帝為自己的小兒子晉王楊廣選親,蕭氏因為和晉王命格相和,成了晉王妃。

嫁與晉王后蕭氏,充分發揮了賢內助的作用。身為晉王的楊廣很喜好美色,但蕭氏卻知道獨孤皇后厭惡花心貪色的男人,所以對內勸丈夫要有所收斂,對外注意維護丈夫忠貞守一的好男人形象。夫婦二人因此深得獨孤皇后喜愛。

太子已立,晉王稱帝的機會微乎其微。蕭氏先用自己的孃家勢力,為楊廣爭取世家大族的擁護,又用自己信佛守教的態度,取得了教派的支持,幫楊廣奪得太子之位立下了大功。楊廣繼位後,蕭氏被立為皇后。

隋煬帝亡國皇后蕭妃的悲慘命運:輾轉六個男人之手,一度流落異族

已經成為皇帝的楊廣,變得無所顧忌,喜好女色,奢侈無度。對於隋煬帝的奢侈無度,蕭氏曾派宮女去勸說,結果隋煬帝直接殺掉了宮女。無奈的蕭氏寫下《述志賦》來婉勸自己身為皇帝的丈夫,卻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天業十四年,宇文化及在江都謀反,將在行宮行樂的隋煬帝殺害,隋朝滅亡。從此,蕭後的命運,就如同水上浮萍般漂浮不定。在野史傳說中,逃亡的蕭皇后與六個男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宇文化及殺害隋煬帝后,將風韻猶存的蕭皇后佔為己有,稱“淑妃”;宇文化及失敗後,蕭氏被竇建德佔有;後來,又去投奔義成公主,遠嫁東突厥成為突厥首領的妻子;突厥首領死後,按照當地風俗,她再次嫁給下一任首領;李世民稱帝后,把她接回長安,因為貌美而被封為昭儀。

隋煬帝亡國皇后蕭妃的悲慘命運:輾轉六個男人之手,一度流落異族

但歷史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這種說法認為,宇文化及發動政變殺死隋煬帝后,一片混亂,連自己都自顧不及,哪有心思去和前朝遺孀談情說愛?而竇建德為人仁厚,俘虜了蕭氏後也並沒有絲毫冒犯之心。而義成公主是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后的小姑子,自然不會去坑害自己的嫂子,所以東突厥人只是從竇建德那裡將蕭氏接回,然後擁立蕭皇后的兒子楊政道為皇帝,並沒有如野史傳聞那般讓她侍奉兩任突厥首領。

李世民將蕭氏接回長安時,她已經年過六十,如何還能憑得美貌吸引李世民封其為昭儀?李世民接回蕭氏,是向世人樹立仁厚大度的形象而已,也是為了拉攏蕭氏身後的世族勢力。

蕭皇后前半生受占卜之困,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不能與父母團聚;出嫁後又為丈夫的帝業而殫精竭慮,隋亡後隻身一人流亡二十載。她本改是一代賢后,卻被野史歪曲成不守婦道之人,實在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