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交易者終究都要習慣:做正確的事情,盈利水到渠成

每個交易者終究都要學會並且習慣:交易的時間越久,膽子就越小,離英雄也就越遠。

所謂交易的成熟,指的是交易者最後都會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凡人,不可以戰勝市場,不可以預測漲跌,盈利在市場裡面,而不是在自己的心裡,矯情的一廂情願式的努力如果沒有運氣加持,往往一文不值,甚至,你越努力的想要去戰勝市場,越努力得強化自己的主觀意願,往往就會離市場越遠。

專注做正確的事情,盈利水到渠成。

專注做盈利的事情,可能會走彎路。

盈利之所以會水到渠成,永遠都是因為你做了正確的事情,而不是因為你做了想盈利的事情,一門心思的想要盈利往往只會讓你離盈利更遠,離盈利最近的是虧損,你越不接受虧損,盈利就會離你越遠,便是盈虧同源,你永遠都不可能賺到沒有風險的錢,也永遠不可能賺到不承擔風險的錢

交易真的是高風險高收益麼?

至少對很多交易新手來說它不是!

每個新手都是從技術分析理論開始,把理論的東西生硬的套在實踐上,是虧損的主要根源,交易市場最大的風險產生於,當你自己在思考的時候,別人也在思考,當你自己在變的時候,別人也在變,乃至整個市場也在變,你,永遠都看不清這個市場未來,乃至下一秒的樣子,這也是索羅斯反身性的意思。

這個市場有很多追求高收益高風險的交易者,也有很多交易老手,但是你卻幾乎找不到總是在追求高收益的交易老手。

一個交易者的交易目的往往開始於主觀上的高收益,但是客觀市場會告訴每一個交易者,交易更傾向於高風險,看起來對交易者不公平的是高風險承受的這麼容易,高收益卻是那麼難,甚至從來沒有見到過什麼高收益。

一種先入為主的期望,讓交易者覺得交易理所應當就應該預期高收益,就理所應當應該承受高風險,甚至很多交易者會用那有一個一個成功的交易者沒爆過幾個倉的來安慰自己 ,雖然事實確實是這樣,但是你一旦用這個來安慰自己的話,你將永遠跟高風險為伍,因為這很容易成為你不止損的理由。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性反應,這類似於卡尼曼提出的傾向性效應,這種傾向會讓人在本能上不願意接受可能會造成痛苦的結果,更樂於接受快樂的結果,並且害怕這種快樂會變成痛苦。

這種本能的傾向性投射到交易中就是,截斷盈利,讓虧損奔跑。這就是盈利與風險不平衡的原因。

每個交易者終究都要習慣:做正確的事情,盈利水到渠成

很多在股市上混了十幾年的人都未必知道怎樣才能稱得上是位合格的股票投資人,也很少有人敢理直氣壯的稱自己是一位合格的股票投資人,其實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股票投資人並不難!

到底怎樣的人才能叫合格的股票投資者? 筆者認為:那些在市場上虧過大錢,也獲過大利,曾經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之後,在股票操作經驗技術和失敗積累的基礎上,成功建立起了一套符合自己的系統交易風格,且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恪守紀律,堅定不移地執行的投資者。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股票投資者。

那麼又要怎樣建立一套符合自己的系統交易風格?其實做到這點也不是很難,做到持續穩定獲利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問題在於,很多的投資者都沒有一套完善的操作風格,整體操作上常常都是處於一種紊亂的狀態,情緒化隨性操作。即便是那些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自己操作風格的投資者,但是由於還不夠完善或者還不能嚴格地執行,所以導致至今都還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股票投資人。

怎樣才能稱得上是位合格的股票投資人,如何做到?其實並不難!

有的投資者總是三分鐘熱度,其實短期的專注與投入,對於整個投資而言,就如同風過水麵,並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甚至可以說是在浪費精力和資源。一個想象力活躍而動作卻經常失調的投資者,即使給他再多的機會,那顆漂浮不定的心,和那雙毫無控制力的手也難以抓住財富的尾巴,更別指望他能夠創造出多麼精彩的股市人生!

有句話“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投資也是一樣,勤奮並不一定能夠讓你的投資成功,如果在錯誤的軌道上和錯誤的認知上,即使你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也只會讓你的投資軌道越走越偏離目標!最終卻是勤勞而不致富,想想那些混跡於超短線操作的投資者又何嘗不是如此?(這裡不是貶低短線投資者,短線長線都是可以掙錢,在於理念和執行)客觀的說,炒股能否成功並不是一個時間的必然,也不是一定是勤奮的必然,老股民只能說是在股市中呆的時間夠長,並不能說明他的操作水平就一定比新股民高。勤奮也並不一定可以補拙,可以說資本市場從來都不缺少辛苦努力的投資者!

如何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投資者,其實滿足這三條就足矣。第一條是看他有沒有領悟到混沌中的通透;第二條是看他有沒有一個正確的投資理念;第三條是看他是否擁有自己的科學規範的操作風格,並且將執行力一以貫之。

每個交易者終究都要習慣:做正確的事情,盈利水到渠成

六步創建自己的交易系統

第一步: 時間週期

創建系統的第一步, 是明確自己屬於哪種交易者, 是日內交易, 還是震盪交易? 喜歡每天看著圖表, 還是每週看, 每月看, 甚至於每年看? 倉位一般會持有多久?

回答這些問題, 會幫助你選擇適合的交易時間週期。 當然, 在實際交易中, 肯定要參考多個時間週期, 但這裡說的是你自己用來選擇交易信號的主時間週期。

第二步: 找到可以識別新趨勢的信號

鑑於我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儘可能早的識別新信號, 所以我們需要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一任務的指標信號。 移動平均線是最常用的指標之一, 用法也相對簡單, 只要等快速均線穿越慢速均線即可, 這就是最基本的 ”均線交叉” 交易系統。

移動平均線是眾多指標信號中, 最易用的一種。

第三步: 找到可以確認趨勢的信號

我們構建交易系統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過濾假信號的干擾, 這一點可以藉助其他指標信號來實現。

有很多指標信號可以幫助我們確認趨勢, 這裡我們推薦MACD, 振盪器和RSI。 隨著你對越來越多指標信號的熟悉, 找到適合自己的一些信號, 並融合到自己的交易系統中。

第四步: 定義風險

構建交易系統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是確認在每筆交易中願意付出的風險值。 很多人不愛討論虧損, 但實際上, 一個好的交易者, 一定會在賺錢之前先想清楚可能的虧損。

你必須給你的交易提供一個可浮動的空間, 但是又不能太大。

第五步: 定義入場和離場點

確定了風險, 下一步就是確定具體的入場和離場點位以獲得最大利潤了!

有些人在指標給出交易信號之後立刻交易, 不管當前週期的蠟燭是否已關閉; 另外一些人會等到蠟燭關閉再交易。

根據老股民的經驗, 最好還是等蠟燭關閉之後再決定是否建倉。

對於離場點, 你有幾種方式可以選擇:

移動止損:如果市場向建倉的方向移動了X點, 那麼就將止損向該方向移動X點。

固定目標:設定一個固定的價格目標, 等待市場達到該目標後平倉。 計算目標價位的方法也有很多種, 有的人使用支撐和阻力位作為目標; 也有的人使用固定收益, 比如每筆交易50點作為目標。 無論你最終選擇如何計算目標價位, 只要堅持住就好!

條件止贏:設定一系列判斷條件, 當都達到時, 就平倉。 例如當你的指標回調到一定級別時就平倉。

第六步: 把你的系統寫下來並嚴格遵守!

這是構建交易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部, 你必須把你的系統規則寫下來並嚴格執行。 自律是一個交易者必不可少的性格, 必須嚴格遵守你的交易系統規則。 再好的系統, 如果執行不力, 也很難創造利潤。

每個交易者終究都要習慣:做正確的事情,盈利水到渠成

我們交易的是機會,更是自己的思想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股市,交易的是機會、是價格的波動、是行情的變化。這都沒錯,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我們實際上交易的是我們自己認為的機會、我們預期的價格波動、我們預測的行情走向,說到底,我們交易的是自己的想法,如果這個想法和市場的表現吻合度高,則能賺到錢,反之則要虧錢。

當我看到一個盈利機會,並且去捕捉這個機會,進行交易。但這個機會對我來說是機會,對別人來說則不一定是機會,還可能是風險。另外,市場上的任何一個點位都

有人做,並且有人做多、有人做空,說明任何一個點位都有人認為是機會,而且有些人認為是上漲的機會,另一些人認為是下跌的機會,而我在絕大部分時間認為沒有機會,或機會不夠好。

實際上,我交易的是我自己認為的機會,“它”是不是機會,是我認為的。“它”就在哪裡,“它”是已經存在的當下,我認為是機會,“它”不會改變,我認為是風

險,“它”也不會改變。行情在那裡走,它只是走它的路線,可能我認為它有規律、認為它有概率,但它只是走它的路線,並不會花一分一秒來關心我的“認為”。

更何況,我認為的機會,有時候是一種明確的觀點,有時候是一種猜測的想法,有時候則是一種衝動而已。所以說,所有的機會,都只是一種“偏見”,當這種偏見符

合後續行情發展,則機會成立,如果看到機會時去抓了,則能盈利,反之,當偏見不符合後續行情發展,則機會不成立,如果去抓了則要虧損。

行情自有它自己的走法,我們交易的其實不是行情,我們交易的是自己認為的機會,是自己的看法,更是自己的交易思想。

以這種思路來說,市場行情怎麼演變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交易思想怎麼確立、怎麼運行。

交易中的盈利需要行情的配合,更需要交易思想的樹立、端正和運行。對市場本質的理解、對自我定位的認識、對想要賺哪些錢的認識、對交易行為的理解、對行情走

勢的分析方式、對操作手法的執行模式、對盈利方法盈利觀念的理解、對虧損的理解和容忍,等等,這些東西構成一個交易者的交易思想,交易者正是用這些東西在

指導自己的交易,並在處理具體的行情中,交易這些東西。A的交易思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B的交易思想可以寫成一篇文章,而C的交易思想則可以寫成一本

書,A、B、C的交易思想雖然從本質上和表現上都有所不同,至少在表達篇幅上不同,但這些不同並不能區分它們各自交易思想的優劣,或許能寫成一本書的交易思想未必能戰勝只有一句話的交易思想。你可以有思想,你的思想可以千奇百怪,但這個思想行不行則不是你說了算的,應是市場說了算。

行情只是載體,交易者通過這個載體實現了“交易自己的思想”,並且在交易自己思想的過程中,實現了盈虧的變動,然後在盈虧的變動中,交易者往往會反思自己的思想甚至改變自己的思想。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