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嚴肅的農民起義,說起義就起義投降就投降,最後還成功了

我國古代的起義比比皆是,就好像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但他們大多會選擇什麼時候起義?

其實一個朝代大致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起始,在這個階段開國皇帝會清掃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的傷害。第二個階段是興盛,後續的皇帝在之前的積累上繼續努力,國家也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場景。而第三個階段就是過於享樂的皇帝在敗壞之前的積累。這些皇帝驕奢淫逸最終導致了民不聊生轉而起義。

史上最不嚴肅的農民起義,說起義就起義投降就投降,最後還成功了

我國的專制統治在明朝時到達頂峰,當時的朝廷岌岌可危無人敢出聲,甚至是普通大眾也都是謹言慎行。明朝末年這樣的情況越加嚴重,幾乎到了這樣一種情況,統治者默不作聲只知道下達命令,而地方官員也只是中飽私囊平安度日。國家民不聊生,自然外敵也會趁此機會進行討伐。

在大局面如此的情況下,當時看天過日子的農民也遇到荒年。農民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他們的這樣最基本的問題解決不了,自然就會爆發農民起義。

史上最不嚴肅的農民起義,說起義就起義投降就投降,最後還成功了

明末最轟動的農民起義

說到農民起義,最早的大概就是陳勝吳廣起義,這次起義是秦朝末年最為盛大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對於劉邦項羽將暴虐的秦政推翻起到了很好的積澱作用。

同樣的農民起義,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也一直在發生,不過大多數被朝廷鎮壓了。明朝末年的朝政已經黑暗,普羅大眾的生活也不在如盛世一半,甚至到了度日如年的情況。對於黑暗勢力的反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想到的第一個解決辦法就是起義。

明朝末年的統治勢力還是十分強勁的,在他的外圍有著一個最大的敵人皇太極,他帶領著部隊正一步步逼近明朝中央。但無奈明朝的根基身後,皇太極帶領的軍隊並非有些長年累月的積累,因此仍然是寡不敵眾的局面。

史上最不嚴肅的農民起義,說起義就起義投降就投降,最後還成功了


可明朝末年國家確實不能說是混亂,因為皇帝在有意識地將權力全部放在自己的手上。這樣集中的後果就是矯枉過正,人民接受不了這樣的方法。況且戰爭的發生是需要錢的,這些錢全部出在百姓的身上。作為最普通的百姓手裡既沒有權利,也沒有積蓄。

當時陝西一代還遇到荒年,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農民起義。其實,明朝的管理很早就出現了問題,也有很多小型的農民起義發生。國家對於這樣的農民起義是習以為常的,他們甚至這些起義的人要的是什麼,只要稍微給點好處這樣的問題就會解決。

同樣,明末的這次農民起義也是如此,他們因為目前的狀況糟糕而起義,但一旦出現劣勢或者拿到自己想要的就會投降。但沒想到的是,明朝因為對付日漸強大的皇太極的軍隊而對這個農民起義軍疏於管理,最終還讓這些農民起義軍成功了。恐怕這些起義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成功了。

史上最不嚴肅的農民起義,說起義就起義投降就投降,最後還成功了


這支起義軍本來就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後清軍還是將他們鎮壓下去,這件事情就已經告一段落。

農民起義,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國家的災難。因為上層建築是需要下層建築來穩固,而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下層建築最根本的就是農民。古語云“民以食為天”,這也可以深刻體現出農民的重要之處。

從另一個層面講,統治者出現問題只會是一些小問題,如果問題波動到最底層基礎地民眾,那就會出現重大危機。因此,農民起義對於正在進行的統治階級不會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從大層面的時代更替來說,會是一件好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