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一員悍將守城,徐達屢攻不下,最後用了一個笨辦法

洪武二年的夏天,大將軍徐達率軍攻打慶陽之前,朱元璋提醒他注意張思道、張良臣兄弟二人,說他們比較狡詐,提醒徐達注意,如果他們投降,務必要小心,提防有詐。

元末一員悍將守城,徐達屢攻不下,最後用了一個笨辦法

張思道是元末的關中四將軍之一,頗有實力,尤其是他的弟弟張良臣,驍勇善戰,人稱其為“小平章”。而且張良臣的手下還有七個養子,個個異常勇武,當時有一句話這樣說他們父子:“不怕金牌張,惟怕七條槍。”

張氏兄弟所在的慶陽,就是今天甘肅東部的慶陽縣,在西安的西北。慶陽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又因為地近邊塞,民風一向強悍。所以徐達決定先揮師向西,打下臨洮之後再回頭來打慶陽。

張思道聽說臨洮失守,就把慶陽留給了弟弟,自己逃向寧夏,在那裡被王保保囚禁起來。張良臣得到這個消息,就向徐達提出自己要投降,並且報知城中兵馬的數量。

元末一員悍將守城,徐達屢攻不下,最後用了一個笨辦法

此時是洪武二年的五月,徐達就派大將薛顯帶著五千騎兵和六千步兵前往慶陽受降。張良臣出城,跪倒在路旁迎接薛顯,態度十分誠懇。但當天夜裡,張良臣突然率兵殺入明軍的大營。明軍毫無防備,頓時潰散,指揮被俘,薛顯受傷逃回。

這是徐達少有的一次失手,頓時勃然大怒,又想起朱元璋此前的提醒,痛悔自己未曾留意,發誓一定要拿下慶陽。

很快,各路明軍就把慶陽團團包圍。徐達也下令攻城,城上矢下如雨,而且地勢高峻,明軍受挫。張良臣真不含糊,並沒有縮在城中死守,反而率軍出城與明軍交戰。

不久,傅友德前來增援,張良臣繼續出城交戰,但城中開始有人逃出投降。另一方面,王保保派兵前來救援慶陽,徐達被迫分兵迎擊。

到了八月,慶陽糧盡援絕,城中守將的分歧越來越大,小元帥主張投降,被張良臣囚禁起來,小元帥的同黨在夜間劫出他來,出城投降。

元末一員悍將守城,徐達屢攻不下,最後用了一個笨辦法

張良臣仍然不肯投降,因為他很清楚,此前的詐降大大激怒了徐達,就算他現在投降,也不會有好下場。

慶陽城中早就斷了糧食,關於城中的慘狀,《太祖實錄》是這樣說的:“至煮人汁,丸泥咽之”。

《紀事錄》說得更具體:“城中水谷俱絕,互相殺食,飼馬以松柏屑,人用黃泥細者,以人油炸而食之。”簡直就是一副人間地獄的景象。

即便如此,張良臣還在堅持,明軍仍然攻不進去。明軍想到了最後一招,就是挖地道,而當地的土質也很適合這個戰術。

城中守軍毫無知覺。八月十五這一天,明軍發動總攻,守軍拼命反擊。幾天之後,城中的地面突然塌陷,明軍從地下殺出,守軍終於崩潰。

元末一員悍將守城,徐達屢攻不下,最後用了一個笨辦法

圍攻三個多月之後,明軍終於拿下了慶陽。按照《紀事錄》的說法,徐達下令,“羈其守將,屠其男子,縱掠婦人”。

《太祖實錄》中說,徐達率軍進入北門,張良臣和乾兒子們紛紛投井自盡。徐達下命把他們拖出來斬首。第二天,又處死二百餘人。

於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