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勝利來得太快,美軍用什麼戰術打贏的,100小時結束戰鬥

回顧這次海灣戰爭,多國部隊殺人伊拉克以後,井末受到戰前許多軍事分析家們預測的惡戰,伊軍大部分不戰而退、潰不成軍,僅僅100小時就結束了戰鬥,伊拉克無條件接受了聯合國有關12項決議。

海灣戰爭勝利來得太快,美軍用什麼戰術打贏的,100小時結束戰鬥

海灣戰爭勝利來得太快,美軍用什麼戰術打贏的,100小時結束戰鬥

海灣戰爭勝利來得太快,美軍用什麼戰術打贏的,100小時結束戰鬥

各國軍事分析專家在戰後分析發現,除了薩達姆指導思想失誤之外,石油應被切斷是伊軍迅速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戰略運用就是孫子兵法中的上上策——不戰而屈人之兵。表現在兩方面:

1、依靠強大的兵力投送和盟國基地,在伊拉克周圍形成重兵包圍的態勢。使伊拉克軍隊和士兵從心理上形成巨大壓力。

2、強大的心理戰攻勢。這是第二次伊戰中兵不血刃的最主要原因。百萬大軍瞬息間土崩瓦解。

在有形戰場上的戰術無非還是老一套的定點轟炸,裝甲集團強力突破,因為這場戰爭兩方的實力對比太不成比例,可以說在地面進攻方面沒有亮點。不值得討論和學習。

值得我們注意的倒是心理戰術的運用:首先在國際上樹立有利於美國及盟國的形象。 大規模的勸降和誘降,直接涉及到軍隊的最高層——統帥部。 向伊拉克敵對政權的人民提供信息,使其按美國的意願思考。 擴大展示實力的效果——製造出許多假的勝利新聞,象當年騙全世界愛國者導彈很歷害一樣。 切斷對廣播的干擾阻斷,並利用自己的電子優勢對伊攻擊。 瓦解敵方士氣,削弱其鬥志。利用民族、文化、宗教或經濟的分歧,來誘騙民眾。

海灣戰爭的地面戰是美軍在20世紀進行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地面戰,也可能是美軍最後一次按照傳統的戰線模式進行的地面作戰。在100個小時的戰鬥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乾淨利落的突破了伊拉克苦心經營半年之久的“薩達姆防線”,50多萬伊軍幾乎全軍盡沒。雙方不成比例的傷亡數字與伊軍驚人的崩潰速度,不僅成就了一段高技術武器的神話,也推動了世界再一次新軍事革命的浪潮。儘管此後軍事技術和作戰理論多有發展,新的作戰模式也多有應用,但作為裝備與作戰思想遠落後於美國的國家,回眸海灣地面戰,研究美軍作戰特點與伊軍失敗教訓,仍然是非常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