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用的磨石是如何來的?

老梁話三農


象我們山區農村,那是靠山吃山,田地很少(一家人田少於平地一人人口田),靠山的工具那就是刀,斧,鋸(鋸是用銼銼快的),那刀,斧每家每個能勞動的都有多把,用途各異,輕重不同,刀彎曲不一樣,木柄長短不一,象我算中等多的了。



也光各種用途17把之多,有些多的人家四,五十把。必須每家有自家磨刀石(這個沒法借用的,出工時間差不多,有右手工作的,左手工作的,個人磨刀方法不一,有些不會磨的,磨刀石中間磨的凹下去的,別人也不會用),這磨刀石也是多個,所磨用途不同,磨石粗細度也不同,在鄉下我就三個磨刀石,開粗坯,再磨細的,還有一塊磨刀鋒芒的,因為我們常與刀,斧打交道,老家又是浙江龍泉的,祖代就與刀劍(龍泉寶劍)打交道,那是在磨刀背上睡過來,從小父輩會教許多磨刀知識,和尋找識別好的刀石,見到好石塊有時不惜力氣,幾十裡,上百里的幾十公斤背來家鋸開來分的,好的刀石,正確磨法,那刀斧應用起來真是事半功倍。


一般磨刀石,是山溪常流水地方,先用刀試磨好用的,揹回家用鋼鋸鋸成形狀後使用的,當然不是一些山溪中就有好刀石,也是看地方的,曾經我們這就缺粗刀石,在市裡的一些圍牆上看到那江粉粗石,做粗磨刀石很好,後來打聽到這些紅粗石出自鷹潭地區龍虎山那一代,那還是集體時,村裡那時空車到那邊有事,回頭來就在那裝了半車箱這樣石頭,到村中分得各家使用,那個象大件斧,鋤,十幾斤樟腦鏟屑斧這種粗磨還是真好用,現在村裡各家都還一直在用。


我們這附近山溪中有刀石,多是那青石的中度磨石,都是自家山上檢的,或有些剛好早些年破壞了的人家墓碑,古橋倒下欄板,也有以前官道墊石(上面推獨輪車,送瓷土鋪路石),這些青石質度很硬,沒有好工具還真不易成形,過去那些鑿的十幾釐米的這些碑,欄板,墊石還剛好的,只要挖個坑側埋在有水源地方,還隨時可磨一般的柴刀,有些村裡,會在河沿上墊許多這樣石板給婦女們洗衣服,男的也就在那裡磨起刀來了,這都是對刀不愛惜的,用刀少的,只用來田埂上割割草的地方才那樣幹,在我們村那是被人笑話的,我那都是用刀高手,個個磨出刀那都能剃鬍須的,磨刀個個都有模有樣的,如功夫之樁擺著,一次一次都是大人教下來的。


還有一種細刀石,那磨刨子刀片,屠夫剃毛刀,家裡細菜刀,這樣細石頭這裡很少,後來訪到安徽黟縣(隔我們這不遠)那做磨墨做硯臺石塊相當之好,又硬又細,磨出刀鋒口平無絲之缺,還好磨,後來又到那邊裝了半車那種石頭來分用,各家都保留著許多。別看集體時大事幹了不少,這些小事,好事也還幹了不少。現在誰還會想到這些原來留下幾十年還在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