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上言论:日系车铁皮薄、不禁撞、关门声音不够沉闷?

奋斗者莅临


15万元以下的日系车,车皮薄是出了名,但是有多薄?大家说跟易拉罐一样厚,一按一个坑。而且车子用料如何关门时听声音是清脆还是沉闷厚重,都能分辨出来。



日系车因为理念就是追求油耗低,所以在各方面追求轻量化车身,车子想变轻就得使用强度高的轻型材料,而如果材料还是普通型钢,那么重量减轻了,只能通过减配或者减料来实现,而被车追尾出现了泡沫防撞梁的,就是日系车,而车前脸因为追尾自行车的或者其他车的,简直面目全非,有些车钣金工艺好,碰撞后变形不严重,但是日系车就是被揉变形的易拉罐,车主心理阴影面积比较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般事故,日系车的安全性不错,吸能效果好,车架内的人员安全没有问题,日系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伤车不伤人,坏车不坏人,既能促进汽车的更新换代,还能促进销量。


车门的厚重声音完全是可以做出来的,就是关门时有家用冰箱的那种关门声“噗”的一声,人听着比较舒服,而且感觉这车比较厚重,其实都是可以做出来的,哪怕是一辆十万元的车,也能作出这个效果,只不过车企觉得没有必要而已。这个声音判断车子用料多少和好坏是不算数的。

车子发生事故时都不禁撞,并不是只有日系车,像德系车同样不禁撞,连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在遇到撞击时同样会出现撞成两截的状况。

安全都是相对的,日系车轮胎细,车身减配多,省油表现比较好,安全性都差不多,关门声音不够沉闷不能代表它不好,它只是不想做好,隔音差也是它的传统。日系的中级车就好很多了,而所谓的车皮薄,确实薄,还有买发动机送车的说法呢。


小强说说车


其实我想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心里都曾经有过。如果说二三十万以内的日系车有这些“毛病”还可以认可,以上车型水准都还是比较高的。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日系车铁皮薄、不耐撞、关门声音不好听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情况。

日系车铁皮薄?

首先是造车理念的不同,日系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省油,为了达到更低的油耗水平,日系车企普遍都追求车身轻量化,尽可能的使用刚性更好的材料,来降低车辆重量。但是,就这样真的就说明日系车铁皮薄吗?不是的。日系车的铁皮厚度正常是在0.7-0.8mm,已经算上行业内比较高的标准了,完全不输于同级别的美系、德系、韩系车型。有人专门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过几款主流A级车的车门和发动机盖的铁皮厚度,事实证明,日系车的铁皮厚度明显更高

日系车不耐撞?

日系车确实不耐撞,我们经常也能看到一些报道,日系车发生小事故,往往会受到比较的损伤。这源自于对安全性能的认知不同。日系车在发生碰撞时,是优先考虑车内人员的安全,通过前后机舱的溃缩,来保证人员尽可能不受到伤害,车辆受到的损伤,那就不是需要考虑的,可以这么说,日系品牌管人不管车。不过,车辆只要不发生较大碰撞事故的话,日系车的安全性能还是不错的。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大事故,日系车的所谓“吸能”效果不值一提。

关门声音不好听?

至于关门声厚重的声音,其实真没必要去在意,这就看厂家愿不愿意这么搞。很多人不懂装懂,习惯性用车辆关门声来评判车辆铁皮厚度以及质量好坏,我只能说这种见解实在荒谬。车门声音与铁皮没多大关系,只要厂家愿意,在车门内装上一两根防撞横梁,塞点隔音棉,再加上一两圈胶条,能整出十分沉闷的关门效果。所以,想要有好的关门效果,只是跟车门内的用料有关而已。


鸿渐谈车


这就是个谣言,多厚的铁皮叫厚?安全难道靠那一层皮吗?车皮薄,里边加个止震板就能有厚重的感觉。日系皮薄不可否认,但是德系也不见得就是真厚,只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就是个心理作用。看看捷达、轩逸和起亚K2的整备质量吧,重量也不是靠车皮加上去的。


实在起不出名字来


首先必须承认很多A0级的日系车确实铁皮不厚…但你敢保证在那样的成本控制下德系的铁皮厚多少么?只是德系美系的不怎么做那么小的车而已…但是!重点来了…A级车以上(包括A级)日系安全性绝不逊于同级别德系美系…B级车以上反而安全性比德系更好…IIRSH每年都会针对新车有碰撞测试日系车往往都会去的取得Good以上评价…比德系整体安全性高(有些喷子或者黑子肯定会说:那是国外的日系车…国内日系车没那么结实!我想说:第一,我们讨论的是日系车这个整体,并没有细分哪个国家…请不要偷换概念;第二,即便国内日系减配更多的也是国内厂商和经销商自己坑自己人而已…并不是日本人坑中国人…德系不减配么?我在广本工作过…日本人给我们定的标准铁板被中国厂商自己二次切割的更薄)言归正传…所谓日系皮包馅大…不过是某些德系厂商在销量上吃亏后通过媒体借用基层老百姓的爱国情怀做的诋毁宣传罢了…(非蠢及坏…很不幸很多普通百姓就属于蠢的那一类)再加上网上找一些无理无据的事故照片来作证日系皮包馅大等,以加深老百姓对其宣传的认可… OK,说到这很多人又会有怼我的念头了…别着急…咱们继续聊~很多人说日系轻所以飘…我不否认同级别一些日系车的确高速上底盘没有德系那种厚重扎实感…但这跟车重没有绝对关系(SUV车普遍比同级别轿车重很多,为何不如轿车稳定?因为底盘高重心高…和重量无关!)同时也和底盘调校有关…可以参考8凯…如果日系想把底盘调校的像欧系一样…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再说回车重,数据不撒谎同级别凯美瑞比帕萨特重…雅阁比迈腾重(具体数据官网可查…我就不赘述了)这也让那些说日本车轻,薄,不安全的言论不攻自破…


lisiboGTR


日系车的重量不轻、铁皮不是很薄(相对的角度);车子不是用来撞的,车子耐不耐撞无所谓,重点在于人没事就行,关门声音是否够厚重和外皮薄、厚无关,只和内部填充物、多段式铰链有关系,所以题目中所列的这三个问题,只是表象,可以直接推断出日系车隔音不好,但只通过这三点没办法确定与安全的关系,换句话说影响不到安全!


先说日系车不耐撞,首先车子是开的、不是撞的,重点在于碰撞之后,车内人员是否可以生存,车子撞的细碎、人没事,那么这就是辆好车,请把耐撞不耐撞与车辆安全分开,车不耐撞导致的后果就是维修费用高,不过如果有保险这都不是大问题,所以这个不耐撞的论点没有意义,车子越好、越不耐撞、维修费用也越高,外皮再脆弱、也影响不到车辆的安全,又不是用车子挡子弹,所以外皮厚有什么用?况且现在什么车都不耐撞。。。

日系车关门声不厚重

日系车关门声音的确不厚重,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同级别比较),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车门内部填充物不够、或没有,其二很多日系车不使用多段式铰链;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降低成本,造成的后果就是隔音差、关门声不厚重,只不过这种省成本对安全并不造成影响,只不过噪音狠讨厌,自己的进口英菲尼迪对比国产宝马,隔音也差不少;由于车门内部缺少填充物,所以很多日系车的车门用手指能按出坑,重点不在于铁皮的薄厚,而在于没有填充物,德系车的车门按不动,不代表它的铁皮厚,而是因为填充物提供了支撑,所以通过日系车门能按出坑,推断日系车铁皮薄的论据不足。。。


同级别比较日系车并不轻

这个时代,以轻唯美;但如今的日系车并不比其它车系要轻(同级别),而那些差十几斤的差异就没必要提了;相反部分日系车在同级别车型中、重量更大,如果日系车铁皮薄,那么这些重量重在哪了?所以有的时候复杂的问题往往用最笨的方式就能得出结论(谁说掰掰脚趾头的运算方式就一定不如计算机?),同级别相比较,日系车并不轻,各位可以自行去对比;至少现如今是这样,几十年前的其它车系则更重,那时候的别克新世纪重达两吨,而现如今的君威、君越与凯美瑞、皇冠比,没有丝毫的重量优势,换句话说车重也不是什么优势啊?


车辆安全与铁皮薄厚无关

还是那句话车辆的蒙皮平铺于表面,承受不了任何冲击,又因为为了减重必须要薄、为了美观又不能通过加强结构来获得强度(总不能把车子表皮弯折件几道筋吧?),所以自从产生汽车那天起,就没考虑过依靠外皮来保证车辆的安全;如上图所示,车体上使用高强度钢的位置,这几个位置才是关系到车辆碰撞时的安全性的,看结构强度、不看外皮厚度!如下图所示这辆车,甭说是铁皮薄了、根本就是没有外皮,谁能说它不安全?实际它是安全的,因为它的骨骼结构太夯实了,所以车子是否安全并不在于铁皮的薄厚,在于骨架的强度!


总而言之日系车铁皮薄、不禁撞的观点并不成立,而日系车隔音差、关门不厚重、车门能按动倒是真的,当然导致这几个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填充物上,没填充物、填充物少,车子自然隔音差;没有填充物的支撑,车门自然一按就出坑;所以省填充物可以理解成减配、或者对NVH的不重视,在日本本土车子几乎是跑不快的,高速限速一百公里,所以在隔音、驾驶感受方面日系车有短板,日本本土的车子清一色隔音差、没后防撞钢梁,后来部分日系车入乡随俗,知道咱们这在乎防撞钢梁,逐渐就开始配备防撞钢梁了,至于欧、美有强制配备后防撞钢梁的法规。。。


非专业车评


说这些言论的,就是吃这口饭的,谁给五毛就为谁说话,没给的就喷。而且他们是群体出动,一唱一合,超级自嗨,超级可笑。

但凡有点脑子的就能看出这样的说法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但说者有意,听者无意,如果真信了,那就是这辈子白活了,连一点分辨能力都没有,满嘴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的奇葩观点,那就跟活的跟行尸走肉一样,多可悲!

汽车安全不安全,国外有iihs,国内有中保研,碰撞测试是对安全性最好的量化衡量指标。那些无脑黑还有种论调就是国外国内不一样,还有作弊论,还有对撞论,其实这样奇葩逻辑,正常人都能看出来是多么的可笑。

挨个说吧,国内国外不一样说,说的好像雇佣他们的主子产品国内国外一样似得,国内中保研就是一个照妖镜,哪些国内国外不一样立马现了原形,所以某些人就急了,开始加大了黑其碰撞测试成绩好的力度。

作弊论,谁作弊了,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一目了然。将必要的安全性结构说成是作弊,这智商真是感人,而听信的智商更是感人。按这个逻辑,防撞梁,气囊,安全带都是作弊咯,因为去掉这些,碰撞测试成绩立马为0。

对撞论,也就是安全测试无用论,这样的低智论调,就好像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但却蜜汁自信说学习成绩好。其实神车网还真做过对撞,他们极力维护的,立马被打的现了原形,而他们黑的却强过他们维护的,你说可笑不?666

懒得多说了,可笑的说法,可耻的目的,可悲的听信者。人家那么说是工作需要,但听者连基本分辨能力都没有,那就真白活了。


专业泼开水


日系车真的是铁皮薄、不禁撞以及关门声不好听吗?

相比较来说,日系车的铁皮可能确实不是最厚的,但是安全性完全没有问题

任何一个车企都拥有自己的质量标准,没有一个车企敢把质量不过关的车型推向市场,而每个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监管标准,在这一点上中国也不例外,所有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车辆都要符合中国的相关标准,因此日系车的铁皮再薄也照旧符合相关要求。

另一方面,车辆的铁皮厚度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很多消费者会认为一台车铁皮厚就是“良心”,一台车铁皮薄就说明这家车企“黑心”,但事实上,任何车企都不是慈善机构,每一家车企的最终目标都是盈利,盈利无非就是两点,第一是创造更多的销售额,而第二就是压缩成本。也许有部分厂家会使用更厚的铁皮,但是在其他一些方面,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节省成本。

此外,任何理论和实践都不支持将铁皮厚度和车辆安全性关联的说法,更厚的铁皮除了增加整车的重量对于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改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该将铁皮厚度放到买车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当中。

日系车真的不安全吗

在此之前,我也多次强调,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日系车和其他车型相比更不安全,无论是美国的IIHS还是欧洲的E-NCAP亦或是中国的中保研,得出来的结论都是多数日系车在同级别车型当中安全性表现均很不错,剩下来的其实就是消费者的观念问题了,我们是时候来向“日系车不安全”的陈旧观念说再见了。

除了被动安全性之外,如今的日系车在主动安全性方面也非常注重,如今的日系车型很多都已经将包括主动刹车和自适应巡航在内的全套主动安全配置变成全系标配了,在其他品牌都还只有顶配车型有这些配置甚至需要全系选配的时候,日系车能有这样的表现的确是让我很认可的,这也说明了日本车企在安全性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关门声的纠结

中国消费者从很久之前就保留下来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就是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关门声,听起来更沉闷的关门声一定更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事实已经多次证明,关门声和质量以及品质甚至是车门厚度都没有任何关系,经过特殊的调校之后,什么车都能拥有“好听”的关门声。

如今的日本车企在这一块的表现也非常优秀,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4S店里对比一下同级别日系车和美系车以及德系车的关门声,基本上你已经很难找到关门声听起来很“单薄”的日系车型了,因此即便关门声和任何实质问题都不关联,你也不用担心,因为你买的日系车依旧会有不错的关门声,让你在亲戚朋友面子不失面子。


其实很多时候要改的不是车企的做法,而是我们的传统观念,任何跨国车企之所以能成长为一个跨国车企,他们是绝对不敢在安全性等问题上马虎的,毕竟这涉及到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杜宇日系车的安全问题,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 ,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汽车三国


1.表皮确实薄,尤其是十万级低价车最为明显,这个不用洗随便找个廉价车摸一下捏一下就知道了。但碰撞安全性主要看的是内部车架而不是表皮,碰撞实验里中高端日本车还是比较靠谱的,甚至优于德系。但在轻微碰撞时日系车看起来更吃亏 。车体表皮薄是日本国情和造车理念觉决定的,日本是个岛国,绝大部分原材料都需要海外进口,所以日本人非常注重节约原材料,会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减少表面金属的使用,比如日产奇骏用树脂材料代替金属制作尾门,而树脂塑料这种材料制造成本比金属还贵(如损坏修车必须整体换维修费用也更贵,安全性不评价,参见奇骏后尾门事故)。

2.关门声音沉闷并不代表车门就厚实。大众车关门厚实并不是因为车门金属用料多重,而是因为门铰链结构非常紧密,比如以前老大众用的三段式车门铰链就非常扎实,而现在新大众已经简配了铰链结构


yuyongxi


用习惯日系的门,用欧系不习惯,太沉,更像开防空洞的门,不方便。

从人安全来讲,日系并不差,至于20万以下的车,什么系车厂都在从安全上偷工减料,所有系都存在安全问题,不光日系,价格高的车,安全上偷工减料已不是车厂的目标了,他们会转向其它方面,如电子配置、外壳用料、油漆、底盘材料等。


阳光海岸3591


什么大众底盘稳,结果欧洲麋鹿测试成绩最差就是大众,奔驰也不行,连韩国车都比不了,Suv组日产奇骏麋鹿测试第一名以80公里/小时过弯!什么德国车安全,结果2015年北京车祸统计德系车死亡人数是日系车,韩系车的9倍,让人大跌眼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