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前几天,朋友跟我抱怨说他生了二胎有点烦恼,还不等我问原因,他便开始大倒苦水。

他家老二是个5岁的小男孩,平时在幼儿园表现得乖得很,从来不跟小朋友闹别扭,抢玩具之类的,相当懂得礼让。可一回到家里,他儿子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嚣张跋扈,成天和10岁的姐姐(朋友家老大)吵嘴打架。说好一人一份的零食,弟弟吃完就抢姐姐的,姐姐稍微不乐意,他就动手打姐姐,姐姐还算好,一直让着弟弟。有时候妈妈帮姐姐几句,儿子不高兴了,竟然还动手打妈妈,各种撒泼耍赖,各式不服管。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爸爸的抱怨


这个小家伙在家谁也不能惹他,急了就大吼大叫,大打出手。但是,一出门怂得连叫声“叔叔阿姨”都不敢。想和小朋友玩,都得爸爸妈妈提前过去跟人家小朋友打一声招呼,假如他的玩具被抢了,也不敢吱声,用可怜的眼神央求父母出面说情......

我苦笑,这不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吗?

朋友摇摇头:“是啊,你说我这孩子可怎么办啊?愁死人!”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耗子扛枪窝里横”。千万别让孩子学会——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其实,很多娃“窝里横,出门怂”,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其中的真相更值得我们反思。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窝里横

“窝里横”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

每一个窝里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规则不清、无限宠溺的父母。孩子窝里横,因为他知道,父母永远爱他,窝里横不仅能达到目的,还不会被惩罚。过分的爱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1、毫无原则地溺爱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大多数孩子“窝里横”都是有目标的。他们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横”,只针对过分溺爱自己、无限包容自己的人。有的孩子只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客气,遇到稍微严厉一些的爸爸妈妈或老师,他就乖乖地不敢大吵大闹了。有的孩子只敢对妈妈发脾气,稍不满意甚至动手打妈妈。很多父母或者祖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往往在生活中谁毫无原则地站出来当孩子的“挡箭牌”越多,谁就越不受孩子的尊重。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毫无原则的溺爱


2、毫无原则地妥协

“没有原则的父母,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窝里横”孩子,与父母没有原则的让步有很大的关系。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么完全没有原则,要么定了规矩,却无法坚持、轻易妥协。

我见过一些家长,有的爸爸妈妈倒并不十分溺爱孩子,甚至经常告诉大家不要对孩子过于宠爱。这样的家长通常的做法是,给孩子制定了一张计划表,贴在墙上,时刻提醒家人要遵守原则。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完美。然而,却并能不如愿。

我们看到的情景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在看动画片,妈妈提醒她,计划表上明确规定,每天只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现在该休息了。孩子好像完全听不到,两眼盯着电视,不为所动。这时,妈妈生气,将电视关上。孩子不由分说地大哭,甚至爬到地下开始打滚。这个时候,似乎孩子的嗓子都哭哑了,妈妈露出不忍心的表情,开始哄孩子。于是孩子见状,更加卖力地表演性地哭闹。妈妈坚持了一会,实在受不了孩子的“撒泼打滚”,只好不情愿地将电视重新打开。

这种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上演。孩子在父母的行为中领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一哭二闹三耍赖,他们就会放弃抵抗,满足我的要求。家人毫无底线的退让,没有原则的让步,不管你制定什么样的计划表,其实都是形同虚设。然而,当孩子出门面对陌生的环境,TA的这些招数统统失效,没人会惯着他。所以,很多孩子在外面压抑自己的欲望,一回到家就开始对最亲近的人颐指气使。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毫无原则的妥协


3、沟通社交能力差

经常呆在家里的孩子,缺乏人际沟通也是造成“窝里横”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父母或老人比较宅,喜欢把孩子圈在家里,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被无限宠爱的状态,一接触陌生的环境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平常在家里,无论是爸妈还是爷爷奶奶对他百依百顺,俯首称臣。假如外面的世界不再以自己为中心,自然会让孩子产生了一种恐惧心里。其实这些孩子看到同龄的小伙伴,一方面想和他们打成一片,一方面又缺乏沟通技巧,只能在一边看着干着急直跺脚。由于缺乏基本的沟通社交能力,回到家后,受了“委屈”的孩子很容易将这种无处发泄的负能量直接反馈在家人身上,也很容易让孩子生成“窝里横”的矛盾性格。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沟通能力差


4、父母也是“窝里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多父母其实自己做的就很不好,导致了孩子“有样学样”。比方说,有的妈妈在外面非常温柔贤淑,从不与人争吵,是同事们公认的贤妻良母。殊不知在家里,这些妈妈个个都是急脾气,动不动就冲老公和孩子发脾气。当孩子每天看到妈妈这样的表现,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然会从父母的身上得到某种心理暗示——啊,原来如此,我只要在别人面前是收敛情绪、温文尔雅就好了,回到家里我就可以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啦!说到这里,是不是很多家长朋友都脊背冒冷汗,这不是我吗?希望我们都不是这样的父母,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父母也是窝里横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我们做父母的,该怎样引导孩子,让孩子改掉“窝里横”的习惯呢?

1.从自身做起。

想要改变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在外面对别人谦逊有礼,和颜悦色,回到家后对着孩子、老公或者父母大呼小叫,恶语相加。孩子自然会模仿大人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孩子,试图去改变孩子。最应该做的是从自己做起,把自己身上的“恶习”改掉,做一名合格的心平气和的家长。切记,爸爸妈妈的行为和态度,常常会被孩子照单全收,他们会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性格脾气。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想要改变孩子“窝里横”,父母一定要学会不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和谐家庭很重要


2. 建立明确的规则

在制定规则后,只有坚决执行,孩子才会知道父母的界限在哪里:“‘窝里横’是没用的,爸妈不是‘任我摆布’的!”

爱孩子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爱的艺术,难就难在要懂得如何去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横的时候,告诉他:“爸爸妈妈理解你的想法,我们很爱你,但是你的要求是过分的,我们坚决不能答应。”就像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有句话:“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敦促。

给孩子制定明确清晰的行为规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合理的爱,建立规则


3. 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发泄情绪

在家“窝里横”的孩子,往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除了大哭大闹、大喊大叫之外,想不到别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这样的孩子很值得关爱,他们的情绪表达和沟通能力一般而言会落后于同龄的孩子。

让孩子试着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要学会思考和了解自己的感受,考虑自己的做事方法会对被他“欺负”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成年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直接纠正甚至谩骂,每一个父母都要先学着理解和包容孩子,蹲下来,抱抱TA,温柔地告诉TA:“爸爸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你现在很生气,你可以发一会儿脾气,我们等你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再说,好不好?”“但是关于某某事,你也要理解爸爸妈妈,我们是不会答应的,因为......”

这样做,一方面提醒孩子意识到并且允许自己情绪的存在,而另一方面也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乱发脾气不会达到你想要的目的。给孩子情绪发泄的出口,慢慢改变孩子“窝里横”的习惯。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让孩子发泄完情绪,再冷静交流


4.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

当孩子逐步明晰界限和规则,并且学会找到情绪的出口之后,孩子仍然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之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那些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比如说自己穿衣服、吃饭、自己上厕所。孩子想要自己做一些事,千万不要说“你还小,让妈妈来”当你害怕孩子做不好时,要学会相信孩子,并且要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

当孩子间遇到问题或者发生冲突时,可以先试着交给他们自己处理。比如在游乐场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可以先观察他们怎么沟通,假如没有危险的话,千万不要急于介入。万不得已,需要大人介入的时候,首先要心平气和地问问孩子发生什么事了,然后引导他们可以怎么做,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会思考表达和处理问题。

在这里,还要提到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一开始,不要给孩子设置太高的目标,也不要太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孩子的微小进步。每一次进步,都值得鼓励!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4. 培养孩子的“社交智商”

增加孩子出门社交的机会,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社交智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该怎么样和他人相处?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该如何回应?孩子的朋友圈也是一个小社会,人际互动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我们应该经常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鼓励孩子多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触,逐步地融入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社会。当我们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时,孩子假如不愿意打招呼。这个时候,家长的做法也很重要,我们应该主动地和每一个小朋友打招呼,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孩子可能一开始不乐意,但是久而久之,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慢慢模仿你的行为去做。那么,孩子也会慢慢地建立与他人交往的自信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用了我的这个方法,孩子的性格改变了许多。刚开始,他儿子会很“怂”地往家长怀里钻。后来,时间长了,他再遇到熟悉的小朋友就会主动打招呼,看到陌生的孩子也会主动上去,先来个自我简介……随着社交能力的提升,“出门怂”的现象自然也无影无踪了。环境的体验和交往知识的积累,都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大胆,在公共场所不再胆怯。

孩子身上,反映的是父母的想法和言行。没有天生的“窝里横”,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尾声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年龄小的孩子还处在探索世界的阶段,性格脾气都还没有完全定型。作为父母,一定要趁着孩子还小,尽快尽量地去纠正孩子的“窝里横”。不要让孩子把自己最坏的脾气,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只要父母不宠溺,不包办,既给予,也克制,定规则,慢引导,孩子自然能全面平衡发展,聪明又自信!


“窝里横”的孩子没出息!遇到一个“窝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相信孩子,让孩子变得自信聪明


我是年轻大叔,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我的频道,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