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的孩子,都是家长养的,现在改还来得及

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家时各种不听话、撒泼、耍横,但是在老师成前就像“小绵养”,大气都不敢出,老师说出的话却像圣旨一样,不敢不听,而且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大多的孩子都是这样,家里家外“两面派”,在家里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霸王”,说一不二。在外面,不争不抢,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就算受到了小朋友的各种欺负也是一声不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窝里横,出门怂”。

“窝里横”的孩子,都是家长养的,现在改还来得及

想要了解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真正原因,就不能只单看孩子的表面行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家庭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孩子的性格,性格是在环境中慢慢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家庭生活环境中,找到导致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真正原因。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窝里横,出门怂”的孩子呢?

对孩子过度溺爱,毫无底线的退让和没有原则的让步,都会导致孩子“窝里横”。

有些家庭,尤其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度溺爱,要什么给什么,造就了孩子过于依赖的性格,遇到一点小事就让父母帮忙,而父母又是一味的迁就,使孩子以为父母替自己做事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父母长辈对他的宠溺和顺从,在长辈面前养成了霸道、娇蛮的坏脾气。

“窝里横”的孩子,都是家长养的,现在改还来得及

但是孩子一旦走出家门,走进校园,面对各式各样陌生的同龄人和严厉的老师,他会发现,周围的人并不是以他为中心,别人也不会事事顺着他,这种撒泼、耍横的行为再使出来就不管用了,因为在外面没人吃他那一套,受过几次挫折后就再也不敢使了,只好回避,产生退缩和畏惧的心理。时间一长,当孩子的不满和怨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需要发泄,他的枪口自然的就转向家中极为迁就他的人,以自己在家里更加横行霸道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窝里横”的孩子,都是家长养的,现在改还来得及

所以,孩子“窝里横,出门怂”并非其本性, 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 是不恰当的家庭环境和外界刺激导致了孩子“窝里横,出门怂”。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我们该怎么办呢?

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一言一行。做为父母如果你在外面对别人谦逊有礼,和颜悦色,回到家后对着家人大呼小叫,恶语相加。那么,孩子耳濡目染,就会认为“在家不需要顾及家人情绪”、“家人会无限制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对待外人需要隐忍退让”、“外人很危险,不要过多跟外人接触”等错误的观念是理所应当,复制起来也必然驾轻就熟,就很容易变成和父母相似的人。

“窝里横”的孩子,都是家长养的,现在改还来得及

大多数窝里横的不行的小霸王,出门在外都非常容易被欺负,交际能力也很差,非常怕生。这都是因为常年躲在父母背后被家长保护,习惯性的接受照顾,缺乏最基本的社交成长机会。家长们应该要多带孩子出门走动,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让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与陌生人相处,锻炼他的社交能力。这才能将孩子怕生的性格给扭转过来。

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小朋友,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在家霸道的“小老虎”也可以变成温顺的“小绵羊”;在外沉默的“小绵羊”也可以变成开朗的“小老虎”,关键在于爹地妈咪们怎么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