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窝里横”吗?这样帮他改毛病

表妹家的孩子飞飞就像个小霸王,经常爱在家里指挥这个,指挥那个,满脸都是霸气。

好不容易今天天气转暖,表妹决定带飞飞到户外玩耍,飞飞可高兴了。但是到了户外,飞飞就完完全全变了个样儿。看到别的小朋友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飞飞也想参与进去,可他怯怯地在一旁看着,就是不敢开口。

有个机灵的小姐姐看出了飞飞的心思,于是热情地邀请飞飞一起玩。飞飞怯怯地说:“我不玩,你们玩吧!”

表妹跟我吐槽,说飞飞经常这样“窝里横”,到了外面就怂了,可该怎么办呀!

你家孩子“窝里横”吗?这样帮他改毛病

其实,孩子“窝里横”的问题主要因为家人的过分宠爱,以及孩子缺乏交往经验造成的。

由于孩子在家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常常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全家人都以他为中心,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与别人平等交往的能力。

在家的时候,由于环境比较熟悉,而且主要是和家人交往,孩子会相对放松、比较有安全感,因此胆子显得也比较大。但是一到外面,因为环境中有太多陌生的人与事物,孩子会比较警觉、紧张。

尤其当孩子总是窝在家里,很少有外出与人打交道的经验的时候,他就会在陌生人和陌生的事物面前显得畏缩不前。

你家孩子“窝里横”吗?这样帮他改毛病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1、带孩子走出家门

要改变孩子“窝里横”的问题,带孩子走出家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天气好的时候,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室外活动,或者和孩子一起到小朋友家做客,也可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通过广泛的交往,帮助孩子积累交往经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学会独立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开阔孩子的眼界,全面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考虑到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父母可以选择那些相对比较安静、人和车辆来往不太频繁的场合让孩子活动(如街心花园、小区绿地等),应当少去繁华的街道、商场等地。

一些很少出门的孩子在室外活动时可能会显得木呆呆的,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地催促孩子迅速做出反应,而要考虑到孩子所处环境与家里环境差别很大,他可能一时无法适应。给孩子适应的时间,让他学习慢慢地融入周围的环境才是明智的选择。

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父母可以适当做些指导,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和观察,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并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调动孩子主动活动的兴趣。

2、策略地为孩子提供社交机会

要改变孩子“窝里横”的问题,父母应经常策略地为孩子提供在外面锻炼的机会。比如,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与外面的小朋友一起玩,引导他与别的小朋友交往。

你家孩子“窝里横”吗?这样帮他改毛病

如果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先让他与那些比他小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孩子的各种能力占有充分的优势,他会变得比较自信,也不太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孩子在与别的小朋友交往时受排挤,帮助孩子树立社交的信心。

当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后时,父母切记立刻将孩子保护起来,而是要耐心观察孩子如何应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在失败中学会自己处理各种矛盾。

如果父母在孩子社交受挫时迅速将孩子保护起来,孩子就会对父母的保护产生依赖,“窝里横”的问题也会更加严重。

此外,父母平时要多鼓励孩子,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同时还要引导他大胆、泼辣地与别的小朋友相处。

3、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要改变孩子,最根本的是要改变父母的教养态度,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和体验生活,全面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当孩子的独立能力被培养起来,他就不会在外面显得那么懦弱无能了。

在家里,父母应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摆放碗筷、洗袜子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如到公园自己买门票、问路,帮着妈妈买生活用品等等,通过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磨练孩子的性格,帮助他摆脱“窝里横”的毛病。

你家孩子“窝里横”吗?这样帮他改毛病

4、创造一些意外事件来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不敢与人交往,那么父母可以事先与一些朋友沟通,给孩子创造一些意外,比如孩子在外面玩耍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朋友适时地出来提供帮助,让孩子从接受他人帮助开始逐渐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心理,学会融入周围的环境。


我是东方净,觉得文章还不错,请转发和点赞吧!也欢迎关注我,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奉献更多的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