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茶館文化(二)


南昌茶館文化(二)

北京人、四川人多稱茶館為“茶園”,廣東人稱之為“茶樓”、海南人稱之為“茶店”、閩南及潮汕人稱之為“茶桌子”,而南昌人則稱之為“茶鋪”。

老南昌的茶鋪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檔者環境很好,裝潢考究,一般為兩至三層樓,且樓上都設雅座,以茶為主兼辦小吃。同時有清音、曲藝、琴棋等活動;中檔者多為木質二層樓建築 ,與老南昌民居大抵無異,樓內採光條件不佳,通風條件也不是很好。裝潢上一般為木板牆 ,以青石板鋪地,櫃檯設在一樓,茶桌為八仙桌,四周佐以高腿條凳。衛生條件良好,低檔者南昌人喚作“茶店”設備更加簡陋,面積更加狹小。

茶鋪每天早晨八時左右開門,一會兒便有三三兩兩的茶客提著鳥籠或兩手空空逍遙而來。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一般情況下每家茶鋪都能滿座。時至正午,茶足話盡,人們紛紛還家吃午飯,下午三時,也就是午覺時間過後,一部分茶客又來光顧。晚上十點開始準備打烊。南昌的茶鋪一般實行早午晚三巡:早巡也就是南昌人所謂的“過茶”,生意是全天最火的;午巡和晚巡生意則不如早巡,並且需要重新記價。茶鋪的主要消費群體為老年男性。老人們,清晨開始泡茶鋪,時將正午,便回家吃飯午休,下午仍有一部分人來泡茶鋪,另外一大部分奔赴澡堂。舊時有諺雲:“早上人包水,下午水包人”就是指老人們一天的休閒生活的最好的寫照。

南昌茶館文化(二)


受南昌附近茶產地的產茶品種影響(婺源雲霧、遂川狗牯腦、井崗翠綠等),茶鋪幾乎只供應綠茶、鮮見烏龍、紅茶之類。而且,茶葉的品種和質量大都為中下等,南昌人謂為“香片 ”。若客人需要龍井、雀舌等高檔茶,則要另外收費。一般的茶客,都是點一碗五分錢的茶 (上世紀70年代市價),茶金可謂相當低廉。

茶客走出茶鋪,跑堂夥計便會迎上來招呼客人坐定,待客人點定所要的茶及茶點後,夥計會拿來一隻帶蓋託的瓷茶碗和一雙供客人夾取茶點的筷子,另外,還會帶來茶點;然後,夥計會一一手掀杯蓋,一手執茶壺,將壺在手腕傾斜,熱水順著嘴管射出,射入茶碗,一射即準 ,一準即滿,不多不少,滴水不漏。有時夥計還會耍出如“高山流水”、“蘇秦背劍”、“ 童子吹笛”之類的花樣以悅茶客。茶鋪裡的茶壺,主要分長嘴壺和衝壺兩種,長嘴壺與四川茶園的長嘴壺大抵無異。而衝壺則為短嘴,錫制,置於堂中爐灶的煙孔上或是由跑堂夥計提在手中。

茶客們在茶鋪除享用“清茶細點”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聊天,也就是南昌方言中所謂的“談TUO”或“撬牙膏”,聊天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如家長裡短,國家大事。市場物價 、稗官野史等等。除了這些閒聊海侃之外,茶鋪也是茶客們商定晚輩婚姻大事,調解民事糾紛的經常去處。因此,茶鋪在某種意義上充當了“婚姻介紹所”和“民間法庭”的角色。另外,茶鋪也是人們洽談生意,聯繫勞工的場所。同時社會上的各個“江湖幫會”,也經常在茶鋪溝通信息,傳遞指令,協調關係等等,但歸根結底茶鋪裡還是老人居多。

南昌茶館文化(二)

聊天之外,茶客們還兼顧聽書。這裡所說的書,主要有兩類,一為用南昌方言演繹的評書, 其表演形式與表演內容與北派評書差不多。另一種,叫“南昌道情”。所謂“道情”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清末傳入南昌城。表演時,老藝人獨坐茶鋪一角,右手執一小棍,左手帶道情 筒夾帶一面銅鈸。在拍道情筒的同時,用右手小棍敲打筒和銅鈸,此所謂“一打三響”,堪稱一絕。

此外,打紙牌、下棋也是茶鋪中老人常見的休閒內容。

客人飲罷結帳後,跑堂夥計高聲吆喝,其大意如此,哦!樓上幾號茶桌喲!某某客人結了帳哦!香片某碗某角喲。點某碗某角哦。一共幾碗幾角哦。手中把子小帳在外,歡迎客人下次再來。這樣幾嗓喊來,無論身邊客人還是樓下記帳的老闆娘都能夠對茶金情況清楚明瞭。

南昌的老茶鋪,解放後仍為數不少。以後,受政治運動以及自然災害造成的物質短缺的影響 ,大多倒閉,七十年代在王家巷、洋船碼頭、民德路、八一橋等地還有數十家,近九十年代 ,亦銷聲匿跡。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以及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南昌開始出現一些帶有文化色彩 ,由有關部門協辦的“茶藝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深化,具有現代氣息的茶館如雨後春筍般的散佈於豫章城的大街小巷,南昌的新派茶館文化也隨之形成。

南昌茶館文化(二)

如今,走在南昌城的街頭弄裡,林林總總的茶館時不時的映入眼簾。“茶鋪”二字,雖然還能在南昌方言中覓得其蹤,但是,茶館門口各色流光溢彩的霓虹燈上,卻只見得“茶館”、 “茶藝館”、“茶道館”、“茶坊”、“茶室”、“茶吧”之類的詞彙。茶館的名稱,大多略帶詩氣,如“聽雨軒”、“悠竹軒”等等。這些風格迥異的名稱,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各個茶館經營內容的取向。

總的來說,南昌的新茶館較其它城市相比,規模更大,數量更大,經營手段更靈活,綜合性 更強,裝修更考究,價位更低,茶藝水平高。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