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茶馆文化(二)


南昌茶馆文化(二)

北京人、四川人多称茶馆为“茶园”,广东人称之为“茶楼”、海南人称之为“茶店”、闽南及潮汕人称之为“茶桌子”,而南昌人则称之为“茶铺”。

老南昌的茶铺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者环境很好,装潢考究,一般为两至三层楼,且楼上都设雅座,以茶为主兼办小吃。同时有清音、曲艺、琴棋等活动;中档者多为木质二层楼建筑 ,与老南昌民居大抵无异,楼内采光条件不佳,通风条件也不是很好。装潢上一般为木板墙 ,以青石板铺地,柜台设在一楼,茶桌为八仙桌,四周佐以高腿条凳。卫生条件良好,低档者南昌人唤作“茶店”设备更加简陋,面积更加狭小。

茶铺每天早晨八时左右开门,一会儿便有三三两两的茶客提着鸟笼或两手空空逍遥而来。上午十时至十一时,一般情况下每家茶铺都能满座。时至正午,茶足话尽,人们纷纷还家吃午饭,下午三时,也就是午觉时间过后,一部分茶客又来光顾。晚上十点开始准备打烊。南昌的茶铺一般实行早午晚三巡:早巡也就是南昌人所谓的“过茶”,生意是全天最火的;午巡和晚巡生意则不如早巡,并且需要重新记价。茶铺的主要消费群体为老年男性。老人们,清晨开始泡茶铺,时将正午,便回家吃饭午休,下午仍有一部分人来泡茶铺,另外一大部分奔赴澡堂。旧时有谚云:“早上人包水,下午水包人”就是指老人们一天的休闲生活的最好的写照。

南昌茶馆文化(二)


受南昌附近茶产地的产茶品种影响(婺源云雾、遂川狗牯脑、井岗翠绿等),茶铺几乎只供应绿茶、鲜见乌龙、红茶之类。而且,茶叶的品种和质量大都为中下等,南昌人谓为“香片 ”。若客人需要龙井、雀舌等高档茶,则要另外收费。一般的茶客,都是点一碗五分钱的茶 (上世纪70年代市价),茶金可谓相当低廉。

茶客走出茶铺,跑堂伙计便会迎上来招呼客人坐定,待客人点定所要的茶及茶点后,伙计会拿来一只带盖托的瓷茶碗和一双供客人夹取茶点的筷子,另外,还会带来茶点;然后,伙计会一一手掀杯盖,一手执茶壶,将壶在手腕倾斜,热水顺着嘴管射出,射入茶碗,一射即准 ,一准即满,不多不少,滴水不漏。有时伙计还会耍出如“高山流水”、“苏秦背剑”、“ 童子吹笛”之类的花样以悦茶客。茶铺里的茶壶,主要分长嘴壶和冲壶两种,长嘴壶与四川茶园的长嘴壶大抵无异。而冲壶则为短嘴,锡制,置于堂中炉灶的烟孔上或是由跑堂伙计提在手中。

茶客们在茶铺除享用“清茶细点”之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聊天,也就是南昌方言中所谓的“谈TUO”或“撬牙膏”,聊天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如家长里短,国家大事。市场物价 、稗官野史等等。除了这些闲聊海侃之外,茶铺也是茶客们商定晚辈婚姻大事,调解民事纠纷的经常去处。因此,茶铺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婚姻介绍所”和“民间法庭”的角色。另外,茶铺也是人们洽谈生意,联系劳工的场所。同时社会上的各个“江湖帮会”,也经常在茶铺沟通信息,传递指令,协调关系等等,但归根结底茶铺里还是老人居多。

南昌茶馆文化(二)

聊天之外,茶客们还兼顾听书。这里所说的书,主要有两类,一为用南昌方言演绎的评书, 其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与北派评书差不多。另一种,叫“南昌道情”。所谓“道情”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清末传入南昌城。表演时,老艺人独坐茶铺一角,右手执一小棍,左手带道情 筒夹带一面铜钹。在拍道情筒的同时,用右手小棍敲打筒和铜钹,此所谓“一打三响”,堪称一绝。

此外,打纸牌、下棋也是茶铺中老人常见的休闲内容。

客人饮罢结帐后,跑堂伙计高声吆喝,其大意如此,哦!楼上几号茶桌哟!某某客人结了帐哦!香片某碗某角哟。点某碗某角哦。一共几碗几角哦。手中把子小帐在外,欢迎客人下次再来。这样几嗓喊来,无论身边客人还是楼下记帐的老板娘都能够对茶金情况清楚明了。

南昌的老茶铺,解放后仍为数不少。以后,受政治运动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质短缺的影响 ,大多倒闭,七十年代在王家巷、洋船码头、民德路、八一桥等地还有数十家,近九十年代 ,亦销声匿迹。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昌开始出现一些带有文化色彩 ,由有关部门协办的“茶艺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现代气息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的散布于豫章城的大街小巷,南昌的新派茶馆文化也随之形成。

南昌茶馆文化(二)

如今,走在南昌城的街头弄里,林林总总的茶馆时不时的映入眼帘。“茶铺”二字,虽然还能在南昌方言中觅得其踪,但是,茶馆门口各色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上,却只见得“茶馆”、 “茶艺馆”、“茶道馆”、“茶坊”、“茶室”、“茶吧”之类的词汇。茶馆的名称,大多略带诗气,如“听雨轩”、“悠竹轩”等等。这些风格迥异的名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各个茶馆经营内容的取向。

总的来说,南昌的新茶馆较其它城市相比,规模更大,数量更大,经营手段更灵活,综合性 更强,装修更考究,价位更低,茶艺水平高。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