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內憂外患的商朝(五)紂王的尊嚴

紂王名叫帝辛,帝乙的小兒子,名馳宇宙的大暴君。帝辛和夏桀一樣,智慧超群,天生神力,可與猛獸搏鬥。不知道為什麼,後人記載夏桀和紂王即罵他們殘暴無德,又誇他們天分極高。當週部落在蓬勃發展時候,帝辛在做什麼呢?酒池肉林,天天抱著妲己淫樂嗎?

帝辛很忙,但是不吃喝玩樂,他的父親帝乙把國都從殷遷到了朝歌,不知道這個老國王為什麼要遷都,遷完他就不管了,帝辛繼位後新的國都需要重建,設計圖紙,籌款籌糧,監督工程,每天倒是很充實。

帝辛是個精力充沛的人,一邊修建帝都,一邊進行改革。改革祭祀制度,強化王權對神權的控制。改變用人制度,從平民中選拔一些官員,打擊貴族勢力。比干,微子,箕子,商榮等勢力相繼被削弱。微子,箕子後來投靠周部落。內政整頓完畢,帝辛開始消滅外患。帝辛繼位十年,帥軍征伐東夷,戰爭歷經一年,帝辛勝利而歸。帝辛二十五年,東夷叛亂,帝辛再次征伐東夷,帝辛大獲全勝。

戰爭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給人民帶來沉重的苦難,也耗盡了商朝的國力。帝辛應該是一個自信的人,他想光大商朝,做了很多的事,他也得罪了所有的人,因為戰爭的苦難人民恨他,因為加強王位,貴族恨他,因為人事制度變革,諸侯恨他,他的哥哥們都投靠他的敵人,諸侯們起來造反。

帝辛也許不是一個賢德的君主,但絕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在他的治理下商朝國力強盛,打擊貴族,抵抗外族。內憂外患就是中華民族的宿命,他無力迴天。

周文王去世後,武王姬發繼承王位。姬發要完成文王的事業,他什麼也不需要做,只需要等待,等待一個機會,等待商朝的衰落。他沒有等太久,強悍的帝辛老了,一個老人眾叛親離,還能做什麼,靜靜的等死。當武王的大軍兵臨城下,向潮水般衝過來,自己的部下紛紛倒戈。帝辛坐在王宮裡,很從容的點燃了柴火。熊熊大火燒燬了王宮,也燒燬了殷商王朝。

商朝一直以來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做事簡單粗暴,迷信鬼神,似乎沒什麼治理水平。遇到大事小情就占卜祭天,犯了錯誤就砍頭刓心,剁胳膊剁腿,毫無人性可言。實際上不應該是這樣的,一個王朝要想治理萬民,統治諸侯,還是要有自己的章法的,不可能任意胡來。但是商朝的統治確實要比其他的王朝要嚴酷一些,管理這麼大國家,大家都沒什麼治理經驗,摸個石頭過河,肯定是要簡單粗暴一些。商朝的統治給人感覺少了一些溫度,頻繁的戰爭,內部的爭鬥,實際上商朝已經走向軍國主義國家,軍國主義專制集權,殺伐決斷,講究效率,哪有什麼溫度。頻繁的戰爭,大量奴隸人口用來祭祀,讓這個王朝更顯得冷酷無情。巫師、鬼神、占卜,鬼怪琉璃的傳說,更使這個王朝顯得荒誕無能。

任何一個王朝創建者,都是那個時代傑出的人物,具有廣闊的時代視野,非凡的政治智慧。他們肯定不是想創建一個腐朽沒落的王朝。任何社會制度的選擇,都是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家的發展,社會制度的變革都會受到內部利益集團,外部勢力的制約。國家的興亡,決不是某一個的昏庸無能道德淪喪導致的,一定具有複雜時代背景和社會的發展趨勢。

帝辛以自焚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性格剛強的人,一個有自尊的人,自焚是自己最後的尊嚴。為商朝殉葬的不只紂王,伯夷叔齊兩位義士對武王滅商極其的憤怒,嚴厲控訴周的不義之舉。發誓不再吃周朝的食物,餓死在陽首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