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史公「第二回」共工怒觸不周山

黃帝次子昌意生子高陽,高陽從小便展現出作為上位者應有的非凡格局,沉靜穩練而有機謀,通達世事且明事理。黃帝格外喜愛這個孫子,於是跳過25個兒子將孫子立為繼承人。

黃帝死後,高陽繼帝位,是為顓頊帝。

顓頊即位後,嚴格遵循爺爺的政策行事,社會持續安定發展,顓頊所制曆法從秦始皇二十六年頒行天下後沿用至漢武帝太初元年共行117年。

九州大地的繁華日復一日,大家誰也沒有料到此時有一個巨大的陰謀正悄悄降臨,一枚小小石子的投入便能引起軒然大波,滔天巨浪……

原本的天下共主炎帝一脈此時只能在黃帝一脈的手下聽命從事,仇恨的種子早已播種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只等機會來臨,這一縷小小的火苗便可成燎原之勢。

共工(氏族名)與炎帝同出一脈,早就不甘屈居人下,然而姬軒轅(黃帝后改公孫為姬姓)德才兼備,人心所向,他在位期間共工氏倒還不敢胡作非為。然而姬軒轅一死,顓頊即位,共工氏不甘再“當牛做馬”,天子之位,能者居之。於是,共工氏約集野心勃勃的部落共同反對顓頊,“炎黃合流”所打造的短暫共治局面至此崩塌!


穿越太史公「第二回」共工怒觸不周山

然而天下順黃帝一脈統治久矣,安居樂業的生活沒人想要失去,共工氏約集的一幫反叛分子雖然聲勢浩大,給顓頊帝帶去了不少煩惱,奈何雙拳難敵四手,一場殘酷的大戰過後,反叛者被殺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首領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卻被擎天巨柱不周山擋住去路,悲憤交加之下,共工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天柱經此一撞,竟被攔腰撞斷,橫塌下來。

天往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運動;地往東南方向下陷,所以江河湖水都向東南流淌彙集。

至此,顓頊打敗共工,天子之位再無威脅,可以安穩傳與黃帝一脈的後世子孫,同時為他的侄子留下了一片繁榮江山。


分享原創的歷史專欄、短篇、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