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春雨》,寫出了愛情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劉學鍇先生在《李商隱傳論》 中說:“(李商隱)七律無題和《春雨》、《重過聖女祠》,以寫心靈感受為主,以意境的朦朧為顯著特色。總之,這些七律藝術上最突出的特徵與成就,可以說是對人的心靈境界的達到了從未有過的深度。

今天,小樓就從李商隱的經典七律《春雨》中,分析他抒寫心靈的藝術。

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李商隱的《春雨》,寫出了愛情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書法《春雨》

一、內容上——全詩八句都以抒寫心靈為主

傳統七律,講起承轉合,一般來說,首尾兩聯敘事,中間兩聯分寫情和景,但李商隱的《春雨》以及七律無題諸詩,卻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寫法,把它完全變成抒寫心靈的詩。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白袷[jiá]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閒居便服。白門,出自南朝民歌《楊叛兒》:“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香水,儂作博山爐。”《楊叛兒》中,白門是男女歡會之所,在李商隱這裡,卻變得寥落淒冷。

首聯寫詩人在春雨綿綿的早晨,詩人穿著白布夾衫躺著,心情無比悵然,為什麼呢?因為曾經詩人與心上人歡會的“白門”,現在寂寥冷落,再也看不到心上人的身影。兩個“白”字,傳達出淒涼慘淡的心靈感受。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紅樓,富貴人家的居所。珠箔[bó],珠簾,有說指細雨飄灑如珠簾。

這一聯寫詩人一次尋訪心上人的情景,他站在心上人居住的紅樓面前,卻沒有勇氣走進去,他只能隔著綿綿的雨凝視著,雨,讓人感到淒冷,也許真正讓人感到淒冷的,是這一段無望的愛情。詩人痴痴地望著紅樓,直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該回去了,詩人在珠簾裡飄出的燈光照耀下,獨自歸家。

李商隱的《春雨》,寫出了愛情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春雨》詩意圖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這一聯上句寫遠方的心上人,也應該為春之將暮而感到悲傷吧?晼[wǎn]晚,宋玉《九辯》:“白日晼晚其將入兮。”晼晚指日落黃昏之時。“春晼晚”,既是寫景,也寓意青春將逝,而愛情無著落。

下句寫如今天各一方,詩人只能在殘夜裡,在迷離恍惚的夢境中與心上人相見。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玉璫[dāng],玉製的耳墜,古人常以環佩、玉璫等作為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

緘[jiān]札,書信。雲羅 ,如羅紋般的雲彩。

最後這一聯寫詩人想傳情達意,寄送玉璫與書信,卻難尋信使,天空陰雲密佈,只有一雁飛過。

從上面的全詩詮釋中,可以看出,此詩八句以寫心靈感受為主,這首詩中,雖然也有敘事與寫景,但這些敘述與寫景都被心靈化了,成了抒寫心靈的憑藉或心象的象徵。

比如第二聯,詩表面是寫詩人尋訪心上人的情景,但整個情景都被心靈化了,我們在這一聯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愛情被阻隔時的淒涼孤獨之情。再如最後一句“萬里雲羅一雁飛”,表面上是寫景,但“萬里雲羅”跟“一雁”的對比,明顯暗示詩人的愛情受到的阻隔之大,表露出詩人內心對這段愛情的無望之感。

二、語言上——以麗語寫慘懷

李商隱的七律,大多數都有一個明顯的藝術特徵,那就是詞藻華美,色彩穠豔。在這首《春雨》中,“紅樓”、“珠箔”、“玉璫”、“雲羅”等,都是非常華美穠豔的詞,李商隱用這些詞來描寫極悽慘的心靈感受,非但不違和,反而寫得更為深刻。

李商隱的《春雨》,寫出了愛情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紅樓,是詩人心上人的居所,而且,紅是暖色,本應喚起的是美好溫馨的感覺,但一個隔字,便讓詩人掉入相反的情緒深淵,美好的紅樓就在眼前,但詩人只能隔著雨幕相望,可望,但不可及,最後,一個“冷”字,點出詩人內心刻骨的淒涼,綿綿春雨,身冷,心更冷。

同樣,珠箔,用珍珠綴成的簾子,多麼美好的事物,但是詩人不在珠簾內,而在珠簾外,燈,本應讓人暖和,但詩人不在燈前,從珠簾縫隙中飄出的燈光,照著詩人孤獨的身影,美好的一切就在眼前,但詩人不能走進紅樓,不能走到簾內燈下,與心上人剪燭西窗,他只能一個人,在珠簾中飄出的燈光的照耀下,在綿綿的春雨中,一個人,回家。

李商隱用這些華美穠豔的詞,營造了一種悽美的意境,使得全詩流露出一種感傷的美,讓人沉溺其中,難以自拔。

三、技巧上——意識流

葛兆光先生說:“李商隱詩歌試圖表現的是一種內在的感受,而不像盛中唐詩人表達的是心中的感情,感情是明析的有指向性的,喜怒哀樂表達起來比較容易,讀者閱讀時也能字面上理解,而感受則深藏不現,連自己也不易捕捉,所以只能朦朧的表現,靠讀者自行體驗,因此表現的語言常常也是虛化的,往往顯得不知所云,缺乏固定指涉對象,而李商隱詩這種迴環復沓的結構和含蓄多歧的語義技巧就適於表現感受。”(《唐詩選注》)

正是因為李商隱試圖表現的是一種深藏不現不易捕捉的的內在感受,所以他的這些詩不重視敘述的邏輯,完全隨著心靈感受的流動而抒寫,讀起來斷續無端,跳躍多變,意境朦朧難解,宛若意識流之作,甚至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興起的朦朧詩不謀而合。

具體來看《春雨》一詩,首聯寫獨自悵臥,頷聯寫尋訪,這兩聯之間完全沒有邏輯關係,你不清楚詩人是在獨自悵臥時回憶起某次尋訪心上人的情景,還是因為詩人在白門找不到心上人(意多違),所以去尋訪心上人。

如果說首聯跟頷聯只是沒有邏輯關係,那麼頷聯跟頸聯讀起來甚至有些茅盾,因為能尋訪,那麼兩人應該相距不遠,但頸聯卻說“遠路應悲春晼晚”,豈不是相互茅盾?

李商隱的《春雨》,寫出了愛情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由此可知,李商隱並不是用現實中的事件來組織詩句的,而是以心靈的感受來組織詩句,心靈感受是毫無邏輯的,是繼續無端的,因此現實中的事件被李商隱打亂,他完全不在意這件事有沒有前因後果,他只在乎這個片段事件能不能傳達他心靈的感受。

在《春雨》一詩中,李商隱想要表達的是愛情受到阻隔時內心的感受。

首聯寫悵臥,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而他卻在孤獨悵臥,白門是歡會之所,但卻再也看到不心上人。一旦不能再見心上人,連起床都不想起了,這是愛情受到阻隔時,對生活也失去動力的心理感受。

頷聯寫尋訪,但重點不在尋訪,而是在詩人對愛情可望而不可及的刻骨淒涼之感,是美好的事物就在眼前,但一卻都與自己無關了的孤獨之感。

頸聯寫受到阻隔的兩人之間的思念,詩人設想心上人應該會悲嘆春天即將過去,而自己只能在殘夢依稀中與心上人相會,寫得還是愛情受到阻隔時的心理感受。

最後,詩人想寄禮物,想寄信,但卻不知“何由達”,因為他們的愛情的阻隔,不僅是地理的阻隔,更有現實的阻隔,那黑壓壓的天,便象徵著無窮無盡的現實困境。

李商隱的《春雨》,寫出了愛情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李商隱像

通讀《春雨》,全詩都是以愛情受到阻隔時的心裡感受串聯起來的,全詩每一句每一字也都在傳達這首淒冷孤獨的感受,正因如些,李商隱對這種心理感受的抒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像《春雨》這樣純粹寫心的七律,在中國詩歌史上是非常獨特的存在,不但在李商隱之前之後都很少出現,即使在李商隱自己的詩中,也只有《春雨》、《重過聖女祠》和六首七律《無題》是這樣純寫心靈的七律。但也就是這些七律,正是李商隱藝術成就最高的詩篇,也是中國詩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明珠。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093:李商隱《春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