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老哥聊生活


我認為「不過分」 我看了一下 很多人都反對,我想說的是 生活費給多還是少完全取決於家庭,要是你的家庭是富裕的那一個月4500不算多,要是你的家庭父母兩個人的工資一個月沒有2萬以上(要是有房貸那就3萬以上),那你就是畜生了 。

好多人都說就算家裡富裕的也不能給4500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生活質量不同,消費觀念不同

很簡單的道理要是你的工資一個月只有3000多 你肯定會說,那些去五星級酒店的,或者吃個飯花個1000以上的就是奢侈。

但這些在那些月收入幾萬甚至10幾萬的人來講花這些錢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收入不同,消費觀念不同。


AccustomedTo


回答這個問題要看你的家庭條件怎麼樣?

如果是對於一般的工薪家庭來說,太過分了,美女。你一個月4500元,我是一名老師,我從教23年,我一個月工資才3800元,如果我的孩子給我要這麼多,我工資全部給他還不夠。

我兒子今年也是大一,每個月1500元生活費,買衣服或者其他學習用品再另外給。這也是大部分家庭能夠承擔的其的吧。我問了很多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這個數,如果是女生的話,可能還會少些。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允許,也最好不要要的太多,吃飽穿暖即可,父母的錢可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玉兒萬水千山


想法很不錯啊,父母給4500,再找個老實同學當男友,每月怎麼著來個兩三千不然找你幹啥,最後再用課餘(姑且假設是打算在大學裡好好上課吧)額外交際一個有錢社會大叔,每次“交際”按500吧,每週“交際”個一兩次,拋去生理期,全部合計每月收入過萬很輕鬆嘛。四年畢業以後懷揣幾十萬,還有大學四年學(交)習(際)經驗,下點本兒包裝下冒衝個富家千金也不是難事,到時候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掛個金龜。失敗也沒關係,頂多也就是帶球跑找個老實人嫁了,有富家千金人設在,婆家怎麼也得給你當祖宗供著,老公一家隨你呼來喝去。到時候孩子扔給公婆,一邊花著老實老公上交的工資,一邊抽空勾對勾對外面那些對人妻有興趣的款,勾兌好了直接離婚換家當少奶奶,找不到願意接盤的也最起碼混個新鮮刺激,反正老公老實你又是千金下嫁,他家不敢放屁的。

加油努力吧,電視劇就要在你身上成為現實了


晚風中的樹


16年我上大學(四線城市)的表妹抱怨每個月生活費花的緊緊巴巴的,也不知道自己花在哪兒了。

我問她:“聽說現在的大學生一個月1千多不夠花,你們宿舍的大概一個月多少生活費。”

她聽了怔了怔笑著說:“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一個月2千多!”當時我的下巴都驚掉了。從來不化妝打扮自己,買衣服永遠是安踏360等運動裝,寒暑假來回機票父母額外報銷,2000塊花到哪兒了呢。14年到現在城市的平均工資也沒翻倍吧,還要“要求”父母給4500,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越懂事的孩子,父母覺得生活費花的少是應該的;不太懂事的孩子,父母反而怕孩子在外吃苦頭,在生活費上還給的寬裕。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還真有道理。


知守守


我認為「過分」

我也剛從大學出來,以前讀大學時每個月家裡給了我1000(包括寒暑來回幾百上千的車費),完全夠用,還有剩餘,從大學生活中來看:

1.學校食堂及周圍餐館等賣的東西都比較便宜。

2.在學校當中,其實除了吃的及穿的,其他花費是比較低的。

3.只要不去攀比,買奶貴的用品,其實在學校中花費還是比較自由的

4.1000塊錢我每個月是還有剩餘錢放著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

5.最主要的是,你要的那麼多錢,不是你自己賺的,而是父母用血汗賺來的,自己沒賺錢覺得來錢容易,實際上來錢太不容易了,1月4000,可以說是比我們剛出學校上班1月的工資還高,出學校快一年了,1月工資3000+,對比起來,真是太不容易了,所以說,你一月要4500,還得看看家裡1月總共賺了多少錢,哦,還有除了家庭支出,房車貸等。

綜上所述,我覺得對於農村家庭及一般上班族來說,一個月要這麼多錢還是挺過分的,當然,這裡排除富二代及有錢的[呲牙][呲牙]。



幽幽健康小知識


我認為「過分」本人男,大一在讀,2000左右的生活費。預算:伙食700+聚餐零用500+買衣物400+存錢400。我很滿足,舍友生活費不超過1200,相對而言我過得算是滋潤。看到個4500一個月的,我腦子第一反應就是“這兒人屋裡非富即貴”,給多給少看家庭經濟條件吧!家庭條件好的,從小用奢侈物件那4500還少了點;但若你生在一個非富家庭,我保證你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父母累死累活一年賺個7、8萬,一年在你身上花掉4500×12,不用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事兒還是因人而異的。你家裡不怎麼樣,那我奉勸你一句“萬事莫攀比,多為父母想想,你用的多了,苦的只有你爸媽”。但說你身在富貴家庭,那你就當我沒說過這話。


AD鈣沒有愛


給多少不過分,只要出得起,父母辛苦勞累,有很大程度是為孩子。我上學,爸媽給的不多,但是是他們工資的一半(因為父母賺錢太少),我就覺得多,所以每月省下一半,放假回家給老人買點小禮物,把獎學金給爸媽做買年貨的錢。所以我覺得父母把控給,你把控花,花在有用的地方,覺得多就省下一些孝敬爸媽。


疏影松月


我覺得2000元差不多可以讓一個女生稍微舒服精緻一點了。

吃食堂為主,一週點幾次外賣,平時有聚餐活動也負擔得起,還可以偶爾網購或逛街添點衣服和化妝品。


可能你的家庭負擔的起,不然你是不會這樣問的。

4500元,對一個普通家庭明顯是很……多了。我所在的4線小城市,工薪階層平均在3000-4000元,有的甚至更低,相對於這些家長的孩子,2000左右就已經很奢侈的了,每個月有1000--1500元的生活費就已經很不錯了。


有的學生,在大學就開始勤工儉學,通過自己打工,有的已經脫離了父母的資金支持。

我覺得,只要給家長要你平時日常生活的錢就可以了,不包括經常性的買名牌包包、衣服、鞋子,經常下館子……

畢竟大學還是要以學業為主,不要把心思用在消費上,尤其是養成過度消費壞毛病。


都市情感客棧


其實過不過分看家庭吧,我也在上大學,父親去世九年了,母親很要強,自己撫養我。在大學期間,每月母親會給1200生活費,我自己會做直播,寫文章去投稿,進行掙錢,在業餘時間,打一些工。

一個月花銷差不多要2000,因為我們學校食堂算是貴一點,一天吃飯差不多30,一個月900了,我在校學生會當部長,手下有兩個校級社團,學校分為兩個校區,大一的在另一個校區,每週基本上要舉辦活動啊,去開會啊,都要打車過去,一週就要40,一個月要120。在校期間,報了輔修,報了證書等考試,交費,評論算下來,一個月要300。這樣算下來就要1320

平時買點水果,一個月大概100元,每個月寢室會聚餐,要50元,自己在買一點衣服和鞋子,平時出去溜達,加一起要500左右。

這樣算下來,就已經1970了。自己一個月大概能掙200-1000不等,因為投稿不一定每次都錄用什麼的。

所以說,什麼樣的家庭決定自己的經濟,看你的問題是女生,我是一名男生,相比較來說,女生會買一些化妝品啊什麼的,會花的多一點,我在學校裡也有女朋友,她的家庭比較好,平時也就買買小禮物,自己的錢還是夠的,她一個月的花銷和我也差不了多少,家裡會給她一個月3000-5000生活費,她剩下的都會存起來,過節給家裡發發紅包什麼的,就發回去了,並且,她也是自己在幹活,她覺得用自己的能力去掙零花錢,才是真的有魅力。

也希望你能在大學期間,找到自己能做的,給父母減重。 另外,在大學處對象,一定要看好人品,學習才是最主要的,希望自己能把握好一個度。加油



黨黨談


我認為「過分」

一般而言,就算大學是在大城市的話,兩千塊是夠花的了,我包括身邊的朋友生活費大都在一千五左右。

大一,一般都成年了,我們應當不過分要求父母再給我們什麼,特別是在父母經歷不允許的情況下,應當多些體諒父母的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